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污水输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419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污水输送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污水输送管。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

生活污水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污水,我们生活中洗菜、洗澡以及冲厕所都会产生污水,而像洗澡水等都会残存大量的热量,污水中残存热量不仅造成能源浪费,且使得水中的细菌比较活跃,使得细菌较为容易繁殖。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污水输送管,解决了生活污水残存热量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污水输送管,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污水进水通道,所述盒体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污水出水通道,所述污水进水通道和污水出水通道的一端通过换热器相连通,所述盒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水进水通道,所述盒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水出水通道,所述盒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层。

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污水进水通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与第一弯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头的另一端与第二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弯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头的另一端与第三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体的另一端与第三弯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头的另一端与第四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体的另一端与第四弯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弯头的另一端与第五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体的另一端与污水出水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的管口直径为2±0.1厘米,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的长度均为10厘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鳞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鳞片的厚度为0.3-0.5毫米,且每12个散热鳞片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分别设置在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相互之间的间距为0.2-0.4厘米。

优选的,所述污水进水通道和污水出水通道分别位于盒体两侧面前侧和后侧,所述清水进水通道和清水出水通道分别位于盒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前侧和后侧,且污水进水通道和清水出水通道位于同一侧,污水出水通道与清水进水通道位于同一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污水输送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污水进水通道、污水出水通道、换热器、第一管体、第一弯头、第二管体、第二弯头、第三管体、第三弯头、第四管体、第四弯头、第五管体、散热鳞片、清水进水通道和清水出水通道,达到了污水从污水进水通道进入换热器后从污水出水通道流出,清水从清水进水通道流入进入盒体,从清水出水通道流出,从而含有热量的污水和温度较低的清水产生对流,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传递,从而实现污水热量回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污水进水通道、3污水出水通道、4换热器、41第一管体、42第一弯头、43第二管体、44第二弯头、45第三管体、46第三弯头、47第四管体、48第四弯头、49第五管体、410散热鳞片、5清水进水通道、6清水出水通道、7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污水输送管,包括盒体1,盒体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污水进水通道2,盒体1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污水出水通道3,污水进水通道2和污水出水通道3的一端通过换热器4相连通,盒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水进水通道5,盒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水出水通道6,污水进水通道2和污水出水通道3分别位于盒体1两侧面前侧和后侧,清水进水通道5和清水出水通道6分别位于盒体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前侧和后侧,且污水进水通道2和清水出水通道6位于同一侧,污水出水通道3与清水进水通道5位于同一侧,盒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层7。

换热器4包括第一管体41,第一管体41的一端与污水进水通道2固定连接,第一管体41的另一端与第一弯头4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弯头42的另一端与第二管体4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管体43的另一端与第二弯头4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弯头44的另一端与第三管体4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管体45的另一端与第三弯头4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弯头46的另一端与第四管体4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四管体47的另一端与第四弯头4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四弯头48的另一端与第五管体4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管体41、第二管体43、第三管体45、第四管体47和第五管体49的管口直径为2±0.1厘米,第一管体41、第二管体43、第三管体45、第四管体47和第五管体49的长度均为10厘米,第一管体41、第二管体43、第三管体45、第四管体47和第五管体49相互之间的间距为0.2-0.4厘米,第一管体41、第二管体43、第三管体45、第四管体47和第五管体4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鳞片410,散热鳞片410的厚度为0.3-0.5毫米,且每12个散热鳞片410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分别设置在第一管体41、第二管体43、第三管体45、第四管体47和第五管体49的表面,第五管体49的另一端与污水出水通道3的一端固定连接。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污水进水通道2、污水出水通道3、换热器4、第一管体41、第一弯头42、第二管体43、第二弯头44、第三管体45、第三弯头46、第四管体47、第四弯头48、第五管体49、散热鳞片410、清水进水通道5和清水出水通道6,达到了污水从污水进水通道2进入换热器4后从污水出水通道3流出,清水从清水进水通道5流入进入盒体,从清水出水通道6流出,从而含有热量的污水和温度较低的清水产生对流,通过换热器4进行热传递,从而实现污水热量回收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