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疏水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4962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船用疏水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机构领域,具体涉及船用疏水冷却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单弓形折流板作支撑结构,壳程流体易产生流动死区,传热面积无法被充分利用,因而壳程传热系数低、易结垢、流动阻力大、效率低、体积大等缺点;并且当流体横向流过管束时,还可能使管子产生诱导振动,破坏管子及其与管板连接的可靠性。

由于本设备流量小,温降大,如采用传统折流板换热器设计,则存在设备流速过低,需增加折流板数量来提高流速,流动阻力很大,且由于换热系数低,设备体积偏大,壳程流体易产生流动死区,传热面积无法被充分利用。当流体横向流过管束时,还可能使管子产生诱导振动,破坏管子及其与管板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某种或某些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船用疏水冷却器,传热效率高、流动死区少、抗振性能好、稳定性高。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船用疏水冷却器,包括壳体、设在壳体一端的管板、设在管板一侧的水室,所述水室上设有一出水口和一进水口,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疏水出口和一疏水进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一安装在管板上的芯体,所述芯体包括换热管、设在换热管上的至少一块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换热管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三页孔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上设有一防冲板,所述防冲板设在折流板与管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折流板至少为两块,所述换热管上位于两块折流板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拉杆。

作为优选,所述疏水出口和疏水进口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侧,流体在所述壳体内呈纵向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设有支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船用疏水冷却器,在流体流经折流板处时,一方面由于流道变小,流体流速变大,形成射流,增大局部湍流,冲刷管壁,减薄流动边界层;由于折流板阻挡,在折流板前面流体由壳体中心向管壁流动,折流板尾部流体由管壁向壳体中心流动,产生二次流,强化了流体传热;流体在其壳程呈纵向流动,减小换热器整体压力降;由于流通面积较小,在流量较小的工况下也能产生射流,在提高传热性能的同时,还能对换热管进行冲刷,起到自清洁作用,从而消除了换热管的结垢和垢下腐蚀,折流板采用三页孔板结构,三页孔板既能支撑管子,又是强化传热板,流体程纵向流动,强化传热、减小流动死区,具有传热效率高、流动死区少、抗振性能好等优点,传热面积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芯体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流板的主视图;

图中:壳体1、芯体2、支座3、管板4、疏水进口5、疏水出口6、水室7、出水口8、进水口9、折流板10、拉杆11、换热管12、防冲板13、连接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船用疏水冷却器,包括壳体1、设在壳体1一端的管板4、设在管板4一侧的水室7,所述水室7上设有一出水口8和一进水口9,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疏水出口6和一疏水进口5,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安装在管板4上的芯体2,所述芯体2包括换热管12、设在换热管12上的至少一块折流板10,所述折流板10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换热管12的连接孔14,所述连接孔14为三页孔结构;所述换热管12上设有一防冲板13,所述防冲板13设在折流板10与管板4之间;所述折流板10至少为两块,所述换热管12上位于两块折流板10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拉杆11;所述疏水出口6和疏水进口5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流体在所述壳体1内呈纵向流动;所述壳体1上设有支座3。

实际工作时,海水从进水口9进入水室7后再通过芯体2上的换热管12进行处理,同时,疏水从疏水进口5流入经芯体2处理后从疏水出口6流出,在流体流经折流板10处时,一方面由于流道变小,流体流速变大,形成射流,增大局部湍流,冲刷管壁,减薄流动边界层;由于折流板10阻挡,在折流板10前面流体由壳体1中心向管壁流动,折流板10尾部流体由管壁向壳体1中心流动,产生二次流,强化了流体传热;流体在其壳程呈纵向流动,减小换热器12整体压力降;由于流通面积较小,在流量较小的工况下也能产生射流,在提高传热性能的同时,还能对换热管12进行冲刷,起到自清洁作用,从而消除了换热管12的结垢和垢下腐蚀,折流板10采用三页孔板结构,三页孔板既能支撑管子,又是强化传热板,所述换热管12上设有一防冲板13,所述防冲板13设在折流板10与管板4之间,且所述防冲板13与疏水进口5相对应设置,疏水从疏水进口5进入后,通过防冲板13的阻挡,能够有效的避免疏水直接对换热管12进行冲击,从而提高换热管12的使用寿命。所述换热管12上位于两块折流板10之间至少设有一根拉杆11,一般采用3、4或6根,能够对两块折流板10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加强折流板10的稳定性,使折流板10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不会出现位移或者变形的现象;所述疏水出口6和疏水进口5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流体在所述壳体1内呈纵向流动;流体呈纵向流动,强化传热、减小流动死区,所述壳体1上还可设置支座3,通过支座3能够对壳体1进行方便牢固的固定,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具有传热效率高、流动死区少、抗振性能好等优点,传热面积利用率高。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