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水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3057阅读:13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尤其是温泉水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温泉水的水温较高,高温温泉的水温大于75℃,高温温泉水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冷却到45℃以下才适合浸泡或淋浴用,由于温泉水中含有矿物质,而温泉的疗效主要由这些矿物质产生,如果将高温温泉水掺入自来水进行降温,会减低温泉水的疗效,将高温温泉水自然冷却,又浪费资源,因此会采用换热器对高温温泉水进行降温,将冷水温度提高,作其他用途。板翅式换热器换热效果好,但是成本贵,而且容易结垢,高温温泉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在高温状态下容易结垢,而且温泉水腐蚀性强,含有大量氯离子,普通的换热器使用寿命短,容易结垢。现有的温泉水换热装置仅采用水泵与换热器连接,无论是热水温度还是冷水的温度均不温度,后续使用热水和冷水时仍需要调节温度,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温泉水换热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温泉水换热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换热装置,所述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分别与换热装置连接;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盖板、换热箱和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安装在换热箱内,盖板安装在换热箱的顶部,所述换热板与盖板密封连接,换热板为W形,换热板将换热箱分割成三个热水通道和两个冷水通道,所述热水通道的两端均装有热水管,所述冷水通道的两端均装有冷水管,所述热水管和冷水管均固定在换热箱的两端;所述热水通道和冷水通道的两端均装有温度探头;所述进水装置包括热水变频水泵、热水流量计,所述热水变频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温泉连接,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换热箱一端的热水管连接,所述热水流量计安装在热水变频水泵的出水口处;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冷水变频水泵、冷水流量计,所述冷水变频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水连接,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换热箱另一端的冷水管连接,所述冷水流量计安装在冷水变频水泵的出水口处;所述冷水的流向与热水的流向相反。

优选的,换热板上均布有V形槽,所述V形槽依次连接,成锯齿形。

优选的,所述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内部均设有混水柱,所述混水柱的底部固定在换热箱或盖板上,混水柱的顶部压在换热板的V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换热板为0.5mm厚的316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换热装置的外侧面设有保温装置。

优选的,所述保温装置为聚氨酯发泡保温层。

通过采用耐腐蚀的316不锈钢提高使用寿命,采用薄板和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同时薄板加工方便。将层流变成紊流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泉水换热装置设计合理、换热充分、温度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温泉水换热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换热装置,所述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分别与换热装置连接;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盖板2、换热箱1和换热板3,所述换热板3安装在换热箱1内,盖板2安装在换热箱1的顶部,所述换热板3与盖板2密封连接,换热板3为W形,换热板3将换热箱1分割成三个热水通道8和两个冷水通道7,所述热水通道8的两端均装有热水管5,所述冷水通道7的两端均装有冷水管4,所述热水管5和冷水管4均固定在换热箱1的两端;所述热水通道8和冷水通道7的两端均装有温度探头;所述进水装置包括热水变频水泵、热水流量计,所述热水变频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温泉连接,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换热箱1一端的热水管5连接,所述热水流量计安装在热水变频水泵的出水口处;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冷水变频水泵、冷水流量计,所述冷水变频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水连接,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换热箱1另一端的冷水管4连接,所述冷水流量计安装在冷水变频水泵的出水口处;所述冷水的流向与热水的流向相反。

温度探头监控热水进入换热箱1时的温度以及离开换热箱1时的温度,温度探头还监控冷水进入换热箱1时的温度和离开换热箱1时的温度,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热水出水温度调节热水变频水泵的流量,热水流量计监测热水流量,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冷水出水温度调节冷水变频水泵的流量,冷水流量计监测冷水的流量,控制系统根据热水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冷水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以及热水流量计的流量和冷水流量计的流量采用PID控制技术控制热水变频水泵和冷水变频水泵的转速,从而控制流量,实现设定的热水出水温度和冷水出水温度,保持温度的恒定,充分利用高温温泉水的热量,实现节能环保。

当今的闭环自动控制技术都是基于反馈的概念以减少不确定性。反馈理论的要素包括三个部分:测量、比较和执行。测量关心的是被控变量的实际值,与期望值相比较,用这个偏差来纠正系统的响应,执行调节控制。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

冷水的流向与热水的流向相反,提高了热水与冷水的交换率,极大的提高了换热效果,有效减低热水温度提高冷水温度。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换热板3上均布有V形槽31,所述V形槽31依次连接,成锯齿形。

V形槽31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冷水通道7和热水通道8内部均设有混水柱6,所述混水柱6的底部固定在换热箱1或盖板2上,混水柱6的顶部压在换热板3的V形槽31内。

混水柱6对水流进行阻挡,在混水柱6后方形成紊流,多个混水柱6可以将层流的水全部变成紊流,提高换热效果。

混水柱6压在V形槽31内,提高换热板3的强度,防止换热板3变形。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换热板3为0.5mm厚的316不锈钢板。

采用0.5mm的薄板加工方便,同时换热效果好。

316不锈钢耐腐蚀性能好,能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不易结垢,结垢后除垢方便,由于316不锈钢耐烦性能好,可以反复多次用除垢剂除垢,对使用寿命影响小。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换热装置的外侧面设有保温装置。

所述保温装置为聚氨酯发泡保温层。

聚氨酯发泡保温层耐高温、保温效果好,能保持水温的稳定,有利于控制系统控制水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