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7808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采暖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暖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集中供暖设施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使用的采暖炉。



背景技术:

目前,采暖炉是我国冬季采暖的常见装置。一般的采暖炉都是使用煤作为燃料,在炉体内设置一段水管,水管外接暖气片,用于加热,达到室内取暖的目的,结构过于简单,不合理。传统的采暖炉炉体内的管道一般采用埋入炉于内壁中的方式,不直接接触燃煤,燃煤效率低,循环水加热时间长,升温速度慢,降温速度快,取暖效率低。5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烟灰,而燃煤燃烧产生的烟灰中带走了燃煤燃烧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造成热能的损失,并且造成污染。采暖炉按照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电采暖炉、燃气采暖炉和燃煤采暖炉,但是一般的采暖炉只能使用一种燃料供暖,供暖形式单一,变通性差,造成供暖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采暖炉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采暖炉,该采暖炉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和热能的利用率,污染小,并且可以同时使用多种燃料供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炉体1,燃烧室16,出水口6,进水口13,烟道口5,观火进风口17,主炉体1外壁与燃烧室16外壁间为夹水层3;燃烧室左侧有倾斜的增热夹层11,增热夹层下部焊接有紧密排列的喷火嘴12;喷火嘴的正前斜上方有半圆柱型爆发室10燃烧室的左侧有四排中空的循环增热管7,联通夹水层3;燃烧室的下方为倾斜的通水升温器9;在通水升温器和除渣除尘口14之间有倾斜的兜火板15;主炉体1上部为进料进风口2,使得烟火可以向下流动,进入燃烧室,燃烧通水升温器9和增热夹层11及焊接于增热夹层上的喷火嘴12。增热夹层10与主炉体1有一定的角度倾斜,克服了燃烧室填满燃料而导致燃料不能充分燃烧的问题,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加快了升温速度。增热夹层11上焊接有上宽下窄的喷火嘴12,烟火可以通过喷火嘴12进入燃烧室左侧的气化反烧区,加热气化反烧区内的循环增热管7,形成循环加热;喷火嘴12的正前斜上方有爆发室10,烟火从喷火嘴12中喷出与爆发室接触,更加集中,温度迅速提升,从而提升燃煤的利用率,缩短了加热时间。循环增热管7联通夹水层3,充分吸收高温烟火热量占燃煤燃烧产生的大部分热量。燃烧室下方倾斜的通水升温器9联通夹水层3,有效地吸收了燃煤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由于中空的循环增热管内装有水,降低了烟尘的温度,从而使大部分的烟尘沉淀在了除渣除尘口14,减小了烟尘的排放,起到环保的作用。通水升温器9由椭圆形管和圆形管组成,椭圆形管和圆形管间的空隙部分灌注耐火水泥进而提升导热效率,同时椭圆形结构又有利于烟火的循环加热和烟尘的沉淀,进一步提升燃煤的利用率,降低烟尘的排放量;在通水升温器9和除渣除尘口之间有兜火板15,起到了集中和抬升烟火的作用,进一步燃烧通水升温器9;燃烧室左侧的电助热器8可以通过电能为采暖炉增加热量,使得同一个采暖炉可以使用多种燃料供暖。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在充分燃烧燃料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烟火的热量,提高热能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供暖的效率,降低烟尘的排放量,环保效果明显,并且可以使用多种燃料,增加燃料选择的多样性。

本发明在实用过程中制造过程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热效高、火力猛,能够自动煞火,昼夜恒温,在相同效果下减少燃料的使用,适用范围广,市场适应性和公认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采暖炉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向视图;

图4是图1中的C向视图;

图5是图1中的D向视图。

图6是图1中的E向视图。

图1中1.主炉体;2.进料进风口;3.夹水层;4.除尘口;5.烟道口;6.出水口;7.循环增热管;8.电助热器;9.通水升温器;10.爆发室;11.增热夹层;12.喷火嘴;13.进水口;14.除渣除尘口;15.兜火板;16.燃烧室 17.观火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暖炉包括主炉体1,燃烧室16,出水口6,进水口13,烟道口5,观火进风口17,除尘口4;主炉体1外壁与燃烧室16外壁间为夹水层3;燃烧室左侧有倾斜的增热夹层1;增热夹层下部焊接有上窄下宽的喷火嘴12;喷火嘴12正前的斜上方有爆发室10;燃烧室的左侧有四排中空的循环增热管7;循环增热管7的下方为电助热器8;燃烧室的下方为倾斜的通水升温器9;通水升温器9和除渣除尘口14之间有兜火板15;主炉体1的上方为进料进风口2,下方为除渣除尘口14。

本发明采用倾斜的中空通水升温器9联通夹水层3,其倾斜度为每一米升高5厘米,既可以承载燃煤的燃烧,又能充分利用燃煤燃烧的热量对通水升温器内的水进行加热,倾斜的设计利用势能增加水的循环,提高燃烧效率。

本发明采用倾斜的增热夹层11,每片夹层板厚5毫米,夹层板上围的宽度是燃烧室宽度的1/3,下围的宽度是燃烧室宽度的2/5,增热夹层的设计增加了烟火的回程,增大了受热面积,充分吸收热能,同时克服了燃烧室填满燃料导致燃料不能充分燃烧的不足;在增热夹水层上焊接有喷火嘴12,喷火嘴的结构独特呈上窄下宽状,相邻喷火嘴的最短距离为2厘米,喷火嘴的设计使高热烟气通过时更加集中,从而进一步提升烟气的温度,提升燃煤的利用率,缩短加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在喷火嘴12的正前斜上方设置了爆发室10,爆发室10呈半圆柱状,长度和炉体宽度大致相同,烟气从喷火嘴喷出,与爆发室接触,提高了烟气的温度和强度,同时有利于烟气进入气化反烧区,进行气化反烧,加热循环加热管7,形成循环加热,又可以使得通水升温器9充分吸收燃烧室中燃煤燃烧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在通水升温器9下方和除渣除尘口14之间设置了焊接于主炉体1上的兜火板15,兜火板15使来自上方的烟气更加集中,减少散热,同时抬升烟气,进一步燃烧通水升温器9,提升燃煤的利用率,加快升温速度,减少燃料的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

本发明采用的采用四排循环增热管7,联通夹水层3形成5度的角度倾斜。通过增热夹层11和喷火嘴12的烟气仍带有高热能量,进入气化发烧区后通水的循环增热管充分吸收高热烟气为水加热,降低了烟火的温度,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同时,高热烟气热量的利用降低了烟气的温度,使得烟沉淀于炉体内,降低了烟尘的排放量,环保效果明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