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996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塔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冷却塔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今,冷却塔的使用十分的频繁,主要用于对于一些中央空调的循环制冷。现有的冷却塔通常是通过电机驱动风扇转动,从而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冷却塔内,吸取需要制冷的高温水中的热度之后再排出外界,完成制冷。但是由于塔体内填料层和大型布水器的存在,致使塔体结构复杂、设备荷载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塔结构,包括热水泵、热水干管、雾化喷头、塔盖、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所述热水干管用于输送热水,热水干管上安装有热水泵,热水干管分别与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连接,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为筒状结构,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的结构完全相同,且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的顶部开口处均安装有可拆卸的塔盖,塔盖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每个所述雾化喷头均与第一支管或第二支管连通,所述第一塔体内安装有交替设置的且同轴的集水斗和分水斗,其中集水斗为漏斗状结构,分水斗为圆锥状结构并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第一塔体的内部,集水斗置于分水斗的正下方并固定在第一塔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塔体的侧壁上设有位置相对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于最下层的集水斗的底部通过法兰与回水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斗的顶部直径大于分水斗的底部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呈圆周状布置的多个散热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水斗的表面设有环形的阶梯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斗的内表面同样设有环形的阶梯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塔体、第二塔体、集水斗和分水斗均采用铝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的外部还固定有爬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具有该冷却塔结构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塔体、第二塔体、热水罐和冷水罐,所述热水罐与热水干管连接,热水干管上安装有热水泵,热水干管通过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与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连接,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均通过回水管与冷水罐连接,回水管上还安装有冷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为串联式,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且水管上安装有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集水斗和分水斗对热水不断的汇集和分流,能增加热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配合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能完成对热水的降温冷却过程,其结构设置合理,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冷却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冷却塔结构中第一塔体的截面图。

图3为一种冷却塔结构中分水斗的截面图。

图4为一种具有该冷却塔结构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水泵、2-热水干管、3-第一支管、4-第二支管、5-雾化喷头、6-塔盖、7-第一塔体、8-第二塔体、9-固定架、10-集水斗、11-分水斗、12-进风口、13-法兰、14-回水管、15-爬梯、16-出风口、17-散热槽、18-阶梯槽、19-热水罐、20-冷水罐、21-冷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冷却塔结构,包括热水泵1、热水干管2、雾化喷头5、塔盖6、第一塔体7和第二塔体8,所述热水干管2用于输送热水,热水干管2上安装有热水泵1,热水干管2分别与第一支管3和第二支管4连接,第一塔体7和第二塔体8为筒状结构,第一塔体7和第二塔体8的结构完全相同,且第一塔体7和第二塔体8的顶部开口处均安装有可拆卸的塔盖6,塔盖6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5,每个所述雾化喷头5均与第一支管3或第二支管4连通,用于向第一塔体7和第二塔体8喷洒出热水,所述第一塔体7内安装有交替设置的且同轴的集水斗10和分水斗11,其中集水斗10为漏斗状结构,分水斗11为圆锥状结构并通过固定架9固定在第一塔体7的内部,集水斗10置于分水斗11的正下方并固定在第一塔体7的内壁上,在热水从雾化喷头5喷出时,可以由分水斗11进行分流,然后经过集水斗10的汇集之后再继续分流,增加热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果,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完成对热水的降温冷却过程,所述第一塔体7的侧壁上设有位置相对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16,可以引流流动的空气带走热量,提升换热效果,处于最下层的集水斗10的底部通过法兰13与回水管14连接。

所述集水斗10的顶部直径大于分水斗11的底部直径,使得分流后的水流可以完全进入到集水斗10内进行汇集。

所述第一塔体7和第二塔体8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呈圆周状布置的多个散热槽17。

所述分水斗11的表面设有环形的阶梯槽18,使得水流在顺沿分水斗11下流时,能增加与分水斗11的接触面积,便于更好的散热。

所述集水斗10的内表面同样设有环形的阶梯槽18。

所述第一塔体7、第二塔体8、集水斗10和分水斗11均采用铝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所述第一塔体7和第二塔体8的外部还固定有爬梯15,可以方便爬上第一塔体7和第二塔体8,对内部结构进行检修。

一种具有该冷却塔结构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塔体7、第二塔体8、热水罐19和冷水罐20,所述热水罐19与热水干管2连接,热水干管2上安装有热水泵1,热水干管2通过第一支管3和第二支管4分别与第一塔体7和第二塔体8连接,第一塔体7和第二塔体8均通过回水管14与冷水罐21连接,回水管14上还安装有冷水泵21,工作时,可以将热水从热水罐19泵入到并联的第一塔体7和第二塔体8内进行降温冷却之后,在通过冷水泵21将冷却后的水泵入到冷水罐21内。

所述第一塔体7和第二塔体8为串联式,第一塔体7和第二塔体8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且水管上安装有水泵,即从第一塔体7经过冷却之后的水再次进入到第二塔体8内进行再一次的冷却,冷却程度加深,但是其处理水量没有并联式的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