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1494阅读:1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窑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出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冷却的回转窑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回转窑出料装置,大部分均为料斗式,出料在由料斗输出再进入到下一个冷却装置内进行冷却,这样还需要增加一个中间输送的步骤;

在这个出料程序会出现高温扬尘,热量损失,造成环境污染以及能量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节能,高效降温,避免扬尘的回转窑出料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回转窑出料装置,包括:倾斜回转筒体、用于支撑和驱动倾斜回转筒体回转的底座、喷淋冷却装置和热收集装置;

喷淋冷却装置包括:喷淋管支撑架、喷淋管固定架和喷淋管;

喷淋管大于等于10根;

喷淋管固定架大于等于2个,且均为相同弧度的弧形,喷淋管与多个喷淋管固定架固定,固定后形成弧状管排伸入于倾斜回转筒体的腔内顶部,且与倾斜回转筒体顶部内壁设有大于等于10cm的间距;

喷淋管支撑架为两个,一个设置于倾斜回转筒体入口端,另一个设置于倾斜回转筒体出口端,且喷淋管支撑架底部均与底座固定连接;

其中,位于倾斜回转筒体入口端外部的喷淋管固定架与此位置的喷淋管支撑架铰接,位于倾斜回转筒体出口端外部的喷淋管固定架与此位置的喷淋管支撑架铰接;

位于倾斜回转筒体出口端外部喷淋管支撑架上固定有用于此位置喷淋管固定架翻转的驱动电机;

热收集装置包括:架体和集热管;

其中,集热管大于等于15根,集热管固定于架体上,固定后形成弧状管排伸入于倾斜回转筒体底部,且与倾斜回转筒体底部内壁设置有大于等于3cm小于10cm的间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回转窑出口排出物料直接进入到倾斜回转筒体入口,倾斜回转筒体与回转窑结构相似,同样通过倾斜角度设置以及回转实现物料在内部的输送,过程中通过喷淋管喷出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物料,喷淋管与多个喷淋管固定架固定后形成的弧状管排在驱动电机驱动下可以实现不同角度的翻转或者往复翻转,进而对倾斜回转筒体内的物料均匀喷淋,热收集装置的集热管为固定的,内部集热管通有换热液体与物料进行换热,最终实现余热回收。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3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面图;

图3为其中一侧喷淋管支撑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倾斜回转筒,2、底座,3、喷淋管支撑架,4、喷淋管固定架,5、喷淋管,6、架体,7、集热管,8、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回转窑出料装置,包括:倾斜回转筒体1、用于支撑和驱动倾斜回转筒体1回转的底座2、喷淋冷却装置和热收集装置;

喷淋冷却装置包括:喷淋管支撑架3、喷淋管固定架4和喷淋管5;

喷淋管5大于等于10根;

喷淋管固定架4大于等于2个,且均为相同弧度的弧形,喷淋管5与多个喷淋管固定架4固定,固定后形成弧状管排伸入于倾斜回转筒体1的腔内顶部,且与倾斜回转筒体1顶部内壁设有大于等于10cm的间距;

喷淋管支撑架3为两个,一个设置于倾斜回转筒体1入口端,另一个设置于倾斜回转筒体1出口端,且喷淋管支撑架3底部均与底座2固定连接;

其中,位于倾斜回转筒体1入口端外部的喷淋管固定架4与此位置的喷淋管支撑架3铰接,位于倾斜回转筒体1出口端外部的喷淋管固定架4与此位置的喷淋管支撑架3铰接;

位于倾斜回转筒体1出口端外部喷淋管支撑架3上固定有用于此位置喷淋管固定架4翻转的驱动电机8;

热收集装置包括:架体6和集热管7;

其中,集热管7大于等于15根,集热管7固定于架体6上,固定后形成弧状管排伸入于倾斜回转筒体1底部,且与倾斜回转筒体1底部内壁设置有大于等于3cm小于10cm的间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回转窑出口排出物料直接进入到倾斜回转筒体1入口,倾斜回转筒体1与回转窑结构相似,同样通过倾斜角度设置以及回转实现物料在内部的输送,过程中通过喷淋管5喷出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物料,喷淋管5与多个喷淋管固定架4固定后形成的弧状管排在驱动电机8驱动下可以实现不同角度的翻转或者往复翻转,进而对倾斜回转筒体1内的物料均匀喷淋,热收集装置的集热管7为固定的,内部集热管7通有换热液体与物料进行换热,最终实现余热回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