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型换热盘管的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8755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换热盘管的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尤其涉及到一种迎风面竖直高度尺寸较大的大型换热盘管的均流导流板。



背景技术:

换热盘管作为一种典型的气-水热交换器,在涉及工质热交换的热工领域内被广泛使用。以暖通空调领域为例,换热盘管被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而大量使用。一般条件下,换热盘管的尺寸大都在50cm(长)×50cm(宽)以内。然而,在某些换热需求量较大的场合,由于热负荷或冷负荷较大,则需要尺寸相对较大的换热盘管以满足需求,此时换热盘管面积可达100cm(长)×100cm(宽)以上。以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使用的风机盘管为例,为保证换热量,需要在四面均布置换热面积较大的上下两个盘管(单个盘管迎风面均大于100cm(长)×100cm(宽)),而其风机布置在四面盘管的上方。因为换热盘管面积较大,配备的风机由于位置或风口大小的限制,无法保障在整个换热面积上气流均能按照设计迎面风速通过。由于换热盘管选型计算时是根据迎面风速来设计计算换热量的,由此造成远离风机位置的换热盘管部分区域换热能力下降。为保证在此类情况下能够满足换热需求,只能在设计过程中放大换热面积以克服风速减小带来的换热量衰减,由此造成换热盘管尺寸增大,造成加工、测试以及现场施工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迎风面竖直高度较大的大型风机盘管上、下盘管进风量不均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换热盘管的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上盘管外侧的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上设有翼型导流叶片组,翼型导流叶片组由沿上盘管高度方向竖直排列的多片迎风角度可调的翼型导流叶片组成,翼型导流叶片组的前缘对着上盘管的来流方向。

优选地,每组所述翼型导流叶片组的所有所述翼型导流叶片等间距安装。

优选地,每片所述翼型导流叶片采用茹科夫斯基翼型。

优选地,每片所述翼型导流叶片的前缘与水平来流方向所形成的夹角α可在0度~60度范围内单独调整。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翼型导流叶片数量相等的安装支杆,每根安装支杆自每片所述翼型导流叶片的重心位置穿过,安装支杆的左右两端露于所述翼型导流叶片外,在安装支杆的左右两端上分别穿设有一个轴承座,所有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框架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在上盘管处安装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而下盘管处不安装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通过导流板调节流动阻力,人为缩小了上、下盘管的迎风流量差距,从而实现了换热盘管的均流目的。经实测验证表明,采用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后,上、下盘管的流量比可提升至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茹科夫斯基翼型的翼型导流叶片的侧视图;

图4为茹科夫斯基翼型的翼型导流叶片的正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风机盘管示意图;

图6为机组上盘管与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结合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包括翼型导流叶片组1、安装支杆4、轴承座3和框架结构2。

在框架结构2内设有翼型导流叶片组1,整个翼型导流叶片组1的前缘对着盘管的来流方向,翼型导流叶片组1包括若干可调节迎风角度的翼型导流叶片。翼型导流叶片沿上盘管的高度方向竖直排列,且等间距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每组翼型导流叶片组1的翼型导流叶片的个数为10片。

每片翼型导流叶片的前缘与水平来流方向所形成的夹角α可在0度~60度范围内单独调整。为了实现角度调节,每片翼型导流叶片其重心位置处打孔,安装支杆4自孔内穿过,两端露于翼型导流叶片外。在安装支杆4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轴承座3,轴承座3通过螺孔位置安装固定在框架结构2上,由此形成一体结构。当翼型导流叶片前缘与水平方向所形成的夹角α调整至一角度后,通过轴承座3上的紧固螺栓锁死角度,从而实现翼型导流叶片的角度调节。

结合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翼型导流叶片采用茹科夫斯基翼型,本实施例中翼型的弦长a、厚度b和挠度c分别是200mm、20mm和5mm。

对于如图5所示的结构而言,其包括一个风机7,风机7竖直摆放于上方,下方由四组盘管围成方框形结构的四面进风形式的风机盘管5。风机盘管5的每组盘管包含上盘管和下盘管两部分,上、下盘管的换热面积相同,其竖直方向的长度为1.216m,水平方向的长度为1.000m。由于风机盘管5面积较大,且风机4安置于上方,由此导致在机器运行时,上盘管的来流迎面风速明显大于下盘管迎面风速,造成下盘管换热效果低于设计值。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结合图6,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6固定在上盘管的外侧。风机盘管5运行时,迎风气流在上盘管处首先流经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6。由于翼型导流叶片的引导,气流并非垂直进入上盘管,而是与上盘管的迎风面形成一定的夹角流入,从而降低了垂直流向迎风面的水平风速。因此,与不安装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6的情况相比,由于翼型导流板的存在,增大了上盘管处的流动阻力,使得上盘管迎风流量有所下降。在上盘管处安装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6,而下盘管处不安装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6,通过导流板调节流动阻力,人为缩小了上、下盘管的迎风流量差距,从而实现了换热盘管的均流目的。经本例实测验证表明,采用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后,上、下盘管的流量比可提升至90%以上。

在本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6具体使用时,还可根据所安装换热盘管面积大小不同、设计来流风速不同,合理选择每片翼型叶片的迎风角度,从而在不同条件下均获得最佳均流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