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金高温炉内的晶片承料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5233发布日期:2018-09-14 22:06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治金高温炉内的晶片承料架结构。



背景技术:

承料架被人们广泛使用,但是大多数的承料架都为一个整体,承载料较少时,十分的占用空间,为工人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并且有时固定承载量的承料架不能满足较多量的承载要求,导致承料架的使用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而在冶金领域内的承料架则要求较高。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治金高温炉内的晶片承料架结构在使用时,底面多数与高温炉相切合,使得底部的热气只能通过两侧向上流通,或者依靠架体本身的材质进行热传导,而且承料架多为长方体状结构,缺少手持的机构,不方便搬运,即使设置有把手的承料架结构也较大,不适合放入高温炉,而放置晶片的隔板在使用时,也是阻挡热对流的主要部件,全封闭传统的板式结构,热空气无法对晶片底部进行热吹,影响晶片制造。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治金高温炉内的晶片承料架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治金高温炉内的晶片承料架结构,以解决现有现有的晶片承料架不方便搬运、传统隔板对晶片的热对流影响较大、晶片底部难以被热吹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治金高温炉内的晶片承料架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治金高温炉内的晶片承料架结构,包括主架体,通孔,双限位滑轨,移动把手,堵头,支撑脚,挡板,隔板,支撑块,气道,椭圆通孔和限位块,所述主架体为长方体框架式结构,且主架体上的各个侧面上均开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主架体左右两侧面的中部纵向设置有双限位滑轨;所述双限位滑轨上套接有可前后的移动把手;所述主架体内部左右两侧壁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七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放置有与主架体内部相适应的隔板;所述隔板顶部左右两侧上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主架体底部侧面上一体成型设置有四个纵向排列的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主架体底部设置的支撑脚为内凹的弧面状结构上凹的结构,并且支撑脚分布在通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的通孔之间的横向设置有内凹的半圆状气道,且气道与隔板两端上的顶部设置的挡板上的缺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前端侧边上部为四分之一半圆状的弧面结构,且弧面结构上开设有三个椭圆通孔,且隔板的前端侧边下部设置有高2CM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底部开设有与支撑块上半圆状凸起相适应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隔板和支撑块的设置,通过隔板上的通孔之间的横向设置有内凹的半圆状气道,且气道与隔板两端上的顶部设置的挡板上的缺口相连接,使得放置在隔板上的晶片底部不会完全粘附在隔板上,使得热空气能够在晶片底部流通,并且隔板的前端侧边上部为四分之一半圆状的弧面结构,且弧面结构上开设有三个椭圆通孔,且隔板的前端侧边下部设置有高2CM的限位块,使得隔板更加容易被抽拉出来,而且限位块的设置既能起限位的作用,又能够使内部热空气回流,隔板底部开设有与支撑块上半圆状凸起相适应的凹槽,使得隔板可以在支撑块上更加稳定的进行前后滑动。

移动把手的设置,通过主架体左右两侧面的中部纵向设置有双限位滑轨,并且双限位滑轨上套接有可前后的移动把手,在移动主架体时能够有合适的位置持握,并且将主架体放入到高温炉内时,可以将移动把手从前到后抽出,避免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前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后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拉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架体部分结构轴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部分右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部分右下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架体,2-通孔,3-双限位滑轨,4-移动把手,5-堵头,6-支撑脚,7-挡板,8-隔板,9-支撑块,801-气道,802-椭圆通孔,80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治金高温炉内的晶片承料架结构,包括主架体1,通孔2,双限位滑轨3,移动把手4,堵头5,支撑脚6,挡板7,隔板8,支撑块9,气道801,椭圆通孔802和限位块803,所述主架体1为长方体框架式结构,且主架体1上的各个侧面上均开设有圆形的通孔2;所述主架体1左右两侧面的中部纵向设置有双限位滑轨3;

所述双限位滑轨3上套接有可前后的移动把手4;所述主架体1内部左右两侧壁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七个支撑块9;所述支撑块9上放置有与主架体1内部相适应的隔板8;所述隔板8顶部左右两侧上均固定连接有挡板7;所述主架体1底部侧面上一体成型设置有四个纵向排列的支撑脚6。

其中,所述主架体1底部设置的支撑脚6为内凹的弧面状结构上凹的结构,并且支撑脚6分布在通孔2之间,使得主架体1底部受热均匀,通风良好,热空气能够实现流通。

其中,所述隔板8上的通孔2之间的横向设置有内凹的半圆状气道801,且气道801与隔板8两端上的顶部设置的挡板7上的缺口相连接,使得放置在隔板8上的晶片底部不会完全粘附在隔板上,使得热空气能够在晶片底部流通。

其中,所述隔板8的前端侧边上部为四分之一半圆状的弧面结构,且弧面结构上开设有三个椭圆通孔802,且隔板8的前端侧边下部设置有高2CM的限位块803,使得隔板8更加容易被抽拉出来,而且限位块803的设置既能起限位的作用,又能够使内部热空气回流。

其中,所述隔板8底部开设有与支撑块9上半圆状凸起相适应的凹槽,使得隔板8可以在支撑块9上更加稳定的进行滑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该承料架结构时,首先握持隔板8前端上开设的椭圆通孔802将隔板8沿支撑块9上的向外拉出,将晶片放置在隔板8上,将隔板8推回,手持双限位滑轨3上的移动把手4将主架体1放置在冶金高温炉内,因架体1上的各个侧面上均开设有圆形的通孔2,使得主架体1内热空气流通度增加,主架体1底部设置的支撑脚6为内凹的弧面状结构上凹的结构,并且支撑脚6分布在通孔2之间,使得主架体1底部受热均匀,通风良好,热空气能够实现流通,并且隔板8上的通孔2之间的横向设置有内凹的半圆状气道801,且气道801与隔板8两端上的顶部设置的挡板7上的缺口相连接,使得放置在隔板8上的晶片底部不会完全粘附在隔板上,使得热空气能够在晶片底部流通,隔板8的前端侧边上部为四分之一半圆状的弧面结构,且弧面结构上开设有三个椭圆通孔802,且隔板8的前端侧边下部设置有高2CM的限位块803,使得隔板8更加容易被抽拉出来,而且限位块803的设置既能起限位的作用,又能够使内部热空气回流,而隔板8底部开设有与支撑块9上半圆状凸起相适应的凹槽,使得隔板8可以在支撑块9上更加稳定的进行滑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