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叠式蓄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309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层叠式蓄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蓄能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层叠式蓄能装置。



背景技术:

蓄能装置,即蓄能器,是一种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成压缩能或者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的时候,又将压缩能或者位能转变成液压或者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给系统。当系统瞬间压力增大时,又可以吸收这部分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压力正常。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蓄能装置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而且初期的投入较大;一旦实施后,整体的结构无法进行改变,蓄能能力固定,在一些经常性能量大小变换不定的场合,会造成很大的能源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层叠式蓄能装置,结构简单,初期投入成本低,换热效率高,还可以随时改变整体装置的蓄能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层叠式蓄能装置,具有柱状保温桶,所述柱状保温桶内层叠式设置多层蓄能组件,所述多层蓄能组件之间连通,所述多层蓄能组件包括基板、钢丝网套和蓄能电池;所述基板均水平固定在柱状保温桶内,所述基板上端面上固定设置多个钢丝网套,所述多个钢丝网套内均垂直套设蓄能电池,所述柱状保温桶上部设置进液口,所述柱状保温桶下部设置出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蓄能电池包括金属外管、相变材料和密封盖,所述相变材料灌装于金属外管内部,所述金属外管一端通过密封盖连接;这样可以通过多个蓄能电池来实现能源的吸收与释放,实现其整体装置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与金属外管端部形成环状槽口,所述钢丝网套通过套设在环状槽口的方式垂直固定蓄能电池,这样可以方便蓄能电池的固定安装,提高整体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中部还设置芯棒,所述芯棒插设在金属外管中。这样可以增加整体相变材料的填充均匀性,提高整体装置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保温桶的内壁上设置保温层,这样可以减少在进行换热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初期投入成本低,换热效率高,还可以随时改变整体装置的蓄能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蓄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柱状保温桶,2、基板,3、钢丝网套,4、蓄能电池,5、进液口,6、出液口,7、环状槽口,8、保温层,4-1、金属外管,4-2、相变材料,4-3、密封盖,4-4、芯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的是一种层叠式蓄能装置,具有柱状保温桶1,柱状保温桶1内层叠式设置多层蓄能组件,多层蓄能组件之间连通,多层蓄能组件包括基板2、钢丝网套3和蓄能电池4;基板2均水平固定在柱状保温桶1内,基板2上端面上固定设置多个钢丝网套3,多个钢丝网套3内均垂直套设蓄能电池4,柱状保温桶1上部设置进液口5,柱状保温桶1下部设置出液口6。

其中,蓄能电池4包括金属外管4-1、相变材料4-2和密封盖4-3,相变材料4-2灌装于金属外管4-1内部,金属外管4-1一端通过密封盖4-3连接。密封盖4-3与金属外管4-1端部形成环状槽口7,钢丝网套3通过套设在环状槽口7的方式垂直固定蓄能电池4。密封盖4-3中部还设置芯棒4-4,芯棒4-4插设在金属外管4-1中。柱状保温桶1的内壁上设置保温层8。

在本申请中,基板2可以采取螺钉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柱状保温桶1内,可以随时实现多层蓄能组件的组装和拆卸,实现不同换热效率的需求。

在本申请中,基板2上端面上固定设置多个钢丝网套3。钢丝网套3一端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基板2上,这样可以方便钢丝网套3另一端固定蓄能电池4。

密封盖4-3中部还设置芯棒4-4,芯棒4-4插设在金属外管4-1中。芯棒4-4和密封盖4-3为一体结构,可以增强整体密封盖4-3的连接强度。

在本申请中,相变材料4-2可以是有机腊相变材料、脂肪酸等蓄冷或蓄热材料,温度可以是5-80度的有机相变材料,外部的介质可以是水。

在本申请中,蓄能电池4中采用金属外管4-1,可以为铝合金材料,增加相变材料与外部水介质的导热速率。

本申请相对于现有蓄能装置的优点如下:

1.通过将相变储能材料模块化,便于现场安装,以及各种大小的蓄能装置;

2.金属蓄能小模块可以有效的增加了换热速率,便于快速存取相变材料的热量;

3.结合水和相变材料的比例,可以有效降低蓄能装置的初投入,尤其按照重量比为水:相变材料=1:4~5,是较为有效的耦合方案,根据使用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比例,可以实现总体积相对较小,降低保温层用量从而实现低初投资和高热焓值的完美统一。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