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密闭式换热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322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螺旋密闭式换热输送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换热输送机,特别是用于颗粒物料的螺旋换热输送机。



背景技术:

常用的螺旋换热输送机,如专利号201520101611公开的一种,包括转筒、进料箱、出料箱、传动机构、介质进管、介质出管、固定于转筒内的螺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介质进管相联,螺旋换热管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介质出管相联;工作时,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筒旋转,物料由进料箱进入转筒,并通过螺旋换热管向后端输送,同时换热介质经介质进管、旋转接头进入螺旋换热管,物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换热,最后物料及换热介质分别由出料箱和介质出管排出;该结构的缺点为:1)转筒无保温装置,散热较快,影响换热效果;2)因物料中常含有水分,换热中产生的湿热蒸汽聚集在转筒内,难以排出,筒内湿度过大,也降低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螺旋密闭式换热输送机,它具有转筒保温效果好、蒸汽排出及时的优点,可显著提高换热效果。

为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密闭式换热输送机,包括转筒、进料箱、出料箱、传动机构、介质进管、介质出管、固定于转筒内的螺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介质进管相联,螺旋换热管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介质出管相联;其特征在于在转筒外固联有两个以上的保温套,在保温套内的转筒外壁上设有数块筛网,其中两块筛网位于转筒的两侧端部,进料箱和出料箱的中上部均通过管路与风机相连;转筒两端均固联有一个以上环形的动密封筒,进料箱和出料箱与转筒相邻的一端均固联有两个以上环形的静密封筒,动密封筒均嵌入对应的静密封筒之间,动密封筒与对应的静密封筒之间还设有填料密封装置;

工作时,换热中产生的湿热蒸汽在转筒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下,通过筛网可充分进入保温套内,对转筒进行保温,提高换热效果;加上进料箱和出料箱与转筒均为迷宫加填料式的密封结构,转筒内为密闭结构,通过风机的微负压将湿热蒸汽不断从进料箱和出料箱抽走,避免物料中水分聚集对换热的影响,可显著提高换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换热管为两根以上,每根螺旋换热管的两端均与旋转接头相联;通过采用密排式的螺旋换热管,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和输送速度,以提高工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转筒保温效果好、蒸汽排出及时的优点,可显著提高换热效果和工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螺旋密闭式换热输送机,包括转筒1、进料箱2、出料箱3、传动机构、介质进管5、介质出管6、通过点焊固定于转筒1内的三根同旋向的螺旋换热管7,传动机构包括电机8、皮带轮机构9、减速器10、主动小齿轮11、固联于转筒1上的大齿圈12、两组托轮13及固联于转筒1上的两滚圈14,螺旋换热管7的一端均通过穿过进料箱2的旋转接头4与介质进管5相联,螺旋换热管7的另一端均通过穿过出料箱3的旋转接头15与介质出管6相联;在转筒1外固联有数个保温套16,保温套16采用硅酸镁材料,在每个保温套16内的转筒外壁上设有数块筛网17,其中两块筛网位于转筒1的两侧端部,进料箱2和出料箱3的中上部均通过管路18或19与风机(未示出)相连;转筒1两端均焊接固联有一个环形的动密封筒20,进料箱2和出料箱3与转筒1相邻的一端均焊接固联有两个环形的静密封筒21,动密封筒20均嵌入对应的两静密封筒21之间,动密封筒20与对应的静密封筒21之间还设有填料密封装置22;

工作时,换热介质如蒸汽经介质进管5、旋转接头4通入各螺旋换热管7内,物料经进料箱2进入转筒1内,传动机构驱动转筒1旋转,物料由螺旋换热管向后端输送,换热介质与物料同向流动,物料最终由出料箱3排出,换热介质由介质出管6排出;由于物料含有一定水分,换热中产生的湿热蒸汽在转筒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下,通过筛网17可充分进入保温套16内,对转筒1进行保温,可提高换热效果;加上进料箱2和出料箱3与转筒1均为迷宫加填料式的密封结构,转筒1内为密闭结构,通过风机的微负压可将湿热蒸汽不断从进料箱2和出料箱3抽走,避免物料中水分在转筒1内聚集对换热的影响,可显著提高换热效果;通过采用密排式的三根螺旋换热管7,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和输送速度,以提高工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