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圆筒固体粉料换热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19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回转圆筒固体粉料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4)以及安装在支架(14)上的托轮及传动装置(17),还包括圆筒换热器(4)以及设置在圆筒换热器(4)的筒体(5)外侧的辊圏及齿轮(11),圆筒换热器(4)通过辊圏安装在托轮上,齿轮(11)与传动装置(17)相连,在筒体(5)头部、尾部内分别固定有头部隔板(7)和尾部隔板(13),在头部隔板(7)和尾部隔板(13)上对应开有圆洞,换热管(9)两端分别穿过头部、尾部隔板的圆洞与头部、尾部隔板固定连接,在换热管(9)内部固定有导料螺旋(10),头部隔板(7)一侧焊接有锥套(6),且在锥套外侧的头部隔板(7)上开设有入料孔,锥套(6)将筒体(5)头部分为两个物料空间;锥套(6)内侧与换热管(9)内部空间连通为热料空间;锥套(6)外侧经头部隔板(7)的入料孔与换热管(9)外侧空间连通为冷料空间,在尾部隔板(13)的左侧沿筒体(5)周向开有多个干燥原煤出料口,出料口正下方安装双出料锥斗(15),双出料锥斗(15)下料口一侧对应干燥原煤出料口,另一侧对应换热管端部,双出料锥斗(15)安装于支架(14)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圆筒固体粉料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5)外侧的辊圏包括安装在筒体(5)两侧的头部辊圈(8)和尾部辊圈(12),支架(14)上的托轮包括与头部辊圈(8)、尾部辊圈(12)相对应的头部托轮(18)和尾部托轮(16),圆筒换热器(4)以托轮组为支撑绕中心线转动;头部托轮(18)有双侧挡边,尾部托轮(16)为光轮,头部托轮(18)和尾部托轮(16)均为两只,两只托轮分别置于筒体(5)下部两侧,与筒体(5)中心成60°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圆筒固体粉料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换热器(4)头部沿回转中心线设置有与锥套(6)内侧腔体相连通的进料螺旋(1),在进料螺旋(1)的上部设置有与锥套(6)外侧腔体相连通的进料锥斗(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圆筒固体粉料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换热器(4)头部挡板与进料螺旋(1)和进料锥斗(2)的间隙通过头部密封(3)进行封堵,所述头部密封(3)包括密封架体,安装于密封架体之上的耐高温柔性填料,与架体连接内含弹簧的填料压紧装置,且进料螺旋(1)和进料锥斗(2)支撑于头部密封(3)架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圆筒固体粉料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4)上部安装面头部高于尾部,圆筒换热器(4)通过托轮支撑于架体(14)之上,进料端高于出料端,其中心线与水平面夹角为3~5度。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回转圆筒固体粉料换热装置的换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1)根据处理量和换热时间,确定圆筒换热器4的回转速率,启动转动装置(17)的电机;

2)待圆筒换热器(4)正常转动后,启动原煤进料程序,粉状原煤经进料锥斗(2)进入换热器头部锥套(6)外侧,经头部隔板(7)外侧入料孔进入圆筒换热器(4)换热区,覆盖换热管(9);

3)原煤进料10分钟后,启动半焦进料程序,经干馏出炉的高温粉状半焦通过进料螺旋(1)进入圆筒换热器(4)头部锥套(6)内侧,再进入换热管(9)内侧;

4)随圆筒换热器(4)的转动,原煤在筒壁和换热管(9)的带动下,抛起并沿换热器下部空间螺旋输送,换热管(9)内半焦在导料螺旋(10)的作用下向前输送;

5)换热管(9)内侧热半焦通过管壁将热量传至原煤而逐渐降温冷却实现干熄焦,换热管(9)外侧原煤吸收管壁传出的热量,升温并脱出多余水分;

6)冷却熄焦后的半焦由换热管(9)尾部排出,通过双出料锥斗(15)出料,并输送至半焦仓;干燥后原煤经双出料锥斗(15)出料,输送至原料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