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程度可控的固体物料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117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燥程度可控的固体物料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成中固体物料干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很多产品对物料的水分要求较为严格,一些含水量较大的材料就需要干燥处理,干燥后的固体物料内水分含量对后续产品有直接影响。传统的干燥工艺中,对物料干燥程度的把握主要凭工人手触来判断,进而通过控制输送速度及气流温度来调节干燥程度。这种操作要求工人要有较丰富的经验,而且人工感知得到的结果不准确,极易造成物料中水分的高低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干燥程度可控的固体物料干燥装置,能够快速感知经过干燥后的物料的含水量,使得操作人员及时的得到相关信息,进而迅速对干燥程度进行把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干燥程度可控的固体物料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塔、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搅拌端伸入干燥塔内部,所述干燥塔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气口、出气口,下部设有出料口,内部设有加热器,所述搅拌机构、进气口、出气口、出料口、加热器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红外水分测试仪,所述红外水分测试仪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所述红外水分测试仪包括仪表、红外探头,所述出料口侧壁处设有可容纳所述红外探头的探测通道,所述探测通道上部设有遮挡凸起,可防止物料在出料过程中进入探测通道。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杆,所述搅拌电机设于所述干燥塔上部,与所述搅拌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四周设有若干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大小随着干燥塔从上至下的内径的变化而逐渐变小,所述搅拌杆下端靠近所述干燥塔的底部;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所述搅拌杆、搅拌叶片的外部设有保护涂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干燥塔上部为圆筒状,下部为圆锥形,包括外壳、内隔层,所述外壳和内隔层之间形成一夹层;所述内隔层的内壁上设有保护涂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处均设有气泵。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口设有一个及以上,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干燥塔的下端,所述出料口下部设有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的出料阀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为盘管式加热器,其加热管道呈螺旋状的分布于所述外壳和内隔层形成的夹层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出料口处安装红外水分检测仪,能够快速感知经过干燥后的物料的含水量,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和反馈,使得操作人员及时的得到相关信息,进而迅速对干燥程度进行把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出料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干燥塔;2、搅拌机构;21、搅拌电机;22、搅拌杆;23、搅拌叶片;3、进料口;4、进气口;5、出气口;6、出料口;7、加热器;8、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红外水分测试仪;91、仪表;92、红外探头;10、气泵;11、外壳;12、内隔层;13、出料阀门;14、探测通道;15、遮挡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燥程度可控的固体物料干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干燥塔1、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的搅拌端伸入干燥塔1内部,干燥塔1上部设有用于填装待干燥物料的进料口3、用于进入热空气的进气口4、用于排出水蒸气以及其他废气的出气口5,进气口4与出气口5处均设有气泵10,用于高效的进气以及排气,防止干燥塔内部气压不稳,对干燥设备造成损害。干燥塔1下部设有用于排出干燥好物料的出料口6。在干燥塔1内部还设有加热器7,用于使物料能够均匀受热,加快干燥速率。出料口6处设有红外水分测试仪9,用于检测经过干燥的物料的水分,以便控制干燥程度。搅拌机构2、进气口4、出气口5、出料口6、加热器7、红外水分测试仪9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8连接,可通过自动化的控制达到对各项工艺参数的精准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

其中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21、搅拌杆22。搅拌电机21设于干燥塔1上部,与搅拌杆22的上端连接,用于带动搅拌杆22转动,搅拌电机21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8连接,可达到通过程序控制达到控制搅拌速率,进而影响干燥程度的效果。搅拌杆22的四周设有螺旋状的搅拌叶片23,搅拌叶片23的大小随着干燥塔1从上至下的内径的变化而逐渐变小,可以在干燥塔1内部的各个部位充分的对物料进行搅拌,保证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受热均匀、不结块。搅拌杆22下端靠近干燥塔1的底部,保证底部物料也能被翻搅,在出料时防止物料结块,不堵塞出料口6。搅拌电机21设于顶部,搅拌杆22、搅拌叶片23的外部设有保护涂层,防止物料对搅拌机构2产生腐蚀,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零部件更换频率,节省生产成本。

干燥塔1上部为圆筒状,下部为圆锥形,干燥好的物料不容易在干燥塔内部的边角缝隙处存留,更有利于物料的排出。干燥塔1包括外壳11、内隔层12,外壳11和内隔层1)之间形成一夹层,夹层内设有加热器7,优选的,采用盘管式加热器,其加热管道呈螺旋状的分布于夹层内,与外部电源连接,经过加热后的气体或液体能够均匀散布于干燥塔1内部,使物料受热均匀,提高干燥效率。内隔层12的内壁上设有保护涂层,防止物料对干燥塔1产生腐蚀,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零部件更换频率,节省生产成本。

出料口6设有一个,位于干燥塔1的正下方,更加有利于无残留的排出物料。出料口6下部设有出料阀门10可以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8控制出料阀门10的开口大小,进而达到控制出料速率的效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红外水分测试仪9包括仪表91、与仪表91固接的红外探头92,仪表91用于显示水分相关的数据,红外探头92用于无接触的对干燥物料进行辐照检测,得到与物料水分相关的第一阶段的数据。出料口侧壁处设有可容纳所述红外探头92的探测通道14,用于为红外探头92与物料之间提供一定间隔,使得探头能够有效地进行辐照探测,而且由于物料在干燥塔内部干燥程度均匀,浅层辐照也能得到准确的数据。探测通道14上部设有能覆盖探测通道14上部边缘的遮挡凸起15,可防止物料在出料过程中进入探测通道14,影响红外探头92的检测。

遮挡凸起15的横截面为楔形,遮挡凸起15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20°-40°,有利于物料滑落,且难以进入到探测通道14中。

遮挡凸起15的远离探测通道14的一端边缘还设有挡板,挡板的板面平行于出料口的中轴,能进一步防止粉尘进入探测通道14。

使用过程:

将物料从进料口3处引入干燥塔1内部,达到一定量后,通过进气口4引入热空气,先对上部的物料进行干燥,同时开启加热器7,对下部的物料进行干燥。随后开启搅拌电机2,搅拌叶片23在搅拌杆22的带动下转动,对物料进行翻搅,使物料受热均匀。与此同时,通过出气口5排出加热干燥产生的水蒸气以及其他废气,保持干燥塔1内部气压稳定。干燥到一定程度后,开启出料阀门13,物料经过出料口6排出,与此同时,红外水分测试仪9开始对无聊的水分进行检测。

以生产羟丙甲基纤维素为例,要求物料水分控制在3%-6%之间才为合格。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8内设定水分临界值为5%,如果物料水分高于5%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8控制进气口4增加进气速率,加热器7提高加热功率,出料阀门13开口减小,降低出料速率,能使物料在干燥塔1内得到更充分的干燥;如果物料水分低于5%,可编程逻辑控制器8控制进气口4降低进气速率,加热器7降低加热功率,出料阀门13开口增加,增大出料速率,能使物料在干燥塔1内停留时间更短,不会受到过度加热。

通过在出料口处安装红外水分检测仪,能够快速感知经过干燥后的物料的含水量,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和反馈,使得操作人员及时的得到相关信息,进而迅速对干燥程度进行把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品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