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管程接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7894阅读:10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换热器,具体指一种换热器管程接管结构。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重要的工业设备之一,通常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上、下管板,上、下管板之间设有换热管,各换热管的入口连接管程接管;待换热物流通过管程接管进入各换热管,与壳程内的物料换热后从管程出口送出。

对于一些需要混合的管程物料,尤其是气液混合物,现有的换热器通常是直接将两种物料引入到管程接管内,混合后进入各换热管换热。

但是两股物料收到换热器内部空间和结构的限制,不能保证气相和液相的均匀混合,对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影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充分保证两股物流均匀混合的换热器管程接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换热器管程接管结构,包括用于连接物料和各换热管入口的管程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程接管还连接有液相连接管,所述液相连接管的入口连通所述管程接管的内腔,并且所述液相连接管连接有能使液相物料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均匀进入所述内腔内的搅拌组件。

上述方案中,搅拌组件可以有多种结构,较好的,所述搅拌组件可以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液相连接管的出口上的转筒,所述转筒的壁上设有多个料孔,所述转筒内设有能被液相物流驱动转动的叶片;所述叶片驱动连接所述转筒。

为降低转筒的转动阻力,所述转筒可以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液相连接管。

优选将各所述料孔设置在所述转筒的顶面;该结构能够使转筒内的物料以螺旋状甩出,在均匀进入空腔的同时,能够冲击空腔内的物料,使空腔内的物料进一步混合。

较好的,各所述料孔可以靠近所述转筒的外端缘设置。

上述各方案中,优选物料接管为倒锥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器管程接管结构能充分保证进入接管空腔内气液两相的均匀混合,从而保证管程物料的均匀换热,换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该换热器管程接管结构包括:

管程接管1,设置在下管板(图中未示出)的下方,其入口连接气相物料源,其出口连通各换热管(图中未示出)入口;本实施例中管程结构1为倒锥形结构。

液相连接管2,用于向管程接管1的空腔11内输送液相物料;其入口连接液相物料源,液相连接管2的出口位于空腔11的上部;液相连接管2的出口上连接有搅拌装置3;

搅拌装置3,用于将液相连接管2内的物料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均匀喷入到空腔11内,同时对空腔内的气液混合物料做进一步的搅拌,以使两者进一步混合均匀。包括通过轴承4转动连接在液相连接管2上的转筒31,转筒31的顶面上设有多个料孔32,各料孔32靠近转筒31的外端缘设置并均布在多个同心圆上,以使进入转筒31内的液相物料通过各料孔32均匀甩出;叶片32转筒31内设有能被液相物流驱动转动的叶片33;叶片33固定在转筒的顶面上并正对液相连接管2的出口。

工作时,气相物料从管程接管进入空腔11内,液相物料从液相连接管2进入转筒,液相物料冲击叶片,叶片在内外压差以及液相物料的流速驱动下转动,带动转筒一起转动,将转筒内的液相物料从各料孔甩出,螺旋状进入空腔11内;同时由于转筒是转动的,转动过程中对空腔内的气液混合物做进一步的搅拌,对气液两相做进一步的均匀混合。

充分混合的气液两相进入各换热管内与壳程物料换热,换热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