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耐腐蚀层的蓄热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7696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热系统蓄热罐,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耐腐蚀层的蓄热罐。



背景技术:

蓄热罐作为蓄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在热电厂的供热系统中。蓄热罐可以加强热电厂的经济运行,稳定热电厂运行。使用蓄热系统的主要效益是在同样热负荷状态下能够提高热电厂的发电生产(减少热电厂的凝汽运行),减少热电厂部分负荷运行。此时蓄热罐可被看作为热源与热用户之间的缓冲器,主要用于平衡热负荷(消除峰值)并为热源(与输配)提供灵活性。考虑峰谷电价,在热电厂应用蓄热罐实现发电的灵活性与自由度,提高热电厂的经济性。

蓄热罐尤其对背压机组与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的稳定与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它充分地利用了热电厂的供热。它将热电厂廉价的热能蓄存于蓄热罐内,在热网尖峰负荷状态下,蓄热罐与热电厂联合供热,可降低高价尖峰热源的供热量,优化系统的运行。

蓄热罐是热网安全运行的保障。当供热系统水泵因意外原因而突然停止运行时,将产生水击,使电厂内部与热力管网遭到很大的破坏。如果供热系统装备有蓄热罐,它将大大缓解水击造成的高压振荡,减轻水击造成的破坏与灾难。

蓄热罐是供热系统的备用热源。某热源因故而停止供热时,蓄热罐可以及时运行补充供热,防止造成大面停热状态。

蓄热罐中的水质在长期循环过程中引入大量的腐蚀性物质,对蓄热罐造成腐蚀,蓄热罐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作业环境中,极易发生泄漏甚至爆裂等危险,不但降低了蓄热罐的使用寿命,对人身安全也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蓄热罐容易被腐蚀,极易发生泄漏甚至爆裂等危险,使用寿命短,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带有耐腐蚀层的蓄热罐。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热水进出管、冷水进出管、热水布水盘、冷水布水盘和耐腐蚀层,热水布水盘和冷水布水盘分别设置在罐体的内部,热水布水盘固定在罐体的上端,冷水布水盘固定在罐体的下端,热水进出管和冷水进出管分别插装在罐体上,热水进出管的内侧端与热水布水盘连接,冷水进出管的内侧端与冷水布水盘连接,热水布水盘和冷水布水盘上分别均布设有多个喷嘴,罐体的内侧设置有耐腐蚀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蓄热罐中设置一层耐腐蚀层,从而提高了蓄热罐耐腐蚀的能力,有效防止蓄热罐在长期循环使用的过程中被水和蒸汽腐蚀,极大程度的避免了泄漏和爆裂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人身安全,可是蓄热罐的使用寿命提高7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带有耐腐蚀层的蓄热罐包括罐体1、热水进出管2、冷水进出管3、热水布水盘4、冷水布水盘5和耐腐蚀层6,热水布水盘4和冷水布水盘5分别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热水布水盘4固定在罐体1的上端,冷水布水盘5固定在罐体1的下端,热水进出管2和冷水进出管3分别插装在罐体1上,热水进出管2的内侧端与热水布水盘4连接,冷水进出管3的内侧端与冷水布水盘5连接,热水布水盘4和冷水布水盘5上分别均布设有多个喷嘴,罐体1的内侧设置有耐腐蚀层6。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耐腐蚀层6沿罐体1内侧壁的内侧设置。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如此设计将耐腐蚀层6沿罐体1内侧壁的内侧设置,保证罐体1内的容积。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耐腐蚀层6的外侧壁与罐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中空腔体10。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如此设计使罐体1套装在耐腐蚀层1的外侧,在防止罐体1不受腐蚀的同时,可以在中空腔体10内设置保温层,以增强罐体1的保温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中空腔体10为真空腔。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如此设计对中空腔体10进行抽真空,在无需增加保温层的前提下,实现防止热交换的保温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耐腐蚀层6是由镀锌钢板制作的耐腐蚀层。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镀锌钢板被广泛应用与建筑行业,其取材方便,成本较低,耐高温耐腐蚀性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罐体1的上端设有安全阀放气管7,安全阀放气管7与耐腐蚀层6的内侧相贯通。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如此设计当罐体1内的气体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打开安全阀放气管7,进行泄压,防止发生蓄热罐爆裂。安全阀放气管7上的箭头方向表示当安全阀放气管7开启时,罐体1内气体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罐体1的上端还设有溢流管8,溢流管8与耐腐蚀层6的内侧相贯通。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如此设计当罐体1内的液面过高时,可以通过溢流管8进行放流,以防止罐体1内的压力过大,防止发生蓄热罐爆裂。溢流管8上的箭头方向表示当溢流管8自动放流时,罐体1内液体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罐体1的顶端设有气体进口管9,气体进口管9与耐腐蚀层6的内侧相贯通。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或七相同。

如此设计通过气体进出管9对蓄热罐内充入气体,能够避免蓄热罐内的水溶解氧而被带入热网,降低热网水质,蓄热罐内的液面上通常充入蒸汽(或氮气),保持微正压,使蓄热罐内的水和空气隔离。气体进出管9的箭头方向表示当开启气体进出管9时,罐体1内气体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罐体1的容积为8000m3。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工作原理

蓄热罐内部储存热水,因为工作压力为常压,最高工作温度不高于98℃。水温不同,水的密度不同,在一个足够大容器中,热水在上,冷水在下,中间为过渡层,这就是蓄热罐内水的分层原理。蓄热罐就是根据水的分层原理设计和工作的,并使其工作保持在高效率。蓄热时,热水从上部热水进出管2进入,冷水从下部冷水进出管3排出,过渡层下移;放热时,热水从上部热水进出管2排出,冷水从下部冷水进出管3进入,过渡层上移。

蓄热罐工作过程的实质就是其蓄热放热过程,在用户低负荷时,将多余的热能吸收储存,等负荷上升时再放出使用。蓄热罐工作时,应保证其进出口水量平衡,保持其液面稳定,使其处于最大工作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