预热式迷宫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880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热式迷宫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试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测硫仪中用于加热并燃烧试样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测硫仪中的加热炉为一端进气,电炉丝加热耐火管,然后加热管通过热辐射和热传导加热试样,用于加热并燃烧试样。现有的加热炉存在的问题如下:热效率低,冷空气经过一端进入后,需要加热才能达到需要的温度;炉身需要设置降温散热装置,能量白白浪费掉;气流方向平行于试样,试样燃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使试样燃烧更充分、提高燃烧效率,从而提供一种预热式迷宫加热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热式迷宫加热炉,主要由外壳、迷宫式保温层、耐火支撑、电炉丝、耐火管从外到内依次套装而成;迷宫式保温层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耐火管上设有热空气进口,耐火管一端设有抽气口、另一端设有塞子。所述的迷宫式保温层与耐火支撑之间形成夹层,出气口和夹层连通;耐火管上的热空气进口也与夹层连通。所述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迷宫式保温层的两端。所述的热空气进口与出气口分别位于夹层的两端。所述的外壳、迷宫式保温层、耐火支撑、电炉丝、耐火管均为圆管状。试样容器放置在耐火管内、并位于热空气进口下方。本发明利用炉体的余热对空气进行预热的同时、冷却炉身,热利用率高。通过热辐射、热传导和空气对流三种方式加热试样,热气流直接作用到试样上方,并在试样上方形成紊流,热效率高,燃烧充分,燃烧效率高。


图1为本发明的组装图。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去掉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迷宫式保温层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3所示,一种预热式迷宫加热炉,主要由外壳1、迷宫式保温层2、耐火支撑3、电炉丝4、耐火管5从外到内依次套装而成;外壳、迷宫式保温层、耐火支撑、电炉丝、耐火管均为圆管状。
迷宫式保温层2上设有进气口 2-1和出气口 2-2,耐火管5上设有热空气进口 5_3,耐火管一端设有抽气口 5-1、耐火管另一端设有塞子5-2。迷宫式保温层2与耐火支撑3之间形成夹层,出气口 2-2和夹层连通;耐火管上的热空气进口 5-3也与夹层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迷宫式保温层的两端,热空气进口与出气口分别位于夹层的两端。如图4所示,迷宫式保温层2为设有蛇形进气通道2-3的保温层。工作原理:电炉丝通电后,开始加热炉体;达到一定温度后,抽气口开始抽气,在加热炉内形成负压;冷空气经进气口进入,通过保温层迷宫式气道进行第一次加热;然后,由出气口进入夹层,进行第二次加热;两次加热后的空气经热空气进口进入耐火管;当加热炉达到预设温度后,拔掉塞子,将放好试样的试样容器放入耐火管内、并推到热空气进口下方,然后塞好塞子;热空气直接作用在试样上方,加速试样的燃烧。
权利要求
1.一种预热式迷宫加热炉,其特征是:主要由外壳、迷宫式保温层、耐火支撑、电炉丝、耐火管从外到内依次套装而成;迷宫式保温层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耐火管上设有热空气进口,耐火管一端设有抽气口、另一端设有塞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热式迷宫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迷宫式保温层与耐火支撑之间形成夹层,出气口和夹层连通;耐火管上的热空气进口也与夹层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热式迷宫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迷宫式保温层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热式迷宫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热空气进口与出气口分别位于夹层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热式迷宫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迷宫式保温层、耐火支撑、电炉丝、耐火管均为圆管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预热式迷宫加热炉,其特征是:试样容器放置在耐火管内、并位于热空气进口下方。
全文摘要
一种预热式迷宫加热炉,主要由外壳、迷宫式保温层、耐火支撑、电炉丝、耐火管从外到内依次套装而成;迷宫式保温层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耐火管上设有热空气进口,耐火管一端设有抽气口、另一端设有塞子。本发明利用炉体的余热对空气进行预热的同时、冷却炉身,热利用率高。通过热辐射、热传导和空气对流三种方式加热试样,热气流直接作用到试样上方,并在试样上方形成紊流,热效率高,燃烧充分,燃烧效率高。
文档编号F27B17/02GK103206858SQ20131012102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9日
发明者刘豫喜, 刘军, 刘建英, 陈静, 吴素珍 申请人:河南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