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1170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电磁炉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炉,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炉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烹饪器具,其中,电磁炉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常用的散热方式有风冷散热和,风冷散热往往采用风扇进行散热,然而采用风扇散热时需要在电磁炉上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这样水或杂物易从进出风口进入电磁炉内,因此,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目前,采用的电磁炉主要结构包括:底壳以及盖设在底壳上的面板,底壳和面板围成的腔体内设有水箱、线圈盘和控制单元等器件,水箱内储存冷却液,水箱中的冷却液用于对底壳内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达到对电磁炉散热的效果,其中,底壳内的发热元器件中主要的发热元器件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简称:igbt),水箱中的冷却液通过吸收igbt产生的热量对igbt进行散热。

然而,当电磁炉长时间运行时,冷却液随着吸收热能的增加其温度随之上升,吸热能力将减弱,直至达到冷却液吸热能力达到饱和状态,而此时电磁炉中的igbt等元器件由于热量聚集而出现温度过高,而高温对元器件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大大影响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炉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确保了电磁炉内元器件的安全使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炉的控制方法,所述电磁炉内设有控制单元、水箱和带有感温件的发热元件,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感温件获取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获得所述水箱内冷却液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冷却液的温度控制所述电磁炉的加热模式,所述电磁炉的加热模式包括持续加热、间隔加热和停止加热。

通过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获得所述水箱内冷却液的温度,根据所述冷却液的温度控制所述电磁炉的加热模式,这样对发热元件起到了保护作用,从而避免了冷却液吸热达到饱和无法对发热元件散热而导致发热元件温度过高以使发热元件损坏或使用寿命受影响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感温件获取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之前,还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计算出对应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建立以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和所述冷却液的温度为坐标的温升曲线。

通过预先建立温升曲线,这样控制单元获得发热元件的温度时,根据温升曲线快速地获得冷却液的温度,这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水箱上安装温度传感器来获得冷却液的温度时需在水箱上开设通孔而易造成水箱漏液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获得所述水箱内冷却液的温度,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升曲线获得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所对应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冷却液的温度控制所述电磁炉的工作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判断所述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小于所述冷却液的饱和温度;

若所述冷却液的温度小于所述饱和温度,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磁炉的加热模式为持续加热;

若所述冷却液的温度不小于所述饱和温度,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磁炉的加热模式为间隔加热或停止加热。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感温件获取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之后,还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判断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

若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磁炉的加热模式为间隔加热模式。

可选的,还包括:

若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则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升曲线获取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对应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

可选的,所述预设温度介于80~100℃。

可选的,所述冷却液的饱和温度为80℃。

本发明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炉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炉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温升曲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炉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炉的控制方法的再一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水箱-10;冷却液-11;发热元件-20;感温件-21;散热片-30。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炉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炉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温升曲线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电磁炉内设有控制单元、水箱10和带有感温件21的发热元件20,其中水箱10内存储有冷却液11,发热元件20具体为igbt,安装时,发热元件20位于水箱10上,且发热元件20之上可以覆盖散热片3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控制单元通过感温件获取发热元件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发热元件自身的温度通过自带的感温件进行检测,控制单元与感温件相连,控制单元通过感温件获得发热元件的温度,其中,感温件具体为感温电阻,感温电阻检测发热元件(igbt)的温度,其中,感温件还可以为其他的具有检温功能的元器件。

步骤102、控制单元根据发热元件的温度获得水箱内冷却液的温度;

其中,本实施例中,由于整机中igbt为最大的发热元件,整机温升上升储存的能量具体为igbt温升上升存储的能量,整机吸收热能最大的物质为冷却液,igbt瞬时产生的热能最先反映在其自身本体温升的上升而后再通过水箱壁传递给冷却液,而冷却液吸收的热能直接反映在其温升的上升,因此,控制单元获得到发热元件的温度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冷却液吸收的热能以及整机温升上升储存的能量与整机产生的热能是一致的,其中,整机产生的热能可以根据igbt运行时间和功率大小计算获得,整机温升上升储存的能量根据获得到的发热元件(igbt)的温度与能量之间的计算公式(例如w=cm(t-to),c:物体比热,m:物体质量,t:物体初温度,to:物体末温度)获得,然后根据能量守恒,获得冷却液吸收的热能,最终换算得到冷却液的温度,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其他方式获得冷却液的温度,例如可以预先通过温度传感器分别获得发热元件的温度和冷却液的温度,根据发热元件的温度和冷却液的温度建立匹配表或匹配曲线,并将匹配表或匹配曲线预存储在控制单元中,当控制单元获到发热元件的温度时,根据匹配表或匹配曲线进行匹配,最终获得对应的冷却液的温度。

步骤103、控制单元根据冷却液的温度控制电磁炉的加热模式,电磁炉的加热模式包括持续加热、间隔加热和停止加热。

其中,本实施例中,当控制单元获得冷却液的温度时,便可以判断出冷却液的吸热能力,这样便可以对电磁炉的加热模块进行控制,例如冷却液温度较低时,可以控制电磁炉持续进行加热,或者冷却液温度偏高时,控制电磁炉间隔加热,或者冷却液温度较高时,可以直接控制电磁炉停止加热,这样对发热元件起到了保护作用,从而避免了由于冷却液吸热达到饱和无法对发热元件散热而导致发热元件温度过高以使发热元件损坏或使用寿命受影响的问题。其中,本实施例中,冷却液温度不超过80℃时都具有良好的吸热能力,因此,控制单元根据冷却液的温度控制电磁炉的加热模式时,具体通过判断冷却液的温度是否超过80℃来控制电磁炉的加热膜式。

其中,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根据发热元件获取冷却液的温度时,具体为,在上述步骤101之前,还包括:控制单元根据发热元件的温度计算出对应的冷却液的温度,具体的,根据能量守恒,控制单元预先根据发热元件不同的温度计算获得对应的冷却液的温度,然后,控制单元建立以发热元件的温度和冷却液的温度为坐标的温升曲线,如图4所示,由于发热元件为igbt,所以温升曲线中,igbt温度为横坐标,冷却液温度为纵坐标,其中本实施例中,由于根据能量守恒计算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更加准确地获得发热元件的温度所对应的冷却液的温度,还可以预先通过试验分别获得发热元件的温度和冷却液的温度,然后根据发热元件的温度和冷却液的温度为横纵坐标建立坐标轴,确定出发热元件的温度和冷却液的温度所对应的温升曲线,这样在上述步骤102中,根据发热元件的温度获得冷却液的温度时,具体的,根据温升曲线获得发热元件温度所对应的冷却液的温度。

其中,本实施例中,当电磁炉的机型不同时,冷却液温度与igbt温度之间的温升曲线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当igbt的温度到达80~100℃的范围时,冷却液的温度在40~80℃之间,所以,对于不同机型的电磁炉中,控制单元中存储的温升曲线是不同的。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炉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其中,在上述步骤103中,控制单元根据冷却液的温度控制电磁炉的加热模式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31、控制单元判断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小于冷却液的饱和温度;若是,则执行步骤1032,若否,则执行步骤1033。

其中,本实施例中,冷却液的饱和温度具体为80℃,因此,控制单元获得冷却液的温度时,判断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小于80℃。

步骤1032、若冷却液的温度小于饱和温度,则控制单元控制电磁炉的加热模式为持续加热;

本实施例中,冷却液的温度小于饱和温度时,即冷却液可以继续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所以,控制单元控制电磁炉持续加热。

步骤1033、若冷却液的温度不小于饱和温度,则控制单元控制电磁炉的加热模式为间隔加热或停止加热。

本实施例中,冷却液的温度不小于饱和温度时,即冷却液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饱和温度,此时,冷却液吸热减弱或无法吸热,若此时电磁炉继续工作,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由于无法散发出去往往会造成发热元件温度过高,所以,此时,控制单元控制电磁炉间隔加热或停止加热,这样对发热元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了发热元件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炉的控制方法的再一流程示意图,其中,由于电磁炉长时间运行时,发热元件的温度上升较高,为了避免发热元件温度造呈损坏,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101之后,还包括:

步骤101a、控制单元判断发热元件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若是,则执行步骤101b,若否,则执行步骤102a。

其中,本实施例中,预设温度介于80~100℃,例如可以选取预设温度为90℃,这样,控制单元控制发热元件的温度是否大于90℃。

步骤101b、若发热元件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则控制单元控制电磁炉的加热模式为间隔加热模式。

其中,当发热元件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即发热元件处于高温运行状态,为了避免高温运行对发热元件造成损坏,控制单元控制电磁炉的加热模式为间隔加热模式,避免了发热元件处于高温运行状态,这样对发热元件起到保护作用。

步骤102a、若发热元件的温度不大于预设温度,则控制单元根据温升曲线获取发热元件的温度对应的冷却液的温度。

其中,若发热元件的温度不大于预设温度时,即发热元件的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此时,控制单元根据温升曲线获得冷却液的温度,然后执行上述步骤10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