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口专用耐火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135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窑口专用耐火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砖,尤其涉及窑口专用耐火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窑口专用耐火砖,砖体上设有用于防止砖体沿管道轴线滑动的固定结构,通过在砖体上设置防止砖体沿管道轴线滑动的固定结构,砖体在砌筑过程中,即在浇注料没有干燥的时候,砖体也不会由于重力而沿管体轴线滑动,砖体砌筑时操作方便,提高了砖体砌筑的工作效率;砖体砌筑后形成的耐火层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即在浇注料干燥后,由于砖体上设有固定结构,砖体在长期的使用程中即使干燥后的浇注料松动砖体也不会沿管体的轴线滑动,管体内的耐火层不会出现缝隙,提高了耐火层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的稳定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窑口专用耐火砖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砖,尤其涉及窑口专用耐火砖。
【背景技术】
[0002]水泥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高温煅烧,为了防止煅烧设备被高温损坏,需要在煅烧设备的内壁设置耐火材料。具体生产过程中煅烧设备为了使位于设备内的材料能完全排出,设备的出口一般低于设备的入口,即煅烧设备一般倾斜设计。
[0003]现有技术中煅烧设备内壁的耐火层一般采用耐火材料浇注料式或者采用耐火砖砌筑式,由于浇注式制得的耐火层,耐火层损坏后需要重新浇注,这使得设备维护不方便,同时重新浇注耐火层也会造成耐火材料的浪费,所以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点,尤其该方法不适于设备出口处设置在耐火层,因为设备出口的容易受到撞击,所以位于设备出口处的耐火层更加不适于采用浇注式制得;申请号为200910075414公开的球团回转窑窑头结构和窑尾结构,其中的技术方案中窑头处的耐火层采用耐火砖砌筑而成,同时,公开了具有防止窑内物料烫伤窑壁的挡板结构,该专利公开的耐火砖虽然具有砌筑后连接强度高,砌筑后窑口处耐火层不易损坏的优点,但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耐火砖自重较重、水泥生产设备比体积比较大、设备倾斜设置,砌筑在窑口处的耐火砖很容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沿设备轴线滑动,进而损坏设备内壁的耐火层,因此,该专利公开的技术内容中耐火砖存在固定不可靠的不足。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窑口专用耐火砖,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窑口处砖体固定不可靠,砖体容易沿管道轴线滑动的不足。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窑口专用耐火砖,包括用于围成筒状窑口的砖体和设置在砖体端部位于管道出口处用于防止物料烫伤管道的挡肩,所述砖体上设有用于防止砖体沿管道轴线滑动的固定结构。
[0006]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砖体上与管道内壁相通的至少一条定位槽,通过在砖体上设置至少一条定位槽,砖体通过烧注料砌筑在管道内壁,烧注料干燥后,砖体与管道便可良好固定,由于砖体上具有定位槽,定位槽起到对砖体进一步定位的作用,使用过程中砖体不会沿管道轴线滑动,延长了砖体砌筑后形成的耐火层的使用寿命。
[0007]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砖体上与管道内壁相接触的至少一个定位块,通过在砖上设置至少一个定位块,砖体砌筑后,定位块在起到防止砖体滑动作用的同时还提高了砖体的强度,进一步延长了砖体砌筑后形成的耐火层的使用寿命。
[0008]作为优选,所述砖体侧面上设有砌筑时用于容纳浇注料的凹槽,通过在砖体侧面上设置凹槽,浇注料干燥后形成整体,起到了对单块砖体的定位作用,延长了砖体砌筑后形成的耐火层的使用寿命。
[0009]作为优选,所述砖体砌筑后相邻两块砖体上凹槽的重合面积不大于单块砖体上凹槽面积的80%,通过使相邻两块砖之上凹槽的重合面积不大于单块块体上凹槽面积人80%,砖体砌筑后既保证了浇注料的定位作用又能使灌注料与砖体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砖体具有更高的连接强度,延长了砖体砌筑后形成的耐火层的使用寿命。
[0010]作为优选,所述挡肩与砖体为一体式,通过将挡肩与砖体设置为一体式,砖体在砌筑过程中,砌筑方便,提高了砖体砌筑过程的工作效率。
[0011]作为优选,所述挡肩上设用于与砖体配合的凸块,所述砖体上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砖体与挡肩为分体式且通过凸块与安装槽砌筑方式连接,使挡肩与砖体连接可靠并且挡肩损坏后仅需要更换挡肩即可,不需要将整个砖体进行更换,砖体砌筑形成的耐火层在使用过程中维护方便。
[0012]作为优选,所述挡肩上与砖体砌筑处设有用于容纳浇注料的通孔,所述砖体上在挡肩与砖体砌筑后设有与通孔相通的浇注孔,通过在设置通孔和浇注孔,挡肩与砖体砌筑后再向通孔和浇注孔内填充浇注料,提高了挡肩与砖体的连接强度。
[0013]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与定位槽相通,所述凹槽与定位槽相通,砖体砌筑后位于定位槽内的浇注料和位与凹槽内的浇注料干燥形成一个整体,起到对砖体的定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砖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延长了砖体砌筑后形成的耐火层的使用寿命。
[0014]作为优选,所述挡肩远离砖体一端的厚度厚于挡肩与砖体接触端厚度,通过将挡肩远离砖体一端的厚度设置为厚于挡肩与砖体接触端厚度,使挡肩远离砖体的一端具有更高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延长了挡肩的使用寿命。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窑口专用耐火砖,具有如下优点:砖体上设有用于防止砖体沿管道轴线滑动的固定结构,通过在砖体上设置防止砖体沿管道轴线滑动的固定结构,砖体在砌筑过程中,即在浇注料没有干燥的时候,砖体也不会由于重力而沿管体轴线滑动,砖体砌筑时操作方便,提高了砖体砌筑的工作效率;砖体砌筑后形成的耐火层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即在浇注料干燥后,由于砖体上设有固定结构,砖体在长期的使用程中即使干燥后的浇注料松动砖体也不会沿管体的轴线滑动,管体内的耐火层不会出现缝隙,提高了耐火层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的稳定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窑口专用耐火砖砌筑后的示意图,
[0017]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窑口专用耐火砖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18]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挡肩的示意图,
[0019]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窑口专用耐火砖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窑口专用耐火砖,包括用于围成筒状窑口的砖体I和设置在砖体I端部位于管道出口处用于防止物料烫伤管道的挡肩2,所述挡肩2与砖体I为一体式,即挡肩2与砖体I为一次成型的,通过将挡肩2与砖体I设置为一体式,砖体I在砌筑过程中,砌筑方便,提高了砖体I砌筑过程的工作效率,由于窑口的横截面形状多为圆形,所以当窑口的形状为圆形时,所述砖体I和挡肩2应当具有一定的弧度,该弧度的大小取决于该窑口需的用砖数量,如当窑口采用360块砖体I进行砌筑时,每块砖体I的弧度应为I度,为了便于在两块砖体I之间设置用于粘接的浇注料,所述砖体I的弧度应略小于理论弧度,该弧度的减小值取决于浇注料的厚度,即砖体I砌筑后应等于360度,为了使附图清楚,附图中仅画了 4块砖体1,所述砖体I通过砌筑的方式设置在窑口处,所述砌筑用的浇注料即为本领域常用的浇注料,所述砖体I上设有用于防止砖体I沿管道轴线滑动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砖体I上与管道内壁相通的至少一条定位槽11,为了使附图清楚,附图中仅画了一条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条或多条,为了使定位槽11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所述定位槽11可以为条形槽,所述定位槽11应当在砌筑与管道的轴线垂直,砖体I通过浇注料砌筑在管道内壁,浇注料干燥后,砖体I与管道便可良好固定,由于砖体I上具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起到对砖体I进一步定位的作用,使用过程中砖体I不会沿管道轴线滑动,延长了砖体I砌筑后形成的耐火层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砖体I上设置防止砖体I沿管道轴线滑动的固定结构,砖体I在砌筑过程中,即在浇注料没有干燥的时候,砖体I也不会由于重力而沿管体轴线滑动,砖体I砌筑时操作方便,提高了砖体I砌筑的工作效率;砖体I砌筑后形成的耐火层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即在浇注料干燥后,由于砖体I上设有固定结构,砖体I在长期的使用程中即使干燥后的浇注料松动砖体I也不会沿管体的轴线滑动,管体内的耐火层不会出现缝隙,提高了耐火层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的稳定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2]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砖体I上与管道内壁相接触的至少一个定位块12,所述凸块22数量越多,在使用过程中所能承受的作用力也就越大,因此,所述砖体I体积比较大时应设置多块凸块22,为了使砖体I制造方便,所述凸块22与砖体I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在砖上设置至少一个定位块12,砖体I砌筑后,定位块12在起到防止砖体I滑动作用的同时还提高了砖体I的强度,进一步延长了砖体I砌筑后形成的耐火层的使用寿命。
[0023]进一步的,所述砖体I侧面上设有砌筑时用于容纳浇注料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多条,当凹槽13数量为多条时,所述凹槽13彼此相通,通过在砖体I侧面上设置凹槽13,浇注料干燥后形成整体,起到了对单块砖体I的定位作用,延长了砖体I砌筑后形成的耐火层的使用寿命。
[0024]可选的,所述砖体I砌筑后相邻两块砖体I上凹槽13的重合面积不大于单块砖体I上凹槽13面积的80%,所述单块砖体I上凹槽13面积即为砖体I 一个侧面上的凹槽13与砖体I侧面重合处的断面面积,通过使相邻两块砖之上凹槽13的重合面积不大于单块块体上凹槽13面积人80%,砖体I砌筑后既保证了浇注料的定位作用又能使灌注料与砖体I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砖体I具有更高的连接强度,延长了砖体I砌筑后形成的耐火层的使用寿命,所述相邻两砖体I上的凹槽13也可以不重合,采用这种结构时,无法利用凹槽13内的烧注料对砖体I进行定位,但这种结构使烧注料与砖体I的接触面积最大,因此砖体I之间通过浇注料连接的连接强度也最大,相邻两砖体I之间边接可靠。
[0025]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凹槽13与定位槽11相通,所述凹槽13与定位槽11相通,砖体I砌筑后位于定位槽11内的烧注料和位与凹槽13内的烧注料干燥形成一个整体,起到对砖体I的定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砖体I之间的连接强度,延长了砖体I砌筑后形成的耐火层的使用寿命。[0026]进一步的,所述挡肩2远离砖体I 一端的厚度厚于挡肩2与砖体I接触端厚度,即所述挡肩2为棱台体,通过将挡肩2远离砖体I 一端的厚度设置为厚于挡肩2与砖体I接触端厚度,使挡肩2远离砖体I的一端具有更高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延长了挡肩2的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提高挡肩2的强度,所述挡肩2在远离砖体I的一端端面与挡肩2的侧面之间应设有倒角,即挡肩2端部过渡处应平滑无尖角,通过在挡肩2端部设置倒角,进一步提高了挡肩2的强度,延长的挡肩2的使用寿命。
[0027]实施例二
[002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图4所不,所述挡肩2上设用于与砖体I配合的凸块22,所述砖体I上设有与凸块22相适配的安装槽15,所述砖体I与挡肩2为分体式且通过凸块22与安装槽15砌筑方式连接,使挡肩2与砖体I连接可靠并且挡肩2损坏后仅需要更换挡肩2即可,不需要将整个砖体I进行更换,砖体I砌筑形成的耐火层在使用过程中维护方便。
[0029]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安装槽15也可以具有两个相通的开口,所述安装槽15还可以设置在砖体I上与凸块22相适配的缺口,当安装槽15设置为缺口或设有两个相通的开口时,挡肩2与砖体I砌筑更加方便,提高了挡肩2的砌筑效率。
[0030]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挡肩2上与砖体I砌筑处设有用于容纳浇注料的通孔21,所述砖体I上在挡肩2与砖体I砌筑后设有与通孔21相通的浇注孔14,通过在设置通孔21和浇注孔14,挡肩2与砖体I砌筑后再向通孔21和浇注孔14内填充浇注料,浇注料干燥后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挡肩2与砖体I的连接强度。
[0031]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如图1所示,通过砌筑的方法将砖体I砌筑在窑口处,砖体I上的挡肩2起到保证管体的作用,位于管体内的物料在排出时不与管体接触,避免了物料排出时烫伤管体,砖体I砌筑完成后,浇注干燥形成一个整体用于固定砖体1,同时浇注料填充了两块砖体I之间的缝隙,砖体I在管体内形成耐火层,位于管体内的物料不会烫伤管体,从面实现水泥生产中的煅烧工艺。
[0032]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体现本发明的突出技术效果和优势,并非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一切基于本发明技术内容所做出的修改、变化或者替代技术特征,皆应涵盖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主张的技术范畴内。
【权利要求】
1.窑口专用耐火砖,包括用于围成筒状窑口的砖体(I)和设置在砖体(I)端部位于管道出口处用于防止物料烫伤管道的挡肩(2),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I)上设有用于防止砖体(I)沿管道轴线滑动的固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口专用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砖体Cl)上与管道内壁相通的至少一条定位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口专用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砖体(I)上与管道内壁相接触的至少一个定位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窑口专用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I)侧面上设有砌筑时用于容纳浇注料的凹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窑口专用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I)砌筑后相邻两块砖体(I)上凹槽(13)的重合面积不大于单块砖体(I)上凹槽(13)面积的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口专用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肩(2)与砖体(I)为一体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口专用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肩(2)上设用于与砖体(I)配合的凸块(22),所述砖体(I)上设有与凸块(22)相适配的安装槽(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窑口专用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肩(2)上与砖体(I)砌筑处设有用于容纳浇注料的通孔(21 ),所述砖体(I)上在挡肩(2)与砖体(I)砌筑后设有与通孔(21)相通的浇注孔(1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窑口专用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与定位槽(11)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口专用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肩(2)远离砖体(I)一端的厚度厚于挡肩(2)与砖体(I)接触端厚度。
【文档编号】F27D1/04GK203518600SQ201320703819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佘培华, 佘文浩 申请人:长兴盛华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