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54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型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型材,属于型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型材应用于各个方面,很多的应用环境需要型材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现有型材的散热性能一般都是靠设置在型材上上的散热条来实现散热,虽然散热条的结构形式各异,但是散热性能均差不多,而且气流在散热条之间流动时,一般都是通过和散热条接触的气流实现散热,而处于散热条之间的气流则不能很好的实现热交换,且散热时已经经过热交换的气流和未经过热交换的气流常常混合在一起,因此散热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备很好散热性能的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型材。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型材上设置有若干散热模组(1),所述散热模组(1)上包括若干呈环形排列的散热条(11),所述散热模组(1)还包括处于若干散热条(11)围城的空间之内的出风管(12);

所述出风管(12)上部设有进风口(121),所述进风口(121)连接高压供气管(2),所述进风口(121)沿纵向方向设有若干出风口(122)。

所述出风口(122)向下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为30-60°。

所述出风口(122)上连接有导流管(123),所述导流管(123)和对应的散热条(11)之间的间隙为0.5-2cm。

所述导流管(123)上设有若干小孔(123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的型材上设有散热条和处于散热条之内的出风管,这样散热时,由出风管内的高压气体吹出实现对散热条的良好散热,因此气流能很好的和散热条接触,因此热交换效率较传统的结构形式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因为出风管内的气体为高压气体,因此在其吹出后,会将已经进行过热交换的气压较低的气体向外吹出,因此冷热气体混合的现象得到了有效解决,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出风口以及导流管,因此进一步保证了气体和散热条的接触,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导流管上设有若干小孔,小孔的存在形成了气体的立体式出风,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为散热模组、2为高压供气管;

11为散热条、12为出风管;

121为进风口、122为出风口、123为导流管、1231为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型材上设置有若干散热模组1,所述散热模组1上包括若干呈环形排列的散热条11,所述散热模组1还包括处于若干散热条11围城的空间之内的出风管12;

所述出风管12上部设有进风口121,所述进风口121连接高压供气管2,所述进风口121沿纵向方向设有若干出风口122。

所述出风口122向下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为30-60°。

所述出风口122上连接有导流管123,所述导流管123和对应的散热条11之间的间隙为0.5-2cm。

所述导流管123上设有若干小孔123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需要散热时,首先通过高压供气管2往出风管12内供应高压气体,然后高压气体通过出风口122、导流管123、小孔1231从出风管12内吹出实现对散热条11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导流管123和对应散热条11之间的间隙为0.5-2cm,间隙太小,则会使高压气体对散热条11的冲击力过大,会造成型材的不稳定,易发生振动;如果间隙太大,则会降低热交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出风口122向下倾斜设置,这样出来的风为切向风,能更好的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导流管123上设有若干小孔1231,因此高压气体能从各个方向实现出风,实现了立体式的出风,大大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