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14372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的壳体和壳体内的传热管,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孔板,孔板的边缘与壳体内壁密闭连接,传热管口部与孔板的通孔相接,孔板将壳体内部腔体分隔成进气区、换热区和出气区三部分,进气区设置有高温气体进气口,出气区设置有高温气体出气口,传热管在换热区内,换热区设有低温气体进气口和低温气体出气口,出气区内设置有滤网,滤网的边缘与出气区壳体内壁连接,出气区壳体底部设有油收集槽,油收集槽连接有排油管。本实用新型具有换热功能的同时也具备油分离的功能。减少了换热系统中油分离器的使用,使系统结构更加简单,系统成本更低。
【专利说明】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输出气换热设备领域,具有涉及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管壳式换热器是由一个壳体和包含许多管子的管束构成,冷热流之间通过传热管进行换热的设备。管壳式换热器作为一种传统的标准换热设备,它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动力、核能和其他工业装置中得到普遍应用。
[0003]对于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不同温度的A、B两种流体,通过不同的管口流入换热器,通过传热管完成热量传递。在几乎所有的换热系统中,换热器通常会跟油分离器配套使用。例如当换热器应用于一种使用压缩机的液化天然气加气机的场合。当压缩机运行时,压缩机的润滑油会有一部分随着压缩机的做功而被排入高压仓进入高压管,雾状的油和气化的天然气一起输出,这样系统中就会有润滑油的存在,少量的油在系统内循环不会影响系统性能。然而过多的油进入系统,不仅造成油的流失,也将会影响系统性能。因此通常在压缩机的输出口会连接一个油分离器,从而将雾状的油和气化天然气(BOG)分离。然而使用油分离器增加了系统成本,尤其在压缩机输出口的油量不多,油分离器的使用率不高的情况下。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在传统换热器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带有油分离功能的新型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的壳体和壳体内的传热管,所述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孔板,孔板的边缘与壳体内壁密闭连接,两个孔板上的通孔相对应,两个孔板每对相对应的通孔之间连接一根传热管,所述孔板将壳体内部腔体分隔成进气区、换热区和出气区三部分,所述进气区设置有高温气体进气口,所述出气区设置有高温气体出气口,所述传热管在换热区内,换热区设有低温气体进气口和低温气体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区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边缘与出气区壳体内壁连接,出气区壳体底部设有油收集槽,所述油收集槽连接有排油管。
[0006]作为对滤网的改进,滤网的孔径为200?500目。
[0007]进一步的,所述滤网为不锈钢滤网。
[0008]作为对出气口的改进,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与所述孔板分别位于所述滤网的两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内设置一个出气管,所述油收集槽与高温气体出气口连接并套接于出气管的外部。
[0010]作为对出气口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与所述孔板位于所述滤网的同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滤网通过一个弯管连接一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通过高温气体出气口,所述油收集槽与高温气体出气口连接并套接于出气管的外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气体进气口和低温气体进气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和所述低温气体出气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气体进气口和低温气体出气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和所述低温气体进气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将传统壳管式换热器进行改进,使其在具有换热功能的同时也具备油分离的功能。因此减少了换热系统中油分离器的使用,使系统结构更加简单,系统成本更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不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孔板与出气孔在滤网同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高温气体进气口;2.低温气体出气口;3.传热管;4.低温气体进气口;5.高温气体出气口;6.排油管;7.油收集槽;8.滤网;9.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2所不,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的壳体和壳体内的传热管3,所述传热管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孔板9,孔板9的边缘与壳体内壁密闭连接,两个孔板上的通孔相对应,两个孔板每对相对应的通孔之间连接一根传热管3,所述孔板9将壳体内部腔体分隔成进气区、换热区和出气区三部分,所述进气区设置有高温气体进气口 I,所述出气区设置有高温气体出气口5,所述传热管3在换热区内,换热区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低温气体进气口4和低温气体出气口 2,所述出气区内设置有滤网8,所述滤网8的边缘与出气区壳体内壁连接,优选密封连接,出气区壳体底部设有油收集槽7,所述油收集槽7连接有排油管6。所述孔板上的通孔至少为6个,在孔板上均匀分布。
[0023]滤网8的孔径200?500目。所述滤网为不锈钢滤网。该孔径能够保证油滴被截留,且不锈钢滤网易于清洗,不容易使油滴挂壁,热稳定性能也比较好。
[0024]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从压缩机输出的带有悬浮油颗粒的高温气化天然气A,高温气体进气口 I进入换热器中。此时因为气体从一个比较细的管道进入到一个体积比较大的换热器中,气体在换热器中流速会减小。另外,由于低温气体进气口 4流入的温度较低的天然气气体B的热交换,A气体温度降低,此时混合在A气体中的悬浮油颗粒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慢慢聚集变大。当所携带的悬浮油颗粒逐渐变大的气体A从传热管流出,经过位于孔板9右侧的不锈钢滤网8,此时气体通过不锈钢滤网,而油颗粒被不锈钢滤网拦截。被拦截的油颗粒汇聚形成较重的油颗粒,这些较重的油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汇聚到管壳的底部,并最终流淌进油收集槽7。油收集槽7中的油通过排油管6被收集到储油器中或直接通过回油口返回到压缩机的曲轴箱。
[0025]换热器的滤网,不仅能实现油分离的功能,而且能够滤除系统中的杂质,以免杂质进入压缩机影响压缩机的性能。这种带有油分离功能的换热器主要应用于压缩机输出气中的油量比较少的场合。它不仅实现油气分离,而且使得系统成本降低。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请参照实施例1中公开的内容进行理解,实施例1公开的内容也应当作为本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作重复描述。
[0028]如图1所示,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5与所述孔板9分别位于所述滤网8的两侧。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 5内设置一个出气管,所述油收集槽7与高温气体出气口 5连接并套接于出气管的外部。所述高温气体进气口 I和低温气体进气口4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 5和所述低温气体出气口 2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
[0029]实施例3
[0030]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请参照实施例1中公开的内容进行理解,实施例1公开的内容也应当作为本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作重复描述。
[0031]如图2所示,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5与所述孔板9位于所述滤网8的同侧。所述滤网8通过一个弯管连接一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通过高温气体出气口 5,所述油收集槽7与高温气体出气口 5连接并套接于出气管的外部。所述高温气体进气口 I和低温气体出气口 2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 5和所述低温气体进气口 4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
[0032]将出气口放在过滤板内侧的优点是:使得从出气口所出的气体都是经过过滤网过滤。原来的气体所携带的油颗粒以及其他固体颗粒经过过滤网的过滤,都留在过滤网的左侧,这样,过滤网左侧的油颗粒当聚集的比较多时,就会受重力影响降落到换热器底部并进入到油收集区。
【主权项】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的壳体和壳体内的传热管,所述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孔板,孔板的边缘与壳体内壁密闭连接,两个孔板上的通孔相对应,两个孔板每对相对应的通孔之间连接一根传热管,所述孔板将壳体内部腔体分隔成进气区、换热区和出气区三部分,所述进气区设置有高温气体进气口,所述出气区设置有高温气体出气口,所述传热管在换热区内,换热区设有低温气体进气口和低温气体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区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边缘与出气区壳体内壁连接,出气区壳体底部设有油收集槽,所述油收集槽连接有排油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滤网的孔径为200?50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为不锈钢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与所述孔板分别位于所述滤网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内设置一个出气管,所述油收集槽与高温气体出气口连接并套接于出气管的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与所述孔板位于所述滤网的同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通过一个弯管连接一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穿过高温气体出气口,所述油收集槽与高温气体出气口连接并套接于出气管的外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进气口和低温气体进气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和所述低温气体出气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进气口和低温气体出气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高温气体出气口和所述低温气体进气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
【文档编号】F28D7/16GK205690938SQ201620589146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7日 公开号201620589146.9, CN 201620589146, CN 205690938 U, CN 205690938U, CN-U-205690938, CN201620589146, CN201620589146.9, CN205690938 U, CN205690938U
【发明人】曲来生
【申请人】日照海达尔加气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