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线式茶叶高效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703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水线式茶叶高效烘干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设备,具体是一种流水线式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是人们的日常饮品,其对人们的身体有益,在茶叶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烘干程序,烘干是茶叶制作的一个重要工序,其主要目的为去除茶叶里外的所有水分,同时达到茶叶定型以及耐氧化的目的,因此烘干是各类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之一;传统的茶叶加热烘干过程多为采用茶叶固定不动方式蒸干,部分茶叶受热不均匀,产品质量稍差,且在蒸干过程中,由于茶叶采用多层堆放形式,导致热量逐层递减,加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水线式茶叶高效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水线式茶叶高效烘干装置,包括热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由灰铸铁制成,其上表面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左侧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由烘干箱的顶部延伸至其内部,连接布风板;所述布风板固定在烘干箱内部的顶板上,且下表面设有多组喷口;所述喷口均匀布置在布风板上;喷口的下方连接湿度检测器;所述湿度检测器的下方连接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延伸至烘干箱的外侧固定在传送轮上;所述传送轮安装在传动轴上;传送带上设有多组卡快;所述卡快均匀布置在传送带上,且其内部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成组设置,且在每组支撑杆的内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有两组,且呈上下布置在支撑杆上;传送带的内侧设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固定在烘干箱上,且在其内部设有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的两端均固定在加热箱的内部;鼓风机的左侧连接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镶嵌在烘干箱的上表面;烘干箱的左侧壁上设有茶叶进门;所述茶叶进门通过铰链接固定在烘干箱上;烘干箱的右侧壁上设有茶叶出门;所述茶叶出门与茶叶进门呈对称布置,且在其底部固定有橡胶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湿度检测器安装在烘干箱的后侧面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轴固定在烘干箱的外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连接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环绕固定在烘干箱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鼓风机的右侧设有热风进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箱左侧壁外侧的底部设有电源接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块通过胶水固定在茶叶出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鼓风机将热风输送至烘干箱的内部,实现了对茶叶的干燥,同时在干燥箱的内部设有加热箱,在加热箱与鼓风机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烘干箱内部的空气分布更加均匀,实现了对茶叶的充分干燥,且烘干效率较高;传送带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曲向与流水线生产,可减少茶叶的装载时间,从而节省大量时间,结构新颖,且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流水线式茶叶高效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流水线式茶叶高效烘干装置中布风板与输气管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流水线式茶叶高效烘干装置中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风进口,2-鼓风机,3-输气管,4-布风板,5-控制开关,6-烘干箱,7-铰链接,8-茶叶进门,9-支撑杆,10-固定块,11-卡块,12-传动轴,13-传送带,14-电源接口,15-保温层,16-加热箱,17-电阻丝,18-传送轮,19-橡胶块,20-茶叶出门,21-喷口,22-湿度检测器,23-固定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流水线式茶叶高效烘干装置,包括热烘干箱6;所述烘干箱6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由灰铸铁制成,其上表面设有鼓风机2;所述鼓风机2的左侧设有输气管3;所述输气管3由烘干箱6的顶部延伸至其内部,连接布风板4;所述布风板4固定在烘干箱6内部的顶板上,且下表面设有多组喷口21;所述喷口21均匀布置在布风板4上,便于将布风板4内部的热风均匀喷至烘干箱6的内部;喷口21的下方连接湿度检测器22;所述湿度检测器22安装在烘干箱6的后侧面上,可检测烘干箱6内部的湿度,为茶叶提供稳定的烘干环境;湿度检测器22的下方连接传送带13;所述传送带13的两端延伸至烘干箱6的外侧固定在传送轮18上;所述传送轮18安装在传动轴12上;所述传动轴12固定在烘干箱6的外侧;传送带13上设有多组卡快11;所述卡快11均匀布置在传送带13上,且其内部设有固定腔23;所述固定腔23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成组设置,且在每组支撑杆9的内侧设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设有两组,且呈上下布置在支撑杆9上,实现了对茶叶盛放装置的分层固定,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传送带13的内侧设有加热箱16;所述加热箱16固定在烘干箱6上,且在其内部设有电阻丝17;所述电阻丝17的两端均固定在加热箱16的内部,实现了对烘干箱6内部空气的加热;传送带13的下方连接保温层15;所述保温层15环绕固定在烘干箱6的内部;鼓风机2的右侧设有热风进口1;鼓风机2的左侧连接控制开关5;所述控制开关5镶嵌在烘干箱6的上表面,实现对整个装置运行的控制;烘干箱6的左侧壁上设有茶叶进门8;所述茶叶进门8通过铰链接7固定在烘干箱6上,在传送带13运行过程中,茶叶进门8在支撑杆9的挤压下,会向上抬起,当支撑杆9进入烘干箱6的内部时,茶叶进门8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实现了对烘干箱6的密封;烘干箱6左侧壁外侧的底部设有电源接口14;烘干箱6的右侧壁上设有茶叶出门20;所述茶叶出门20与茶叶进门8呈对称布置,且在其底部固定有橡胶块19;所述橡胶块19通过胶水固定在茶叶出门20上。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茶叶高效烘干装置,包括热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由灰铸铁制成,其上表面设有鼓风机;所述卡快均匀布置在传送带上,且其内部设有固定腔;所述支撑杆成组设置,且在每组支撑杆的内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加热箱固定在烘干箱上,且在其内部设有电阻丝;所述茶叶出门与茶叶进门呈对称布置,且在其底部固定有橡胶块;本发明通过鼓风机将热风输送至烘干箱的内部,实现了对茶叶的干燥,同时在干燥箱的内部设有加热箱,在加热箱与鼓风机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烘干箱内部的空气分布更加均匀,实现了对茶叶的充分干燥,且烘干效率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江冬才;江冬桂;江冬荣;董金权;江睿雯;郑铭锋;江瑞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开阳天贵现代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6.12.22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