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热应力变形的柔性结构预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702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热应力变形的柔性结构预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式冷却(凝)器换热器,尤其是一种防热应力变形的柔性结构预冷装置。



背景技术:

预冷装置是蒸发式冷却器的心脏部件之一,高温高压的介质通过预冷装置将管内介质的温度降低,避开水的结垢温度点,减缓了盘管外表面结垢速度,起到减缓结垢的作用;同时,预冷装置还能提高蒸发式冷却器的冷凝冷却效果,经实践证明传热效果可提高10%以上,应用预冷装置能够显著提高蒸发式冷却(凝)器换热性能。

现有预冷装置有单行程,也有多行程。单行程的预冷装置结构非柔性结构,不能克服热应力的影响,热浸锌时换热管变形,或者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出现换热管受热变形,如不采取措施会引起管了弯曲、焊口开裂、泄漏、爆炸等事故。

鉴于上述原因,现有的单行程预冷装置非柔性结构改进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热应力变形的柔性结构预冷装置,能够释放热应力,保证每根换热管的焊口不被破坏,无漏点,有效地防止了单行程换热管热浸锌时受热变形;同时,也能防止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换热管受热变形产生热应力破坏焊口,保证换热管与集管的焊缝不被破坏,同时,也能防止在操作运行过程中出现引起介质泄漏、爆炸等事故。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维修费用,提高了用户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热应力变形的柔性结构预冷装置,是由:第一管箱、第一角立柱、第二管箱、第二角立柱、角立柱底板、换热管、上框顺撑、底框顺撑、长圆形光孔、紧固件构成;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之间均匀分布换热管,位于换热管一端的第一管箱固定于第一角立柱上,位于换热管另一端的第二管箱固定于第二角立柱上,第一角立柱的下端设置于底框顺撑一端的上表面,角立柱底板垂直于第二角立柱的下端,角立柱底板上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底框顺撑另一端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角立柱底板位于底框顺撑另一端的上表面,底框顺撑另一端的长圆形光孔与角立柱底板上的长圆形光孔之间设置紧固件,上框顺撑的一端与第一角立柱的上方固定设置,上框顺撑的另一端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第二角立柱上方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上框顺撑另一端的长圆形光孔和第二角立柱上方的长圆形光孔之间设置紧固件;所述换热管另一端的第二角立柱、第二管箱和角立柱底板构成滑动机构。

所述底框顺撑一端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所述上框顺撑的一端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第一角立柱的下端垂直设置角立柱底板,第一角立柱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第一角立柱上方的长圆形光孔与所述上框顺撑一端的长圆形光孔之间设置紧固件,第一角立柱下端角立柱底板上的长圆形光孔与所述底框顺撑一端的长圆形光孔之间设置紧固件,所述换热管一端的第一角立柱、第一管箱和第一角立柱下方的角立柱底板构成滑动机构,使换热管的两端均构成滑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单行程预冷装置非柔性结构存在的上述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组装完毕后,在运输过程中,将所有紧固件锁紧,禁止滑动机构发生位移,热浸锌时或运行时,有热应力存在,将紧固件部分松开或全部松开,换热管受热应力膨胀后,推动滑动管箱,滑动管箱带动滑动机构位移,通过长圆形光孔调整滑动机构的位移行程,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在换热管的一端采用滑动机构,或换热管的两端均采用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上各部件的长圆形光孔通常采用两个,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任意选择,本实用新型不限制长圆形光孔的数量,在运输和保管中必须将紧固件锁紧固定,防止滑动机构发生位移受振损坏。

本实用新型能够释放热应力,保证每根换热管的焊口不被破坏,无漏点,有效地防止了单行程换热管热浸锌时受热变形;同时,也能防止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换热管受热变形产生热应力破坏焊口,保证换热管与集管的焊缝不被破坏,同时,也能防止在操作运行过程中出现引起介质泄漏、爆炸等事故。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维修费用,提高了用户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换热管的一端为滑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换热管的两端均为滑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中:第一管箱11、第一角立柱12、第二管箱21、第二角立柱22、角立柱底板3、换热管4、上框顺撑5、底框顺撑6、长圆形光孔7、紧固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管箱11和第二管箱21之间均匀分布换热管4,位于换热管4一端的第一管箱11固定于第一角立柱12上,位于换热管4另一端的第二管箱21固定于第二角立柱22上,第一角立柱12的下端设置于底框顺撑6一端的上表面,角立柱底板3垂直于第二角立柱22的下端,角立柱底板3上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7,底框顺撑6另一端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7,角立柱底板3位于底框顺撑6另一端的上表面,底框顺撑6另一端的长圆形光孔7与角立柱底板3上的长圆形光孔7之间设置紧固件8,上框顺撑5的一端与第一角立柱12的上方固定设置,上框顺撑5的另一端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7,第二角立柱22上方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7,上框顺撑5另一端的长圆形光孔7和第二角立柱22上方的长圆形光孔7之间设置紧固件8;所述换热管4另一端的第二角立柱22、第二管箱21和角立柱底板3构成滑动机构。

所述底框顺撑6一端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7,所述上框顺撑5的一端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7,第一角立柱12的下端垂直设置角立柱底板3,第一角立柱12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形光孔7,第一角立柱12上方的长圆形光孔7与所述上框顺撑5一端的长圆形光孔7之间设置紧固件8,第一角立柱12下端角立柱底板3上的长圆形光孔7与所述底框顺撑6一端的长圆形光孔7之间设置紧固件8,所述换热管4一端的第一角立柱12、第一管箱11和第一角立柱12下方的角立柱底板3构成滑动机构,使换热管4的两端均构成滑动机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