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外加热模式的高效循环式物料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758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基于内外加热模式的高效循环式物料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加热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内外加热模式的高效循环式物料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物料的加热,在食品、化工等领域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工序,加热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品的质量。热风加热是加热装置一个重要的方式,由于其经济性而受到使用者的青睐。但是现有的热风加热装置往往加热方式比较单一,加热的效果较差,这限制了该类型加热装置的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内外加热模式的高效循环式物料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内外加热模式的高效循环式物料加热装置,包括内筒、外筒、热风循环风机和电加热器,内筒上部及外筒均为圆筒状筒体,内筒和外筒之间构成环形换热空间,内筒的内部设置有空心圆柱形的热风喷筒,热风喷筒上开有多个热风喷口,且热风喷筒上盘旋地焊接有螺旋输料体,热风喷筒顶部通过管道与热风循环风机的出口连通;位于螺旋输料体起点正上方的内筒上连通有入料斗,内筒的顶部还连通有与电加热器的入风口连通的第一回风管,电加热器的出风口与热风循环风机的入口通过管道连通,热风循环风机的出口有一路连通至环形换热空间的右侧底部,环形换热空间的左侧顶部通过第二回风管连通至电加热器的入风口。

优选地,内筒和外筒均由铝合金制成,且外筒的外表面敷设有保温层。

优选地,所述螺旋输料体由铜铝合金制成,且螺旋输料体的外边缘与内筒的内壁接触并焊接。

优选地,内筒的下部为锥筒状体,且所述锥筒状体的底端具有落料口。

优选地,所述落料口与其下方的储料室连通。

优选地,所述热风循环风机出口至热风喷筒顶部和环形换热空间左侧顶部的管道上均设置有电动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热风循环风机由电机驱动旋转。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器为功率大于10KW的风道式电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对物料进行内外结合的热风加热方式,加热效果好,通过螺旋输料体的设置延长了物料的加热过程,且加热均匀,加热后带有剩余热量的冷风进入电加热器进行循环回用,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筒和外筒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见如图1-2所示的基于内外加热模式的高效循环式物料加热装置,包括内筒1、外筒2、热风循环风机3和电加热器4,内筒1上部及外筒2均为圆筒状筒体,内筒1和外筒2之间围成环形换热空间11,内筒1的内部设置有空心圆柱形的热风喷筒5,热风喷筒5上开有多个热风喷口6,且热风喷筒5上盘旋地焊接有螺旋输料体7,热风喷筒5顶部通过喷筒供风管8与热风循环风机3的出口连通;位于螺旋输料体7起点正上方的内筒1上连通有入料斗9,内筒1的顶部还连通有与电加热器4的入风口连通的第一回风管10,电加热器4的出风口与热风循环风机3的入口通过管道连通,热风循环风机3的出口有一路连通至环形换热空间11的右侧底部,环形换热空间11的左侧顶部通过第二回风管12连通至电加热器4的入风口。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内筒1和外筒2均由导热良好的铝合金制成,且外筒2的外表面敷设有保温层(图中未示出)。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螺旋输料体7由铜铝合金制成,且螺旋输料体7的外边缘与内筒1的内壁接触并焊接(预留有适当的通风间隙)。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内筒1的下部为锥筒状体13,且所述锥筒状体13的底端具有落料口14。所述热风喷筒5竖直布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落料口14与其下方的储料室15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热风循环风机3出口至热风喷筒5顶部和环形换热空间11左侧顶部的管道上均设置有电动调节阀16。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热风循环风机3由电机17驱动旋转。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加热器4为功率大于10KW的风道式电加热器(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待加热的物料从入料斗9进入并落到螺旋输料体7的起点,随后物料沿着螺旋输料体7缓慢滑落,并最终由螺旋输料体7的终点掉落,通过落料口14后落入储料室15内,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从热风喷口6喷出的热风对螺旋输料体7上的物料进行由内向外的加热,而另一方面环形换热空间11中的热风通过铝合金制成的内筒1传热,对位于螺旋输料体7边缘的物料进行加热,实现内外结合的加热模式。内筒1中加热后的冷风以及环形换热空间11中加热后的冷风分别由第一回风管10和第二回风管12吸回电加热器4的入风口进行循环加热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加热的物料类型,来适当选择螺旋输料体(7)的螺旋倾斜度以及螺旋体的层数,以保证物料能可靠滑落且在内筒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例如根据发明人研究,对于当量直径小于7mm、质量流量不大于20kg/min的食品颗粒,适宜采用螺旋倾斜度为29°~35°的4~6层螺旋输料体,热风温度可以根据环境温度以及物料的初始温度来选择。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