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管道汽液混合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8797发布日期:2018-07-10 22:49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加热器,特别是以蒸汽为热源的管道汽液混合加热器。



背景技术:

汽液混合器是一种新型的蒸汽直接加热装置,分为串流式管道汽液混合器和浸没式汽水混合器两种,广泛应用于采暖、空调中加热系统。主要利用汽水混合器对流串口管路实现蒸汽与液体双向通入,从而实现蒸汽直接对液体(如水)进行加热,具有热效率高、安装简单、不占空间、能平静把冷(液)水加热至沸点的优点,但是也具有少量噪音及振动等缺点。

现有常见的管道汽液混合加热器由芯管(拉法尔喷管)和外壳组成,芯管壁有很多斜孔,芯管进水端相对很小部位为喉口,芯管中间部分是混合加热区,芯管与外壳之间是蒸汽区。管道式工作过程中,冷液体从喉口高速喷入加热区,同时,蒸汽从芯管斜孔高速喷入加热区,汽液混合换热生产高温的液体。

这种结构要求首先芯管的管壁比较厚,才能再芯管上钻出带有倾斜角度的的斜孔,才有利于蒸汽顺利进入液体中。开孔数量多少会直接影响汽液接触的效率,为了能开更多的孔,通常就需要尽可能扩大芯管整体尺寸。厚壁的芯管,不仅耗费材料多,给加工也带来加工难度,一些小规格的需求场合很难加工出合适的芯管。芯管是成锥形的,在上面开些带倾斜角度的斜孔,也不太容易操作。所以这类型管道汽液混合加热器通常体积比较大,耗材多,有一定加工难度,所以造价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管道汽液混合加热器。新的管道汽液混合加热器有体积更小,加工难度低,汽液接触面积大效率高的特点。新型管道汽液混合加热器的芯管是采用多个同心的异径管(套管)通过特殊加工后叠加而成,每个套管之间留有缝隙或通道。然后将整个芯管装入一个外壳管内。冷液体在套管组成的芯管内流动,套管的异径结构可以导流液体沿套管变径缩小方向流动,套管的同心异径的结构可以保证冷液体在流动过程中不产生反流。热蒸汽经过外壳管进入到芯管周围,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蒸汽沿套管之间的缝隙或通道,顺着套管变径缩小方向进入芯管内部,与芯管内部的冷液体接触混合。

具体的发明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管道汽液混合加热器,包括外壳、芯管,所述的芯管由至少两个的同心异径管叠加式连接而成;相邻的两个同心异径管的连接方式为:由一个同心异径管口径小的一端套入到另外一个同心异径管口径大的一端内,连接固定,且连接处具有连通芯管内外的间隙。

作为优选,组成芯管的各个同心异径管的为相同的结构。

进一步地,同心异径管的连接方式为:相邻的两个同心异径管之间卡合连接;同心异径管有以下三种结构:

第一种结构:所述的同心异径管为锥形体,所述的锥形体存在两个大小不同的横截面,小的横截面内切于大的横截面,且至少具有两个切点。

第二种结构:所述的同心异径管,其结构为:锥形体与褶裙状体一体式结合;靠近口径小的一端为锥形体,靠近口径大的一端为褶裙状体;锥形体上存在一个横截面内切于褶裙状体某处的横截面,且至少具有两个切点。

第三种结构:所述的同心异径管,其结构为:锥形体与棱台体一体式结合;靠近口径小的一端为锥形体,靠近口径大的一端为棱台体;锥形体上存在一个横截面内切于棱台体某处的横截面,且至少具有两个切点。

除了卡合连接外,同心异径管另外的一种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相邻的两个同心异径管之间的连接为点焊接,焊点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的焊点位于套入端的内表面与被套端的外表面之间,使套入端的内表面与被套端的外表面具有一定的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做法加工简单,核心部件是加工组件是同心的异径管,有非常成熟普遍的加工设备,可以采用较薄的材料,加工难度小。芯管的组装方式也简单,只需要叠加固定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芯管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芯管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芯管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芯管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发明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一种新型管道汽液混合加热器,包括外壳1、芯管2,所述的芯管2由至少两个的同心异径管叠加式连接而成;相邻的两个同心异径管的连接方式为:由一个同心异径管口径小的一端套入到另外一个同心异径管口径大的一端内,连接固定,且连接处具有连通芯管2内外的间隙。

作为优选,组成芯管2的各个同心异径管的为相同的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同心异径管的连接方式为:相邻的两个同心异径管之间卡合连接;有以下三种连接方案:

方案1:

如图2所示,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同心异径管30的结构图、配合图及配合后的横截面图。所述的同心异径管30为锥形体,所述的锥形体存在两个大小不同的横截面,小的横截面内切于大的横截面,且至少具有两个切点。如配合后的横截面图所示,小的横截面300内切于大的横截面301,并且两者间具有间隙。芯管2由多个同心异径管30叠加组成。相邻的两个同心异径管30连接后,相互之间能够卡紧,并具有连通芯管2内外的间隙。

方案2:

如图3所示,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同心异径管32的结构图,配合图及配合后的横截面图。所述的同心异径管32其结构为:锥形体与褶裙状体的连接,靠近口径小的一端为锥形体,靠近口径大的一端为褶裙状体;锥形体上存在一个横截面内切于褶裙状体某处的横截面,且至少具有两个切点。如配合后的横截面图所示,锥形体上的横截面320内切于褶裙状体某处的横截面321,并且两者间具有间隙。芯管2由多个同心异径管32叠加组成,相邻的两个同心异径管32连接后,相互之间能够卡紧,并具有连通芯管2内外的间隙。

方案3:

如图4所示,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同心异径管31的结构图,配合图及配合后的横截面图。所述的同心异径管31,其结构为:锥形体与棱台体的连接,靠近口径小的一端为锥形体,靠近口径大的一端为棱台体;锥形体上存在一个横截面内切于棱台体某处的横截面,并且至少具有两个切点。如配合后的横截面图所示,锥形体上的一个横截面310内切于棱台体某处的横截面311,并且两者间具有间隙。芯管2由多个同心异径管31叠加组成,相邻的两个同心异径管31连接后,相互之间能够卡紧,并具有连通芯管2内外的间隙。

除了卡合连接外,同心异径管另外的一种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如图5所示,从左至右,分别为配合图及配合后的横截面图。相邻的两个同心异径管43之间的连接为点焊接,焊点42扩散分布。所述的焊点42位于被套端的外表面40与套入端的内表面41之间,并且连接被套端的外表面40与套入端的内表面41,使套入端的内表面41与被套端的外表面具40有一定的间隙。芯管2由多个同心异径管43通过焊接叠加组成,从配合后的横截面图可以看出,相邻的两个同心异径管由焊点42连接后,具有连通芯管2内外的间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