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4215发布日期:2018-12-08 05:5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自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烘干装置是指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干燥物体表面的水分或者其他液体的一系列机械设备的组合。目前常用的烘干装置有带式烘干,滚筒烘干,箱式烘干,塔式烘干等几种模式,热源有煤,电,气等,物料在烘干过程中有热风气流式和辐射式等。

清洗废砂、废旧塑料等物料后通常要对这些物料进行烘干,以便于进入下一个加工工序。使用现有的烘干装置虽然能够较好的对物料进行烘干,但将物料送入烘干装置内以及烘干后将物料送走均需工人亲自操作,效率低下,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烘干装置,以解决在烘干物料的过程中需要人为送料和卸料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自动烘干装置,包括机架、烘干单元、动力单元和位于烘干单元上方的存料单元,存料单元包括料斗和与料斗下端连通的出料管;烘干单元包括中空的连通柱和固定在连通柱上端的呈漏斗状的转盘,转盘的表面开有多个漏水孔,转盘内固定有上部位于出料管内的顶出杆,顶出杆上设有能将出料管封堵的挡块;连通柱的上端铰接有只能向转盘一侧打开的料门,连通柱内设有电加热丝,连通柱内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推杆;连通柱的表面开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转动连接有环形圈,环形圈上设有连接杆;机架上固定有位于连接杆相对两侧的限位条,限位条用于限制连接杆随连通柱一同转动;动力单元包括圆柱凸轮、驱动圆柱凸轮转动的电机和用于驱动连通柱转动的传动机构;连接杆的一侧表面与圆柱凸轮的曲线轮廓表面接触。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需要烘干物料时,启动电机和电加热丝,电机驱动圆柱凸轮转动,同时,电机也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连通柱转动,连通柱上的转盘也一同转动。由于连接杆与圆柱凸轮的曲线轮廓表面始终保持接触,圆柱凸轮转动的过程中,圆柱凸轮通过连接杆驱动连通柱上下运动,即在本方案中,连通柱即能上下运动又能转动。连通柱向上运动时带动顶出杆和挡块一同向上,当挡块运动到一定高度时,挡块脱离出料管,料斗与出料管连通,料斗上的物料通过出料管落在转盘上,由于在这个过程中转盘发生转动,转盘上的物料会受到离心力作用,物料上的多余水分被甩出。与此同时,连通柱与推杆的距离变远,推杆不会将料门顶开。连通柱向下运动时带动挡块一同向下,当挡块下行到位于出料管内时,挡块封堵出料管,料斗内的物料不能转移到转盘上。与此同时,连通柱与推杆逐渐靠近,推杆最后将连通柱上的料门顶开,位于转盘底部的物料能够通过料门落在连通柱内,由连通柱内的电加热丝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转移出连通柱。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本发明申请的装置,能够实现自动送料,物料烘干完成后能够自动将物料送走,送料以及卸料均不需工人参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能够减少用工成本。

2、物料是间歇性的被送入烘干单元中的,烘干单元每次仅对少量的物料进行干燥,确保烘干单元能够充分、全面的对物料进行烘干,保证烘干的效果。

3、本发明申请中共对物料进行了两次干燥处理,物料位于转盘内时,转盘带动物料转动,有效将物料上的水滴甩出,对物料进行了初步的干燥;物料沿着连通柱落下时,连通柱内的电加热丝对物料进行烘干,对物料进行第二次干燥处理,通过两次干燥处理,能够有效保证物料烘干的效果。

进一步,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滑动连接在连通柱上的第二链轮以及套设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的链条,连通柱的表面开有沿轴向分布的滑槽,第二链轮上固定有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凸起;机架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二链轮沿高度方向发生移动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位于第二链轮上方的上挡块和位于第二链轮下方的下挡块。在连通柱的表面开有滑槽,在第二链轮上设置凸起,保证第二链轮能沿连通柱的轴向发生滑动,同时第二链轮转动时,第二链轮能够通过凸起、滑槽驱动连通柱一同运动,确保了动力的正常传递。设置限位结构,限位结构限制第二链轮沿高度方向的移动,保证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之间的正常传动。

进一步,上挡块和下挡块上均转动连接有与第二链轮接触的滚球。滚球的设置能够将第二链轮受到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少第二链轮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推杆上设有与连通柱内壁接触的螺旋叶片,电加热丝设在螺旋叶片上。初步干燥后的物料通过料门进入连通柱然后落在螺旋叶片上,沿着螺旋叶片向下滑落,最后转移出连通柱。螺旋叶片的设置加长了物料的运动行程,延长了物料在连通柱内停留的时间,有利于电加热丝对物料进行加热、烘干。

进一步,机架上固定有被连通柱贯穿的活塞筒,活塞筒上设有单向进气阀,连通柱与活塞筒滑动且密封连接;连通柱上固定有滑动且密封连接在活塞筒内的压板;活塞筒上连接有排气端朝向转盘的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单向排气阀。烘干装置工作时,压板随连通柱一同转动且上下往复运动,即压板会沿着活塞筒的内壁往复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活塞筒内的压强发生变化。当活塞筒内的压强增大时,单向排气阀自动打开,活塞筒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排出的气体能够吹在转盘的物料上,加快物料的干燥速度。

进一步,排气管的排气端连接有喇叭状的喷气头。喷气头呈喇叭状,便于排出的气体向更大范围扩散,有利于对转盘上的物料进行干燥。

进一步,连通柱的下方设有集料箱。设置集料箱,便于对烘干后物料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烘干装置实施例的正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环形圈、连接杆和限位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1至2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料斗10、出料管20、输出管21、连通柱30、料门31、弹簧32、压板33、环形圈34、连接杆341、滑槽35、限位条36、推杆40、螺旋叶片41、活塞筒50、排气管51、单向排气阀511、喷气头512、电机60、第一链轮61、链条62、圆柱凸轮63、第二链轮64、集料箱70、上挡块80、滚球81、下挡块82、转盘90、顶出杆91、挡块92、支架93。

如图1所示,自动烘干装置,包括机架、烘干单元、动力单元和位于烘干单元上方的存料单元。存料单元包括料斗10和与料斗10下端连通的出料管20,料斗10用于放置待烘干的物料,出料管20的底部封闭且其底部呈锥形,出料管20的底部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输出管21,从输出管21排出的物料能落在转盘90的表面而非直接落在转盘90的底部。

烘干单元包括中空的连通柱30和固定在连通柱30上端的转盘90,转盘90呈漏斗状且其表面开有多个漏水孔。转盘90内固定有支架93,支架93上焊接有顶出杆91,顶出杆91的上部穿过出料管20且位于出料管20内,顶出杆9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块92,挡块92能够滑动连接在出料管20内且将出料管20封堵,出料管20、顶出杆91、挡块92和连通柱30的转动中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连通柱30的上端铰接有只能朝转盘90一侧打开的料门31,料门31与连通柱30之间连接有弹簧32,在弹簧32的作用下,料门31能够紧闭,有效防止转盘90内的物料通过料门31转移到连通柱30内。连通柱30的外表面开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转动连接有环形圈34,结合图2所示,环形圈34上焊接有连接杆341。机架上固定有位于连接杆341相对两侧的限位条36,在限位条36的限制下,连接杆341不能随连通柱30一同转动。连通柱30内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推杆40,推杆40上固定有与连通柱30内壁接触的螺旋叶片41,螺旋叶片41上设有电加热丝。连通柱30的下方设有集料箱70,烘干完成的物料最终落在集料箱70内。

动力单元包括圆柱凸轮63、电机60和用于驱动连通柱30转动的传动机构,电机60的输出轴与圆柱凸轮63固定连接,启动电机60,电机60带动圆柱凸轮63转动。圆柱凸轮63位于连通柱30的右侧,连接杆341右侧的下表面与圆柱凸轮63的曲线轮廓表面接触,圆柱凸轮63转动时能够通过连接杆341驱动连通柱30和连通柱30上的转盘90上下运动。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61、第二链轮64以及套设在第一链轮61和第二链轮64上的链条62,第一链轮61固定在电机60的输出轴上,第二链轮64滑动连接在连通柱30上。连通柱30的外表面开有沿轴向分布的滑槽35,第二链轮64上固定有滑动连接在滑槽35内的凸起,在滑槽35和凸起的限制作用下,第二链轮64只能沿着连通柱30的轴向滑动。机架上固定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二链轮64沿高度方向发生移动;限位结构包括上挡块80和下挡块82,上挡块80位于第二链轮64的上方,下挡块82位于第二链轮64的下方,上挡块80和下挡块82上均转动连接有与第二链轮64表面接触的滚球81。

机架上固定有活塞筒50,连通柱30贯穿且滑动连接在活塞筒50上,连通柱30与活塞筒50密封连接。连通柱30上固定有滑动且密封连接在活塞筒50内的压板33,压板33沿活塞筒50的内壁上下活动时,活塞筒50内的压强发生改变。活塞筒50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活塞筒50内的压强减小时,单向进气阀自动打开,外界的气体能够自动补充到活塞筒50内。活塞筒50上连接有排气端朝向转盘90的排气管51,排气管51的排气端连接有喇叭状的喷气头512;排气管51上设有单向排气阀511,活塞筒50内的压强增大时,单向排气阀511自动打开,活塞筒50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51排出。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待烘干的物料放置在料斗10中,需要烘干物料时,启动电机60和电加热丝,电机60驱动圆柱凸轮63转动,同时,电机60也通过第一链轮61、第二链轮64和链条62驱动连通柱30转动,连通柱30上的转盘90一同发生转动。在连通柱30和转盘90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连接杆341能与圆柱凸轮63始终保持接触,圆柱凸轮63转动的过程中,圆柱凸轮63通过连接杆341驱动连通柱30上下运动,即在本方案中,连通柱30上下运动的同时也发生转动。

连通柱30向上运动时带动顶出杆91和挡块92一同向上,当挡块92运动到一定高度时,挡块92脱离出料管20,料斗10与出料管20连通,料斗10上的物料落在出料管20内,最终通过输出管21落在转盘90上,由于在这个过程中转盘90会发生转动,此时转盘90上的物料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物料上的多余水分被甩出。与此同时,连通柱30与推杆40的距离变远,推杆40不能将料门31顶开。连通柱30向下运动时带动挡块92一同向下,当挡块92下行到位于出料管20内时,挡块92封堵出料管20,料斗10内的物料不能转移到转盘90上。

连通柱30向下运动时带动挡块92一同向下,当挡块92下行到位于出料管20内时,挡块92封堵出料管20,料斗10内的物料不能转移到转盘90上。与此同时,连通柱30与推杆40逐渐靠近,推杆40最后将连通柱30上的料门31顶开,位于转盘90底部的物料能够通过料门31落在连通柱30的螺旋叶片41上,物料沿着螺旋叶片41向下滑落,在这个过程中,螺旋叶片41上的电加热丝对物料进行加热,进一步烘干物料,物料烘干完成后转移出连通柱30,最后落在集料箱70内。

在连通柱30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压板33随连通柱30一同运动,即压板33会沿着活塞筒50的内壁往复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活塞筒50内的压强发生变化。当活塞筒50内的压强增大时,单向排气阀511自动打开,活塞筒50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51排出,排出的气体能够吹在转盘90的物料上,有效加快物料的干燥速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