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状空冷翅片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0926发布日期:2018-06-12 19:50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窝状空冷翅片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蜂窝状空冷翅片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空冷翅片管是一种空气与其他换热介质之间进行换热时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空气侧的表面换热系数远远低于管内其他换热介质的表面换热系数,所以在空气侧加翅片可大大缩短传热管的长度以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通常翅片管换热器是由换热盘管套上整张翅片经机械拉张而成,现已成为空冷换热器的主要换热形式。目前广泛应用的空冷翅片管均为:梳状片翅片管,为增强其传热,人们开发了许多新片型如:波纹片、开窗片、麻点片、二次翻边等,都有一定的提升效果。

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40368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波纹翅片及空调换热器,涉及空调换热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冷暖空调的换热器采用波纹翅片在名义工况下换热性能较低的问题而发明。本发明波纹翅片,包括波纹翅片本体,所述波纹翅片本体上开设有多条镂空条缝。

又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37004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制冷技术领域的波纹开缝翅片,包括:迎风区域、背风区域及设置在两区域间的若干换热管区域,所述的换热管区域沿纵向均布有若干换热管安装孔;所述上下相邻的换热管安装孔之间沿换热管区域中轴面对称设有若干第一条形镂空缝,所述迎风区域和背风区域对称设有若干第二条形镂空缝。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是:因为梳状片与空气流动方向是平行的,为减少噪声,在强制对流的空气换热器中,空气的流动速度,通常限制在2.0~2.5m/s。当空气迎面流向换热器时,翅片侧面有一定厚度的空气黏滞层即边界层存在,而边界层内空气的传热基本靠传导,而空气的导热系数非常低,这是翅片管传热能力差的根源,人们的诸多改进也是从破坏边界层开始的,传热效率最高能够达到了35~45W/m2h℃,但是因为梳状片的结构限制,已经没有多大提升空间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蜂窝状空冷翅片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蜂窝状空冷翅片管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两侧设有进出空气面板,所述换热器中设置有翅片管(图中未示),翅片管采用单排翅片管结构层叠排列,当需要若干排管时,每排翅片管之间的距离为1个片宽,翅片管的翅片为倾斜的波纹翅片,倾斜的波纹翅片上设置有管孔,相邻的波纹翅片的波纹之间的夹角为90°,波纹翅片的波纹与空气流动方向的夹角为45°~60°,单排翅片管组合形成蜂窝状。

进一步地,波纹翅片的放置方式为呈90°的夹角对称的叠放。

进一步地,波纹翅片的厚度为0.15~0.3mm。

进一步地,管孔的距离是管孔直径的2.5倍。

本实用新型所述蜂窝状空冷翅片管换热器的有益效果是:当空气流动时,它能起到冲刷作用,边界层基本不存在了,经过与机组匹配试运行,效果非常理想,达到了预期效果。经权威部门检测,新翅片管的传热效率达到了80~100W/m2h℃,且铝箔的使用量减少了一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窝状空冷翅片管换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波纹翅片的立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波纹翅片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波纹翅片的双片波纹翅片叠放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所示:1-换热器本体,2-进出空气面板,3-波纹翅片,31-波纹部,4-管孔;箭头所示为空气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窝状空冷翅片管换热器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蜂窝状空冷翅片管换热器的第1个实施例,包括换热器本体1,换热器本体1两侧设有进出空气面板2,换热器本体1中设置有翅片管(图中未示),翅片管采用单排翅片管结构层叠排列,当需要若干排管时,每排翅片管之间的距离为1个片宽,翅片管的翅片为倾斜的波纹翅片3,波纹翅片3上设置有管孔4,相邻的波纹翅片3的波纹之间的夹角为90°,波纹翅片3的波纹与空气流动方向的夹角为45°~60°,单排翅片管组合形成蜂窝状。

进一步地,波纹翅片3的放置方式为呈90°的夹角对称的叠放。

进一步地,波纹翅片3的厚度为0.15~0.3mm。

进一步地,管孔4的距离是管孔4直径的2.5倍。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蜂窝状空冷翅片管换热器的第2个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所述波纹翅片3的放置方式改为双片叠放。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