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余热回收系统的隔热砖烧制隧道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895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系统的隔热砖烧制隧道窑。



背景技术:

在隔热砖烧制领域,隧道窑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窑炉。隧道窑通常包括预热段、烧成段和冷却段,其是一种连续性窑炉,窑内热利用较好,然而在高温烧结后,需要将烧成后的隔热砖制品在冷却带中进行冷却,目前的隧道窑,大都仅使用冷风来降温,其一方面冷却效果较差,另一方面被加温后的冷风会带走大量余温,从而造成余热能源的浪费。

在节能减排成为焦点的今天,合理利用余热一方面能节约热能,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还可以将余热应用于其他方面,实现了能源的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隧道窑余热的二次利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系统的隔热砖烧制隧道窑,包括窑体、燃烧系统、排烟风机、冷却风机、余热回收系统以及PLC控制单元,所述窑体包括预热段、烧成段以及冷却段,所述预热段和冷却段分别设置在烧成段两侧,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燃气管道、助燃空气管道以及烧嘴,所述燃气管道和助燃空气管道设置在窑体上方,所述烧嘴通过支架设置在烧成段内部,所述燃气管道和助燃空气管道分别与烧嘴连接,所述排烟风机设置在预热段上,所述冷却风机设置在冷却段上,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风机、若干抽余热口以及余热管道,所述抽余热口交错设置在冷却段两侧,所述余热风机通过余热管道与各个抽余热口连接,所述PLC控制单元分别与燃烧系统、排烟风机、冷却风机以及余热回收系统通过电信号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窑体底部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窑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段上还设有急冷系统,所述急冷系统包括急冷风机、急冷风罩以及急冷风口,所述冷却段的顶部和两侧各设有一急冷风罩,所述急冷风口设置在急冷风罩上,所述急冷风机与急冷风口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气管道上还设有过滤器、调压阀以及电动蝶阀,所述调压阀和电动蝶阀分别与PLC控制单元通过电信号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余热管道上还设有温控阀,所述温控阀与PLC控制单元通过电信号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烧成段顶部间隔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单元通过电信号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烧成段侧面间隔设有若干观火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余热回收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冷却段内的对流换热后的热空气抽出并送往其他热工设备,从而实现余热的二次利用,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窑体;11-预热段;12-烧成段;13-冷却段;14-轨道;15-窑车;2-燃烧系统;21-燃气管道;22-助燃空气管道;23-烧嘴;24-过滤器;25-调压阀;26-电动蝶阀;3-排烟风机;4-冷却风机;5-余热回收系统;51-余热风机;52-抽余热口;53-余热管道;54-温控阀;6-PLC控制单元;7-急冷系统;71-急冷风机;72-急冷风罩;73-急冷风口;8-温度传感器;9-观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余热回收系统的隔热砖烧制隧道窑,包括窑体1、燃烧系统2、排烟风机3、冷却风机4、余热回收系统5以及PLC控制单元6。

窑体1包括预热段11、烧成段12以及冷却段13,预热段11和冷却段13分别设置在烧成段12两侧,窑体1底部设有轨道14,轨道14上设有窑车15。窑车15装载隔热砖坯体在窑体1内缓慢运行,依次通过预热段11、烧成段12以及冷却段13,完成整个烧制过程。

燃烧系统2包括燃气管道21、助燃空气管道22以及烧嘴23,燃气管道21和助燃空气管道22设置在窑体1上方,烧嘴23通过支架设置在烧成段12内部,燃气管道21和助燃空气管道22分别与烧嘴23连接。

燃气管道21上还设有过滤器24、调压阀25以及电动蝶阀26;过滤器24用于过滤燃气中的杂质和液滴,防止因燃气不够纯净而造成的火焰不稳定的现象;调压阀25用于调节燃气供给量,使烧嘴23保持合适的热负荷;电动蝶阀26用于控制燃气管道21的开启与关闭。

排烟风机3设置在预热段11上,排烟风机3启动后,一方面将预热段11内的烟气排出,另一方面使预热段11内部形成负压,从而使烧成段12内高温空气转移到预热段11内,对坯体进行烧制前的预热。

冷却风机4设置在冷却段13上,冷却风机4启动后,向烧成的产品吹冷风进行冷却。

余热回收系统5包括余热风机51、若干抽余热口52以及余热管道53,抽余热口52交错设置在冷却段13两侧,余热风机51通过余热管道53与各个抽余热口52连接,将冷却段13内冷却风机4吹入的冷风进行对流换热后的热空气抽出并送往其他热工设备(例如干燥窑),从而实现余热的二次利用,节约能源。

余热管道53上还设有温控阀54,以保证余热风机51的正常工作温度。

冷却段13上还设有急冷系统7,急冷系统7包括急冷风机71、急冷风罩72以及急冷风口73,冷却段13的顶部和两侧各设有一急冷风罩72,急冷风口73设置在急冷风罩72上,急冷风机71与急冷风口73连接。

通过急冷风机71从顶部和侧面向冷却段13内吹入冷风,不仅起到急冷作用,而且迫使烟气下流,减少冷却段13的断面温差,均匀冷却产品。此外,由于急冷风量较大,风速快,还形成一道阻挡气幕,能有效地防止烟气倒流进入冷却段13。

烧成段12顶部间隔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8,用于监控隔热砖烧制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烧成段12侧面间隔设有若干观火孔9,以观察烧嘴23的燃烧情况。

调压阀25、电动蝶阀26、排烟风机3、冷却风机4、余热风机51、温控阀54以及温度传感器8分别与PLC控制单元6通过电信号连接,上述各元器件的工作状态均由PLC控制单元6进行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