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炉振动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3588发布日期:2018-07-18 01:33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炉振动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加料溜槽通过液压控制,放置在加料平台上,溜槽体呈漏斗型,液压缸一端固定在液压溜槽的底部中间位置,一端固定在加料平台上,液压缸起到调整角度的作用,炉料从预热筒出来后通过加料溜槽直接加入炉体容易形成拥堵,并且会对炉体产生较大的冲击,时间一长炉体内炉衬就会破损,一旦出现破损就要更换炉衬,因此生产上就会受影响,浪费了成本、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炉振动加料装置,使物料在料槽上作连续的抛掷运动,并缓慢滑动,实现缓慢平稳出料的回转炉振动加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回转炉振动加料装置,包括与燃烧室连接的烟囱及固定烟囱的烟囱架,所述烟囱的顶部排气端连接预热筒,所述烟囱架上设有固定预热筒的预热筒架,所述预热筒体的顶部设有可启闭的进料口,所述预热筒体内设有倾斜设置的复式底板,所述预热筒体的侧壁上对应复式底板的低位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电控闸门,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卸料槽,所述卸料槽上设有振动器,所述卸料槽弹性连接振动架,所述振动架固定连接烟囱架。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位于卸料槽的内侧。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卸料槽上与延伸槽的重叠处设有减震垫。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卸料槽的底部两侧均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振动架,所述弹簧呈矩形分布或三角形分布。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卸料槽的槽底倾斜角度不超过10°。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预热筒体包括相互套装设置的外壳体与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保温层。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复式底板由多个相互叠加且倾斜设置的单板组成,所述单板之间设有过气缝隙。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控闸门包括门体、液压缸、门架,所述门架固定连接预热筒体,所述液压缸的缸体连接门架,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连接门体,所述门体的侧边通过旋转体连接预热筒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利用振动器中的偏心块旋转产生离心力,使物料在料槽上作连续的抛掷运动及滑动,从而使物料前移而达到加料目的。该机结构简单,振动平稳,加料均匀,连续性能好,激振力可调;随时改变和控制流量,操作方便;振动器为激振源,噪音低,耗电少,调节性能好,无冲料现象;若采用封闭式机身可防止粉尘污染。

结构简单、重量轻、噪音低、工作可靠、给料能力大、安装维护方便,起动迅速、工作稳定、停车平稳,物料按抛物线轨迹连续向前作跳跃运动,因此给料槽磨损较小,振动器可选变频调速电机,通过调节振动频率,从而改变产量,便于控制给料量,无需频繁启动振动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回转炉振动加料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预热筒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

1、烟囱;2、烟囱架;3、预热筒;4、预热筒架;5、进料口;6、复式底板;7、单板;8、过气缝隙;9、重叠区域;10、电控闸门;11、门体;12、液压缸;13、门架;14、卸料槽;15、振动器;16、振动架;17、延伸槽;18、减震垫;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回转炉振动加料装置,包括与燃烧室连接的烟囱1及固定烟囱1的烟囱架2,所述烟囱1的顶部排气端连接预热筒3,所述烟囱架2上设有固定预热筒3的预热筒架4,烟囱架2的顶部设有固定预热装置的预热架,预热装置接收物料及高温尾气,使高温尾气为物料预热。

所述预热筒3体的顶部设有与上料系统相连接的进料口5,所述预热筒3体内设有倾斜设置的复式底板6,复试底板的倾斜角度范围为30°-60°,用于将保温筒体内的物料向同一方向引导,所述复式底板6由多个相互叠加且倾斜设置的单板7组成,所述单板7之间设有过气缝隙8,相邻单板7之间的夹角不超过10°,相邻单板7之间设有重叠区域9,用于延长过气缝隙8,防止物料在单板7上移动时从过气缝隙8流出。

所述预热筒3体的侧壁上对应复式底板6的低位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电控闸门10,所述电控闸门10包括门体11、液压缸12、门架13,所述门架13固定连接预热筒3体,所述液压缸12的缸体连接门架13,所述液压缸12的伸缩端连接门体11,所述门体11的侧边通过旋转体连接预热筒3体。门体11优选为双开门结构,即对称设置的两个门体11,门架13及液压缸12对称设置在两个门体11的外侧,分别控制两个门体11的开合,可提高出料口的面积。

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卸料槽14,所述卸料槽14上设有振动器15,所述卸料槽14弹性连接振动架16,所述振动架16固定连接烟囱架2,当电控阀门打开后物料从复式底板6上流出,流入卸料槽14内,振动器15中的偏心块旋转产生离心力,使物料在料槽上作连续的抛掷运动及滑动,实现均匀平稳卸料。由于卸料槽14设置在电控闸门10的下方,并且卸料槽14与出料口之间存在距离,因此需要在出料口处设有延伸槽17,所述延伸槽17位于卸料槽14的内侧,延伸槽17将复式底板6流出的物料承接到卸料槽14上,防止物料的浪费。

由于卸料槽14通过振动器15控制其振动,导致物料向卸料槽14的两端振动滑动,为了防止物料从卸料槽14上的出料口侧蹦出,在卸料槽14上与延伸槽17的重叠处设有减震垫18,减震垫18用于降低卸料槽14与延伸槽17之间的碰撞振动,同时减震垫18具有一定高度,可阻挡物料,减震垫18可为柔性耐高温材料。

所述卸料槽14的底部两侧均通过弹簧19固定连接振动架16,所述弹簧19呈矩形分布或三角形分布,用于平衡卸料槽14两侧的受力,同时为卸料槽14的振动提供恢复力。

所述卸料槽14的槽底倾斜角度不超过10°。如用于配料、定量给料时,为保证给料的均匀稳定,防止物料自流应水平安装,即槽底倾斜角度为0°;如进行一般物料连续给料,可下倾一定角度安装,即槽底倾斜角度不超过10°。

试车时,两侧的振动器15必须反向旋转。加料时,在运行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车处理。振动器15应保证润滑良好,每运行720小时补充3#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一次,加入量为轴承容腔的1/3-2/3。振动器15累计运行2000小时后,应检查轴承,若有严重损伤时应立即更换。振动器15停置较长时间后再次使用时,应测量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应大于0.5兆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