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炉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324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余热回收炉膛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厨房燃烧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余热回收炉膛。



背景技术:

生活中大小型酒店、饭店、工厂食堂、学校食堂、家庭等等都需要使用炉具,而炉膛则为灶具的核心部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逐渐消耗,节能减排已然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灶具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使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时,不可避免的会被烟雾带有一部分余热,本着节能减排理念,对热量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只有更加充分的将使用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逸散余热加以利用到其他方面,在完成其他工作时,就能够减少其工作对新的能源的消耗。因此为了节能环保应尽量将余热加以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可以将燃料余热加以回收利用的余热回收炉膛。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余热回收炉膛,包括炉膛壳体、炉膛内胆和排烟管;炉膛壳体上端和下端都设有开口,炉膛壳体的下端开口为下废料出口,炉膛壳体的顶端设有内胆上连接卡位,炉膛壳体的内壁设有内胆下连接卡位;炉膛内胆下端插入炉膛壳体,炉膛内胆的上端下端分别与内胆上连接卡位和内胆下连接卡位适配连接;炉膛内胆内部为燃烧腔,其上部设有燃料入口,下端设有废渣出口;炉膛内胆的外壁与炉膛壳体之间构成过烟通道;炉膛内胆的侧壁上端设有连通过烟通道的烟道口;炉膛壳体设有连通过烟通道的排烟口;排烟管与所述排烟口密闭连接,排烟管与过烟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炉膛内胆的下端与内胆下连接卡位密闭连接。

进一步地,烟道口设有多个,烟道口均匀分布在炉膛内胆的侧壁上端。

进一步地,炉膛内胆侧壁中部内凹,在内壁处形成向下倾斜的凸台。

进一步地,炉膛内胆的燃料入口和废渣出口均为环形,燃料入口大于所述废渣出口。

进一步地,内胆上连接卡位为向上的第一环形凸起,炉膛内胆上端设有向下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套设在第一环形凸起外部,限位凸起内部侧壁贴靠第一环形凸起,限位凸起下表面抵靠侧向阻挡凸起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内胆下连接卡位为向上的第二环形凸起,废渣出口套设在第二环形凸起外部,废渣出口与炉膛壳体内表面连接处密闭贴靠在一起。

进一步地,炉膛壳体和炉膛内胆的上端为倾斜的。

进一步地,炉膛壳体下端为水平的。

进一步地,排烟口设于炉膛壳体上端最高处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炉膛除了正常的燃料燃烧器具的功能外,还具有可以将烟气带走的余热加以回收利用的功能。能够对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更加充分的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炉膛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炉膛一种实施例的炉膛内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炉膛一种实施例的炉膛内胆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炉膛一种实施例的炉膛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炉膛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炉膛壳体2、炉膛内胆1和排烟管3;炉膛壳体2上端和下端都设有开口,炉膛壳体2的下端开口为下废料出口22,炉膛壳体2的上端开口插入连接炉膛内胆1;炉膛壳体2的顶端设有内胆上连接卡位23,炉膛壳体2的内壁设有内胆下连接卡位24;炉膛内胆1下端插入炉膛壳体2,炉膛内胆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内胆上连接卡位23和内胆下连接卡位24适配连接。

炉膛内胆1内部为燃烧腔16,其上部设有燃料入口11,下端设有废渣出口12;燃料由燃料入口11放入,在燃烧腔16内燃烧,燃料燃烧后的废物残渣由废渣出口12排出。

炉膛内胆1的外壁与炉膛壳体2之间构成过烟通道4;炉膛内胆1的侧壁上端设有连通过烟通道4的烟道口13;炉膛壳体2设有连通过烟通道4的排烟口;排烟管3与排烟口21密闭连接,防止烟气泄漏,排烟管3与过烟通道4连通。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带有余热的烟气由烟道口13进入过烟通道4,经过过烟通道4后进入排烟管3,排烟管3连接温水装置等可以将烟气温度再度利用的装置,能够将余热再次利用,节能环保。

炉膛内胆1的下端即废渣出口12与内胆下连接卡位24密闭连接。这样可以避免下方未经过充分燃烧的烟气由缝隙进入过烟通道4,造成资源浪费。

烟道口13设有多个,烟道口13均匀分布在炉膛内胆1的侧壁上端。这样更有利于收集带有余热的烟气。

炉膛内胆1侧壁中部内凹,在内壁处形成向下倾斜的斜面15。内凹可以使炉膛内胆1和炉膛壳体2间缝隙更大,有利于烟气流通过;向下倾斜的斜面15既能够有效阻止燃料快速下滑进而更充分的燃烧,还能防止燃烧后的灰尘滞留在炉膛内胆1内壁上。

炉膛内胆1的燃料入口11和废渣出口12均为环形,燃料入口11大于废渣出口12。环形燃料入口11与通用的锅具底部形状相对应,而废渣出口12的环形形状可以使炉膛内胆1与内胆下连接卡位24对正时更方便省力。

内胆上连接卡位23为向上的第一环形凸起26和侧向阻挡凸起25,炉膛内胆1上端设有向下的限位凸起14,限位凸起14套设在第一环形凸起26外部,限位凸起14内部侧壁贴靠第一环形凸起26,限位凸起14下表面抵靠侧向阻挡凸起25的上表面。环形的限位凸起14和第一环形凸起26外部全方位环形紧贴,贴靠更稳固,不易方式错位情况,炉膛壳体2和炉膛内胆1的上端连接稳固。

内胆下连接卡位24为向上的第二环形凸起,废渣出口12套设在第二环形凸起外部,废渣出口12与炉膛壳体2内表面连接处密闭贴靠在一起。环形的废渣出口12和第二环形凸起间可以先位置上相对正,之后角度调整,对正更方便

炉膛壳体2和炉膛内胆1的上端为倾斜的。倾斜设计可以使锅具在较矮一端放入更方便,方便使用,而且还可以使过烟通道4具有倾斜角度,适应热空气由低向高流动的规律,有利于带有余热的烟气的收集。

炉膛壳体2下端为水平的。这样更加有利于炉膛可以的摆放和安装。

排烟口21设于炉膛壳体2上端最高处的下方。由于烟气大多集中在较高的一端,适应热空气由低向高流动的规律,更有利于带有余热的烟气的收集。

在本实施方式中,燃料放置在炉膛内胆1的燃烧腔16内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不但会产生热量加热上端开口上的锅具,同时还会产生带有温度的烟气,烟气由烟道口13进入过烟通道4,并经由过烟通道4到达排烟口21;由排烟口21处进入排烟管3,到达排烟管3连接的装置,在装置中对烟气所携带的热量再次释放,实现对余热的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炉膛除了正常的燃料燃烧器具的功能外,还具有可以将烟气带走的余热加以回收利用的功能。能够对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更加充分的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