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053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换热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率,现有一种空调室内机设置有多个换热器。由于多个换热器均需要通过进液支管和出气支管与空调器室外机连通,由于空调器室外机与多个换热器位置的限定,多个换热器中冷媒流动经过的路径长度不同,因而,会导致多个换热器中冷媒流量不同的情况,因而,会出现多个换热器换热温度不同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制冷制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换热器,解决了多个换热器中冷媒流量不均导致换热温度不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室内换热器,其至少包括两个换热器,每个所述换热器均包括本体换热管,所述本体换热管连接有进液支管,每个所述换热器本体换热管的长度与半径的平方的乘积与进液支管的长度与半径的平方的乘积的和均相同。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换热器,所述本体换热管的长度和半径均相同,每个所述换热器的进液支管的长度与半径的平方的乘积均相同。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换热器,所述进液支管包括连接的第一进液部和第二进液部,所述第二进液部与所述本体换热管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进液部的半径相同,长度不同。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进液部的半径不同,长度不同。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进液部包括并联的多段进液分管,所述多段进液分管分别与所述本体换热管连接。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换热器,所述同一换热器连接的多段进液分管的长度相同、半径相同。

基于上述空调室内换热器的设计,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部形成有送风口,至少在所述壳体的两侧部上形成两个进风口,在所述壳体的后部、两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引风口,在所述壳体上和/或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所述贯通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引风口相连通,所述贯通风道包括自所述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方向延伸的引风部和从所述送风口向所述引风口方向延伸的送风部,在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与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之间形成有两个出风口,在每个所述出风口与一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对应的所述出风口,在每个所述风扇与一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送风口、所述引风口及所述出风口均为长条状,所述风扇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出风口相适配,所述换热器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风扇相适配。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换热器为一体式弧形换热器。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进液支管汇集于其中一个换热器的下方后通过进液总管与空调器室外机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每个换热器均包括本体换热管,本体换热管连接有进液支管,每个换热器本体换热管的长度与半径的平方的乘积与进液支管的长度与半径的平方的乘积的和均相同。因而,本发明通过管径及长度的设计,可以实现各个换热器冷媒的流量均衡,各个换热器的换热温度相同,进而提高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制热性能和可靠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调器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图1空调器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空调器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A-A向剖面图;

图5是图1空调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图1空调器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图7是图1空调器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图8是图1空调器的第四种实施例的换热器冷媒流路示意图;

图9是图1空调器的第四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

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或后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或后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而且,需要说明的是,用前或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下述的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内部、经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风;非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所处环境空间的风,是相对于热交换风而言、不是直接来自于热交换器的风;混合风是指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混合形成的风。

请参见图1至图5示出的本发明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具体来说是一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图1、图2和图3分别是该实施例空调器室内机的主视图、后视图和侧视图,图4是图主视图中A-A向剖面图,而图5是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分解图。

该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有壳体,在壳体前部形成有送风口,至少在壳体的两侧部上形成两个进风口。具体而言,壳体包括板式前壳1和U型结构的后壳2,两者可拆卸式装配在一起。在前壳1上形成有送风口11,在后壳2上、具体来说是在后壳2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进风口21和第二进风口22,且第一进风口21还向后壳2的后部上延伸,第二进风口22也向后壳2的后部上延伸。在后壳2的后部、第一进风口21和第二进风口22之间形成有引风口23。而且,送风口11与引风口23均为长条状,且在位置与大小上均相适配。例如,送风口11与引风口23在前后方向上位置相对应,长度上相等或基本相等,宽度也相等或基本相等。当然,在长度或宽度上也可以不相等,例如,为实现大面积送风,送风口11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引风口23的长度和宽度。该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对于送风口11与引风口23的长度,综合考虑到柜机要求高度及室内人体一般活动区域,优选长度为1m左右,且下端距离地面一定距离,例如,下端距离地面50cm左右。

在壳体上和/或壳体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3,其中,贯通风道3的两端分别与送风口11和引风口23相连通。具体来说,贯通风道3的前端与送风口11相连通,贯通风道3的后端与引风口23相连通。而且,送风口11形成贯通风道3的前端开口,引风口23形成贯通风道3的后端开口。此处所限定的壳体上和/或壳体内部形成贯通风道3,是指形成贯通风道3的风道壁可以是与壳体形成为一体;可以是单独的、能够与壳体固定或不与壳体固定的风道壁;当然也可以是部分风道壁与壳体形成为一体,部分风道壁与壳体上形成的部分风道壁相固定。

对于贯通风道3,其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引风部31和送风部32。具体而言,引风部31位于整个贯通风道3的后部,从引风口23开始、向着送风口11方向延伸;送风部32位于整个贯通风道3的前部,从送风口11开始,向着引风口23方向延伸。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一端、也即引风部31的前端为引风部31的末端,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一端、也即送风部32的后端为送风部32的始端,在引风部31的末端与送风部32的始端之间形成有两个长条状出风口,分别为左侧的第一出风口41和右侧的第二出风口42。在每个出风口与一个进风口之间各形成有一个风扇,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对应的出风口,风扇长度与对应的出风口相适配,且风扇配置为将风从进风口引入、并经出风口送至贯通风道3内。具体来说,在位于左侧的第一出风口41和位于左侧的第一进风口21之间形成有第一风扇51,第一风扇51配置为将壳体外部的风从第一进风口21引入、并经第一出风口41送至贯通风道3内;在位于右侧的第二出风口42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进风口22之间形成有第二风扇52,第二风扇52配置为将壳体外部的风从第二进风口22引入、并经第二出风口42送至贯通风道3内。在每个风扇与一个进风口之间还形成有换热器。具体来说,在第一风扇51和第一进风口21之间形成有第一换热器81,在第二风扇52和第二进风口22之间形成有第二换热器82。而且,风扇的长度优选为大于对应的出风口的长度及换热器的长度。其中,第一换热器81和第二换热器82均为一体式弧形换热器,换热面积大,而相比于多段式结构形成的弧形结构,一体式弧形结构既便于在壳体内安装,又占据内部空间少。

该实施例通过在室内机上形成长条状的送风口11和进风口、在贯通风道3上形成长条状出风口、在室内机中形成与长条状出风口适配的风扇,使得风扇与混风的贯通风道3距离较近,经换热器换热后的热交换风能够在风扇的作用下以较短的路径和较快的速度均匀地进入到贯通风道3内,在贯通风道3内向前运动的同时在贯通风道3内形成较大的负压,从引风口23引入外部较多的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混合形成混合风,混合风能够从长条状的送风口11快速、均匀地扩散到人体各部位,使得人体不同部位感受的温度较为均匀、舒适。而且,贯通风道3具有后方的引风部31和前方的送风部31,两个出风口形成在引风部31与送风部32之间,从而,利用引风部31对吸入的非热交换风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提高吸风量,且能够提高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的混合均匀性,同时,利用引风部31与送风部32的间隔部及送风部32提供足够的混合空间,进一步保证混风均匀性,提高送风的舒适性及均匀性。此外,由于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形成在贯通风道3的左、右两侧,两者彼此相对,从两个出风口吹出的风相互影响、彼此对对方的出风形成风壁,使得从出风口吹出的热交换风与后方吸入的非热交换风混合的同时,将一部分风能由动能转换为势能,实现静压恢复,保证从送风口11送出的风不仅风量大、且送风距离远,避免了因送风距离太近、送风口11送出的风很快被再次经进风口进入到壳体内部进行热交换而导致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换热器包括两个换热器,即第一换热器81和第二换热器82。其中,第一换热器81和第二换热器82对称分布。第一换热器81包括本体换热器管813和换热翅片(图中未标记),第二换热器82包括本体换热器管823和换热翅片(图中未标记)。第一换热器81包括本体换热器管813,本体换热管813连接有进液支管811和出气支管812;第二换热器82包括本体换热器管823,本体换热器管823连接有进液支管821和出气支管822。而为了安装方便,第一换热器81的进液支管811、出气支管812和第二换热器82的进液支管821、出气支管822分别汇集于第一换热器81的下方后,再与空调器室外机(图中未示出)连通,因而导致第一换热器81的液体冷媒流经管路的长度与第二换热器82的液体冷媒流经管路的长度不一样,第二换热器82的液体冷媒流经管路的长度大于第一换热器81的液体冷媒流经管路的长度。而此时,若第二换热器82的液体冷媒流经管路的直径与第一换热器81的液体冷媒流经管路的直径相同的话,显然,第二换热器82的液体冷媒流量明显大于第一换热器81的液体冷媒流量。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对第二换热器82的液体冷媒流经管路的管径与第一换热器81的液体冷媒流经管路的管径进行设计,以达到第一换热器81的液体冷媒流量和第二换热器82的液体冷媒流量均衡。

为了保证第一换热器81的液体冷媒流量和第二换热器82液体的冷媒流量均衡,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81本体换热管的长度与半径的平方的乘积与进液支管的长度与半径的平方的乘积的和为Q1,第二换热器82本体换热管的长度与半径的平方的乘积与进液支管的长度与半径的平方的乘积的和为Q2,Q1=Q2。

如图6所示,为图1空调器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81管路的进液支管811和本体换热器管813的管径均相同,定义半径为R1,定义长度为L1;第二换热器82管路的进液支管821和本体换热器管823的管径均相同,定义半径为R2,定义长度为L2。则R12*L1=R22*L2。因而,经过第一换热器81管路的液体冷媒流量为ρ*Π*R12*L1,经过第二换热器82管路的液体冷媒流量为ρ*Π* R22*L2。由此可见,经过第一换热器81管路的液体冷媒流量与经过第二换热器82管路的液体冷媒流量相同。

如图7所示,为图1空调器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81和第二换热器82为相同规格的换热器,本体换热管813和本体换热管823的长度和管径均相同。第一换热器81的进液支管811的长度为L811,半径为R811;。第二换热器82的进液支管821的长度为L821,半径为R821。则R8112*L811=R8212*L821

如图8、9所示,为图1空调器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81和第二换热器82为相同规格的换热器,本体换热管813和本体换热管823的长度和管径均相同。本体换热管813包括第一本体换热管8131、第二本体换热管8132和第三本体换热管8133;本体换热管823包括第一本体换热管8231、第二本体换热管8232和第三本体换热管8233。

进液支管包括连接的第一进液部和第二进液部,第二进液部与本体换热管连接,每个第一进液部的半径相同,长度不同,半径相同可以保证冷媒的均匀分配。第二进液部的半径不同,长度不同。出气支管包括连接的第一出气部和第二出气部,第一出气部与本体换热管连接,每个第二出气部的半径相同,长度不同,半径相同可以保证冷媒的均匀分配。

具体的,进液支管811包括连接的第一进液部8111和第二进液部8112,第二进液部8112与本体换热器管813连接。第二进液部8112包括并联的三段进液分管:第一进液分管81121、第二进液分管81122和第三进液分管81123。第一进液分管81121、第二进液分管81122和第三进液分管81123的长度相同、半径相同。第一进液分管81121与第一本体换热管8131连接,第二进液分管81122与第二本体换热管8132连接,第三进液分管81123与第三本体换热管8133连接。

进液支管821包括连接的第一进液部8211和第二进液部8212。第二进液部8212与本体换热器管823连接。第二进液部8212包括并联的三段进液分管:第一进液分管82121、第二进液分管82122和第三进液分管82123。第一进液分管82121、第二进液分管82122和第三进液分管82123的长度相同,半径相同。第一进液分管82121与第一本体换热管8231连接,第二进液分管82122与第二本体换热管8232连接,第三进液分管82123与第三本体换热管8233连接。

第一进液部8111与第一进液部8211的半径相同,长度不同,长度可根据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位置确定。

出气支管812包括连接的第一出气部8121和第二出气部8122。第一出气部8121与本体换热器管813连接。第一出气部8121包括并联的三段出气分管:第一出气分管81211、第二出气分管81212和第三出气分管81213。第一出气分管81211与第一本体换热管8131连接,第二出气分管81212与第二本体换热管8132连接,第三出气分管81213与第三本体换热管8133连接。

出气支管822包括连接的第一出气部8221和第二出气部8222。第一出气部8221与本体换热器管823连接。第一出气部8221包括并联的三段出气分管:第一出气分管82211、第二出气分管82212和第三出气分管82213。第一出气分管82211与第一本体换热管8231连接,第二出气分管82212与第二本体换热管8232连接,第三出气分管82213与第三本体换热管8233连接。

第二出气部8122与第二出气部8222的半径相同,长度不同。

因而,本实施例中,各个部分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为:

L8111R81112+L81123R811232+L81122R811222+L81121R811212=L8211R82112+ L82123R821232+L82122R821222+L82121R821212

其中,R8111=R8211,L81123= L81122= L81121, R81123= R81122= R81121,L82123= L82122= L82121,R82123= R82122= R82121。由于L8111和L8211的长度和半径可根据换热器的位置和经验进行确定,L81123 、L82123也可根据换热器的位置进行确定,因而,第二进液部的半径即可确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