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498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冶金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生产过程中对各种物料或工件进行热工处理的工业炉。热工处理是以物料或工件的升温为重要特征的处理过程,例如焙烧、熔炼、加热、热处理、干燥等。钢铁冶金和有色冶金的大部分生产环节都离不开炉子。历史上,许多生产环节的革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都同旧冶金炉的改革和新冶金炉的应用紧密相关。现有冶金炉在工作后的烟气大多都是直接排入空气中,给当地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同时烟气具有很高的余热,直接排放造成了较大的能量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环保的冶金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冶金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它包括有炉架以及安装在炉架上的炉体,炉体顶部设有下大上小的梯形状烟气罩,烟气罩顶部设有烟气管,烟气管出口与中转箱顶部相连接,中转箱内设有“人”字形的导尘板,导尘板位于烟气管出口正下方,导尘板下方设有循环管,循环管另一端穿过中转箱与供风机上的出风管相连接,出风管出口与炉体相连接;中转箱底部设有倾斜的集尘槽,集尘槽出口与集尘管一端相连接,集尘管另一端垂直向下延伸至除尘池内,除尘池内注有水,集尘管出口位于水内形成水封。

所述的出风管与炉体的连接处设有冷风入口。

所述的循环管入口垂直向上,该入口位于导尘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通过烟气罩将炉体产生的多余烟气收集,再通过烟气管进入中转箱,烟气中的灰尘在自重下落至导尘板上,再通过导尘板导向进入集尘槽,最后通过集尘管排入除尘池进行沉淀;除尘后的烟气余热在循环管和供风机的作用下被再次送入炉体;采用本方案后炉体工作时不会再产生烟气,不会污染环境,有利于环保,同时余热再次利用,大大降低了炉体能耗,从而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冶金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有炉架1以及安装在炉架1上的炉体2,炉体2顶部设有下大上小的梯形状烟气罩3,烟气罩3顶部设有烟气管4,烟气管4出口与中转箱5顶部相连接,中转箱5内设有“人”字形的导尘板7,导尘板7位于烟气管4出口正下方,导尘板7下方设有循环管6,所述的循环管6入口垂直向上,该入口位于导尘板7下方,循环管6另一端穿过中转箱5与供风机8上的出风管9相连接,出风管9出口与炉体2相连接,所述的出风管9与炉体2的连接处设有冷风入口10;中转箱5底部设有倾斜的集尘槽11,集尘槽11出口与集尘管12一端相连接,集尘管12另一端垂直向下延伸至除尘池13内,除尘池13内注有水,集尘管12出口位于水内形成水封。本实施例通过烟气罩将炉体产生的多余烟气收集,再通过烟气管进入中转箱,烟气中的灰尘在自重下落至导尘板上,再通过导尘板导向进入集尘槽,最后通过集尘管排入除尘池进行沉淀;除尘后的烟气余热在循环管和供风机的作用下被再次送入炉体;采用本实施例后炉体工作时不会再产生烟气,不会污染环境,有利于环保,同时余热再次利用,大大降低了炉体能耗,从而减少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