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凝胶复合隔热毡生产用微波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7959阅读:1124来源:国知局
气凝胶复合隔热毡生产用微波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凝胶复合隔热垫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气凝胶复合隔热垫生产用微波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气凝胶复合隔热毡是将纳米多孔气凝胶材料和纤维毡结合在一起的柔性绝热毡,比如,陶瓷纤维毡。气凝胶材料是目前所有已知固体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材料,具有最好的保温效果。气凝胶复合隔热毡在具备优良保温性能的同时,还拥有阻燃防火、疏水、环保等优异性能。可用于各类工业管道、罐体、建筑材料等的保温隔热。

现有的气凝胶复合隔热毡通常采用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纤维隔热毡按照需要尺寸进行裁切,然后将裁切后隔热毡与包含气凝胶的多种材料混合,并加入溶剂进行搅拌,待气凝胶材料粘附在纤维隔热毡上后,倒入模具中成型烘干,制得气凝胶复合隔热毡。比如,专利申请号为:201510719566.4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隔热垫及其制备方法。

上述制备方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该制备方法比较适用于小块气凝胶复合隔热毡或气凝胶复合隔热垫的生产制备,用于生产大块的气凝胶复合隔热毡或气凝胶复合隔热垫,搅拌装置及模具体积要做的非常大,导致生产设备成本大幅度提高。

2、该制备方法的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溶剂未实现回收再利用。

3、由该制备方法制备的气凝胶复合隔热毡或气凝胶复合隔热垫的气凝胶分布均匀性差,导致气凝胶复合隔热毡或气凝胶复合隔热垫在保温、防火等方面的性能不稳定,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针对现有气凝胶复合隔热毡的制备方法的不足,预构思一套新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的设计思路为:先用反应釜制备能与纤维毡结合的含气凝胶的混合液;然后成卷的原料纤维毡通过浸涂方式与含气凝胶的混合液进行结合;然后将浸涂后的纤维毡进行快速烘干,且在干燥的过程中,对溶剂(主要是乙醇)进行回收,最后进行收卷,可在收卷前进行切宽处理。实施该生产工艺的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包括:反应釜、浸泡涂覆装置、干燥装置、溶剂回收装置及收卷装置几个部分。其中干燥装置是气凝胶复合隔热毡生产的一个重要工艺步骤,其烘干速度对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烘干,具有较高的烘干效率、且能达到较好的烘干效果的气凝胶复合隔热毡生产用微波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气凝胶复合隔热毡生产用微波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固定支撑在机架上方的烘干箱,烘干箱由金属材料制成;

在烘干箱内部安装有金属隔板,金属隔板将烘干箱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独立腔,上部独立腔为电器件安装腔,其内安装有电控件及多组均匀分布的微波发生器,下部独立腔为烘干作业腔,其内安装有用于支撑和输送纤维毡的皮带输送机构;在金属隔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在每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微波可穿透的护罩,护罩的形状为外凸球面罩;

在烘干箱体的两端与烘干作业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进料口和出料口位置各安装有进料开关门和出料开关门;

在烘干箱体的顶板及金属隔板上穿装有与外部排湿系统连接的排湿管路和与外部负压泵连接的负压抽吸管路,排湿管路的内端及负压抽吸管路的内端均伸入到烘干作业腔内,排湿管路上安装有开关阀;

在烘干箱体的顶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进风口与排风口通过设置在烘干箱体外的循环风机及送风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进料开关门的下端部和出料开关门的下端部分别与进料口的下部和出料口的下部铰连接,在进料开关门与机架之间及出料开关门与机架之间各连接有一驱动气缸。

进一步的:护罩由有机玻璃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靠近进料口的一端,所述排风口设置在靠近出料口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微波烘干装置在烘干箱内的电器件安装腔内均匀布置多组微波装置,微波装置发出的微波通过安装在金属隔板上的多个护罩照射到置于烘干作业腔内的传动皮带上的纤维毡上,纤维毡随皮带往复运动,实现了纤维毡的快速均匀烘干,相比于电阻丝加热烘干和热风烘干,达到了较高的烘干效率、且也达到了较好的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进、出料门在开启状态下未进行烘干作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进、出料门在关闭状态下进行烘干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烘干箱;2-1、进料口;2-2、出料口;2-3、进风口;2-4、排风口;3、金属隔板;4、电器件安装腔;5、烘干作业腔;6、皮带输送机构;7、护罩;8、进料开关门;9、出料开关门;10、排湿管路;11、负压抽吸管路;12、开关阀;13、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2,气凝胶复合隔热毡生产用微波烘干装置,其创新点在于:采用了如下结构:

包括机架1、固定支撑在机架上方的烘干箱2,烘干箱由金属材料制成。

在烘干箱内部安装有金属隔板3,金属隔板将烘干箱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独立腔。上部独立腔为电器件安装腔4,其内安装有微波发生器及电控件。下部独立腔为烘干作业腔5,其内安装有用于支撑和输送纤维毡的皮带输送机构6,皮带输送机构采用现有常见的主动轮、从动轮及连接主、从动轮的皮带连接结构,其中主动轮连接驱动电机。在金属隔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在每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微波可穿透的护罩7,护罩的形状为外凸球面罩,采用外凸球面状的护罩,可增大微波穿越后的辐射面积。

在烘干箱体的两端与烘干作业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在进料口和出料口位置各安装有进料开关门8和出料开关门9。

在烘干箱体的顶板及金属隔板上穿装有与外部排湿系统连接的排湿管路10和与外部负压泵连接的负压抽吸管路11,排湿管路的内端及负压抽吸管路的内端均伸入到烘干作业腔内,排湿管路上安装有开关阀12。负压抽吸管路及外连接的负压泵的作用是:在进料开关门和出料开关门关闭后,进行微波烘干前,先对烘干作业腔进行抽负压处理,达到一定的负压值,这样,在进行后续微波烘干时,可加速溶剂(主要是乙醇)的挥发和水分的气体,实现快速干燥。上述外部排湿系统、外部负压泵及负压泵与负压抽吸管路的连接在附图中未示出。

在烘干箱体的顶板上设置有进风口2-3和排风口2-4,进风口与排风口通过设置在烘干箱体外的循环风机及送风管道连接。循环风机及送风管道在附图中未示出。进风口、排风口、循环风机、送风管道与电器件安装腔连接,构成风循环系统,其作用是:对安装在电器件安装腔内的微波发生器、电控件进行风冷降温,避免微波发生器、电控件过早损耗,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

上述微波烘干装置中,进料开关门、出料开关门与烘干箱对应侧的连接位置不受限制,可采用上连接、下连接、左连接或右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两开关门的连接位置优选如下:

进料开关门的下端部和出料开关门的下端部分别与进料口的下部和出料口的下部铰连接,在进料开关门与机架之间及出料开关门与机架之间各连接有一驱动气缸13。

上述微波烘干装置中,护罩的材料可选用常见的微波能穿透的材料,比如,玻璃、塑料、陶瓷等,在本实用新型中,护罩优选由有机玻璃材料制成。

上述微波烘干装置中:所述进风口进一步优选设置在靠近进料口的一端,所述排风口进一步优选设置在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这样,可使进入到电器件安装腔内的循环风在整个空间内流动,充分保证电器件安装腔内的所有电器元件均实现风冷降温。

本微波烘干装置进行微波干燥的工作过程为:

在进料开关门和出料开关门处于开启的状态下,吸附气凝胶浸涂液的纤维毡被输送至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上,可单层或多层叠放;然后关闭进料开关门和出料开关门,使进料口和出料口密封,为实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密封,最简易的方式是在进料开关门的内侧及出料开关门的内侧设置一圈密封圈;然后本微波烘干装置的电控系统开启负压泵,使烘干作业腔内形成一定的负压;然后开启微波发生器对纤维毡进行微波烘干,同时启动皮带输送机构的驱动电机,使皮带输送机构在烘干作业腔内往复移动,另外,同时也开启循环风机及使外部排湿系统正常运行,在微波烘干构成中产生的湿气通过排湿管路排出;待纤维毡微波干燥达到设定的效果后,电控系统控制各部分停止工作,两端的驱动气缸动作,打开进料开关门和出料开关门,然后启动驱动电机,将干燥后的纤维毡由出料口输出,至此完成了一个干燥工作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