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出风部件、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5505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空调出风部件、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的出风部件、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立式空调器主要有方形柜机和圆筒式柜机,但是这两种类型的空调都存在送风范围不够广的缺陷,室内容易存在送风死角,导致有风的区域温度低,无风的区域温度高,影响用户的舒适体验,出风容易直接吹在人身上,容易得空调病;出风模式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送风状态的空调出风部件、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出风部件,包括出风筒和驱动机构,所述出风筒能够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所述出风筒的一端封闭,另外一端开口,在所述出风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筒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出风筒出风口设置有多个,多个出风筒出风口在所述出风筒的周向上依次排列。

所述多个出风筒出风口中的至少两个在周向上的开口大小不同,和/或,多个出风筒出风口在周向上的间隔角度不同。

优选地,所述出风筒出风口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周向间隔为40度,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在周向上的开口角度为40度;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之间的周向间隔、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之间的周向间隔均为60度,第三出风口在周向上的开口角度为120度。

优选地,所述出风筒设置有两个,两个出风筒并排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部和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动力部和出风筒之间,用于将动力部提供的动力传递到所述出风筒上,从而驱动所述出风筒旋转。

优选地,所述传动部包括驱动齿轮和转动环,所述驱动齿轮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能够随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起转动;所述转动环设置在所述出风筒上,并能够带动所述出风筒转动;在所述转动环的外周上设置有啮合齿,所述啮合齿能够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或者

所述传动部包括驱动齿轮和啮合齿,所述驱动齿轮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能够随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起转动;所述啮合齿设置在所述出风筒外壁上,所述啮合齿能够与驱动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在所述转动环或者出风筒的下侧设置有钢珠,所述钢珠用于对出风筒进行支撑,在所述钢珠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容置钢珠的支撑结构,所述钢珠能够在支撑结构上自由转动。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设置有本申请中的出风部件。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包括风机,在风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分流部件,所述分流部件将风机吹出的气流分流成多路气流,每路气流相对应地设置有一个气流通道部件,每个气流通道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风筒的开口端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设置有出风面板,在所述出风面板上设置有面板出风口,当出风筒出风口与所述面板出风口相对时,所述空调器处于出风状态。

优选地,通过将出风筒旋转到不同的方位,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

优选地,所述出风筒设置有两个,所述面板出风口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面板出风口和第二面板出风口,每个面板出风口在周向上的开口角度为120度。

优选地,所述出风筒出风口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周向间隔为40度,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在周向上的开口角度为40度;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之间的周向间隔、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之间的周向间隔均为60度,第三出风口在周向上的开口角度为120度;

所述出风筒并排设置有两个;

两个出风筒与两个面板出风口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板出风口和第二面板出风口距离较远的一侧的吹出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旋转所述出风筒,实现不同的送风模式。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具有快速制冷/制热送风模式、均匀送风模式和/或无风感送风模式;

其中,

在快速制冷/制热送风模式,控制所述出风筒转动到仅第一出风口与所述面板出风口对应的位置;

在均匀送风模式,控制所述出风筒转动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与所述面板出风口对应、第三出风口与面板出风口完全错开的位置;

在无风感送风模式,控制所述出风筒转动到仅第三出风口与所述面板出风口对应的位置。

本申请中的出风部件以及空调器,能够通过旋转出风筒实现不同的出风方式,能够实现远距离送风、均匀大范围送风以及无风感送风多种送风模式,改善了空调的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的空调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的空调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的出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的出风筒的出风口设置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中的空调器前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的空调器处于快速换热送风模式(远距离送风模式)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的空调器处于均匀送风模式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的空调器处于无风感送风模式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申请中的立式空调器包括壳体1,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面板11和出风面板12,在进风面板11上设置有进风口,在所述出风面板12上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风道,在所述风道内设置有风机2。优选地,该风机2为离心风机。所述风机2包括风叶21和蜗壳22。在靠近蜗壳22的出风口处的风道上设置有分流部件3,所述分流部件3将风机吹出的气流分流成两路气流。相应地,在所述壳体内与两路气流相应地设置有两个气流通道部件,分别为第一气流通道部件31和第二气流通道部件32,所述第一气流通道部件31和第二气流通道部件32并列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部件31和第二气流通道部件32内分别形成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31和第二气流通道32的第一端与所述风机2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第二端与出风部件4相连通,用于将经由风机2吹出的气流吹出空调器,对空调器外部的空气进行调节。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分流部件3将风机2吹出的气流分成了两路气流,在所述壳体内与两路气流相应地设置有两个气流通道,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或者设置三个或者更多个气流通道,这些方式都在本申请的设计思想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分流部件3为分流挡板,所述分流挡板的一端靠近所述风机蜗壳22的出风口处,靠近的一端呈尖状,方便对气流的分流。

如图2-4所示,所述出风部件4包括出风筒41和驱动机构42,所述出风筒41竖向设置,能够在所述驱动机构42的驱动下旋转。所述出风筒41的数量与所述气流通道的数量相对应,在一个气流通道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出风筒41,所述出风筒41的内腔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筒41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出风筒411和第二出风筒412,所述第一出风筒411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部件31的上端,所述第二出风筒412设置在第二气流通道部件32的上端。

如图2、4所示,所述驱动机构42包括动力部421和传动部422,所述传动部422位于所述动力部421和出风筒41之间,用于将动力部421提供的动力传递到所述出风筒41上,从而驱动所述出风筒41旋转。所述动力部421优选为电机。所述传动部422包括驱动齿轮4221和转动环4222,所述驱动齿轮4221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能够随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起转动。所述转动环4222设置在所述出风筒41的下端上,并能够带动所述出风筒41转动。在所述转动环4222的外周上设置有啮合齿,所述啮合齿能够与驱动齿轮4221相啮合,这样,所述电机能够通过驱动齿轮4221驱动转动环、进而驱动所述出风筒41旋转,实现不同的出风方式(后面有详细介绍)。为了结构简单,也可以不设置转动环,在出风筒41的外周上设置啮合齿,也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为了使得出风筒41的旋转更加顺畅,减小转动阻力,进而降低噪声,在所述转动环的下侧设置有钢珠4223,在所述钢珠4223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容置钢珠的支撑结构4224,所述钢珠4223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结构4224的上侧,并能够在支撑结构4224上自由转动。所述支撑结构4224优选为支撑环,并固定在所述气流通道部件的上端。这样,所述转动环4222能够在钢珠4223的支撑下转动,可减小转动环4222转动时的摩擦,降低空调器运行时的噪音。

如图3-4所示,在所述出风筒4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43,所述出风口43沿所述出风筒41的轴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出风口43设置有多个,多个出风口43在所述出风筒的周向上依次排列。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43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出风口431、第二出风口432和第三出风口433。所述第一出风口431、第二出风口432之间的周向间隔为40度,所述第一出风口431和第二出风口432在周向上的开口角度为40度;第一出风口431、第二出风口432和第三出风口433之间的周向间隔为60度,第三出风口433在周向上的开口角度为120度。在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出风口121,所述出风口121的数量与所述出风筒41的数量相对应。当出风筒41转动到其上的出风口43与出风面板上的出风口121相对应时,气流通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筒41上的出风口43、进而通过出风面板12上的出风口121吹出到室内,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调节。

如图6-9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筒41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出风筒和第二出风筒;所述出风面板12的出风口121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面板出风口和第二面板出风口,所述第一面板出风口和第一出风筒相对应,所述第二面板出风口和第二出风筒相对应。所述第一面板出风口和第二面板出风口在周向上的开口角度均为120度,其上设置有出风格栅44,所述出风格栅44的横截面优选为圆弧形。第一面板出风口和第二面板出风口间隔一段距离并列设置,该距离可根据空调器的体积、容量等进行选择,优选为120-200mm之间。所述第一面板出风口和第二面板出风口距离较远的一侧的吹出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空调器的出风口121能够覆盖的最大吹风范围可达到180度,出风范围广,换热效率快。

在上述实施例的出风部件4中,当出风筒41转动到其上第一出风口431正对出风格栅44时,第二出风口432和第三出风口433则均转到出风格栅44的范围外,此时,仅该较小的第一出风口431可以出风,风量集中,风速较高,适用于快速制冷/制热时或远距离送风时的需求;当较小的两个出风口:第一出风口431和第二出风口432均转到出风格栅44的范围内时,第一出风口431和第二出风口432正好位于出风格栅44的两侧区域,此时出风范围广,其送风角度基本可达到180°范围,可以使得房间内的温度调节均匀,人体活动范围广时无忽冷忽热的感受;当较大的第三出风口433转动到出风格栅44范围内时,两个较小的第一出风口431和第二出风口432不在出风格栅44范围内,此时因出风截面增大后,根据空气流动的规律,此时出风风速相对降低下来,出风更柔和,人体感受不到风直接吹或者吹风更柔和舒适,实现无风感送风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中的出风筒出风口的角度设置与出风模式相关,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出风筒出风口设计按120°角为基准设计,其风口均在120°的角度范围内实现风口调节,此时在圆周360°范围内可对应3种出风方式,依此类推,也可以设计基准角度为90°、180°等不同基准角,来设计不同的出风组合方式。这些组合方式均在本申请的设计思想范畴内。

本申请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可通过旋转所述出风筒41,实现不同的送风模式。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具有快速制冷/制热送风模式、均匀送风模式和/或无风感送风模式;如图7-9所示,在快速制冷/制热送风模式,控制所述出风筒41转动到仅第一出风口431与所述面板出风口121对应的位置;在均匀送风模式,控制所述出风筒41转动到第一出风口431和第二出风口432与所述面板出风口121对应、第三出风口433与面板出风口121完全错开的位置;在无风感送风模式,控制所述出风筒41转动到仅第三出风口433与所述面板出风口121对应的位置。

本申请中的出风部件以及空调器,能够通过旋转出风筒41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能够实现远距离送风、均匀大范围送风以及无风感送风多种送风模式,改善了空调的使用舒适性。

说明,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