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灶水冷散热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855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用灶水冷散热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电磁灶,特别是一种商用灶水冷散热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商用灶主要由加热线盘、控制单元、炉体以及散热风机等组成。目前台式电磁炉的散热方式主要采用的是风道风冷散热,冷风由进风口经风道吹过电磁炉内发热元器件后,从炉体的散热孔出风,这种散热方式效果不是特别显著,且厨房环境较为恶劣,空气中的粉尘和油污易随风冷循环进入灶体内部,附着于灶体内的元器件表面难以清洁,并影响商用灶的使用寿命。采用水冷散热方式时,在水冷散热之后,需要排掉热水重新注入冷水,其循环利用率不高,水资源消耗大。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散热效果不理想、灶体内元器件表面不洁净、影响商用灶使用寿命以及循环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用灶水冷散热循环装置。它具有散热效果好、灶体内元器件表面较洁净、延长商用灶使用寿命以及提高循环利用率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商用灶水冷散热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加热线盘下部的散热盘,散热盘经管道连接有尾铮。

前述的一种商用灶水冷散热循环装置中,所述管道包括注水管道和排水管道。

前述的一种商用灶水冷散热循环装置中,所述排水管道上设有水泵。

前述的一种商用灶水冷散热循环装置中,所述尾铮中部设有格挡,格挡一侧为热水部,格挡另一侧为冷水部;所述格档中含有隔热保温夹层。

前述的一种商用灶水冷散热循环装置中,所述热水部上端设有热水出水口。

前述的一种商用灶水冷散热循环装置中,所述注水管道一端与冷水部底端相连,注水管道另一端与散热盘底端相连。

前述的一种商用灶水冷散热循环装置中,所述排水管道一端与热水部上部相连,排水管道另一端与散热盘侧面相连。

前述的一种商用灶水冷散热循环装置中,所述尾铮上方设有水龙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水冷散热的方式,取代传统的风道风冷散热方式,空气中的粉尘和油污不会进入灶体内部并附着在元器件表面,从而提高灶体内元器件表面的洁净度,延长商用灶使用寿命;在加热线盘的下部设置与其形状相似的散热盘以供吸收电磁炉辐射热,散热盘上设置注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两条管道,两条管道两端分别与散热水箱和电磁灶为尾铮相连,利用电磁灶后面的尾铮实现水冷散热时对产生的热水的一个循环利用,线盘中的冷水吸收辐射热变成热水,热水排放到尾铮内可以用来循环利用(可以用来洗刷锅具),提高其散热效果。通过在尾铮中部设置格挡,将尾铮内部分为两个独立的空间,格档中含有隔热保温夹层,可以有效阻止热水和冷水之间的能量交换。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效果好、灶体内元器件表面较洁净、延长商用灶使用寿命以及提高循环利用率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方向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加热线盘,2-散热盘,3-尾铮,4-注水管道,5-排水管道,6-格挡,7-热水部,8-冷水部,9-隔热保温夹层,10-热水出水口,11-水龙头,12-水泵,13-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商用灶水冷散热循环装置,构成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设置在加热线盘1下部的散热盘2,散热盘2经管道13连接有尾铮3。

所述管道13包括注水管道4和排水管道5。

所述排水管道5上设有水泵12。

所述尾铮3中部设有格挡6,格挡6一侧为热水部7,格挡6另一侧为冷水部8;所述格档6中含有隔热保温夹层9。

所述热水部7上端设有热水出水口10。

所述注水管道4一端与冷水部8底端相连,注水管道4另一端与散热盘2底端相连。

所述排水管道5一端与热水部7上部相连,排水管道5另一端与散热盘2侧面相连。

所述尾铮3上方设有水龙头11。

所述散热盘为与加热线盘1形状相似的盛水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尾铮3内热水部7盛放循环后的热水,冷水部8盛冷水,冷水部8上方设有水龙头11,水龙头11向尾铮3内注入冷水。通过注水管道4向散热盘2注入冷水时,通过水龙头11向尾铮内冷水部8注入冷水,使其水平面高于散热盘2的最高点,打开尾铮3底部的开口,冷水通过注水管道4进入散热盘2内部,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可保持散热盘2内部为注满状态。当散热盘2内热水进行排水工作时,先通过排水管道5将散热盘2与尾铮3的热水部7相连,散热盘2与尾铮3之间设有小型的水泵12,将热水从散热盘2中抽取到尾铮3内,热水抽取完毕,可以打开尾铮3盛放冷水一边底部的注水口,注入冷水到散热盘2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