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3538发布日期:2018-08-31 22:2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互相组合形成方便流体通过的流道,并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目前,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与焊接式两大类,在一些石油、化工等领域中,人们更多的是选用焊接的板式换热器,由于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中,需要换热的冷流体中多夹杂着较大颗粒物或冷流体的粘稠度较高,为了避免在换热过程中,冷流体对换热器的板片造成堵塞,故而出现了一种带有凸起的板片,这种板片彼此组合形成了用以流通热流体的窄流道与用以流通冷流体的宽流道,从而有效避免了换热器堵塞情况的发生,采用这种板片的换热器,虽然不易发生堵塞的情况,但是,由于换热器内没有分流、引流的装置,当热流体从外界引入到换热器内时,热流体无法均匀流入到各个窄流道内,这使得各窄流道内的换热效果不同,从而影响了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效果,并且,由于这些换热器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故而使得板片无法拆卸,宽流道内经常会残留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堆积过多,也会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板式换热器,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板式换热器,包括箱体与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板片,所述板片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截面为锥形凸起部,板片带有所述凸起部的一侧彼此拼接,形成方便热流体通过的窄流道,板片的另一侧彼此拼接,形成方便冷流体通过的宽流道,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方便热流体循环的进口与出口,箱体的一端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方便冷流体循环的进口与出口;

所述箱体内部在对应热流体进口的位置设置有与热流体进口连通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两侧在对应各个所述窄流道的位置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的端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窄流道的正上方;

所述宽流道内设置有中空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在与所述宽流道内壁贴合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凸,宽流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凸相适配的滑槽,所述防护罩通过所述卡凸与所述滑槽的配合,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宽流道内,所述防护罩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凹槽。

进一步,所述板片彼此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焊接后的板片形成所述窄流道与所述宽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内热流体进口处设置布水管,并在布水管上设置有对应各个窄流道的支管,使得热流体可以均匀流入到各窄流道中,从而保证了窄流道中热流体的流量大小,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换热效率,并且在宽流道中设置可拆卸的防护罩,方便取出清理,避免杂质在宽流道内堆积,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板片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包括箱体1与设置在箱体1内的板片2,板片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截面为锥形凸起部21,板片2带有凸起部21的一侧彼此拼接,形成方便热流体通过的窄流道5,板片2的另一侧彼此拼接,形成方便冷流体通过的宽流道6,箱体1的上端设置有方便热流体循环的进口与出口,箱体1的一端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方便冷流体循环的进口与出口;

箱体1内部在对应热流体进口的位置设置有与热流体进口连通的布水管3,布水管3的两侧在对应各个窄流道5的位置设置有支管4,支管4的端部设置有喷头41,喷头41的位置设置在窄流道5的正上方,当有热流体从热流体进口流入时,通过布水管3与支管4的配合,将热流体进行分流,使热流体在喷头41处流入至各个窄流道5中,从而均衡各窄流道5内的热量;

宽流道6内设置有中空的防护罩7,防护罩7在与宽流道6内壁贴合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凸71,宽流道6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卡凸71相适配的滑槽22,防护罩7通过卡凸71与滑槽22的配合,可滑动地设置在宽流道6内,防护罩7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凹槽72,凹槽72的设置增大了宽流道6内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对冷流体的换热效果,防护罩7内还设置有可翻折的提拉把手73,方便防护罩7的取出,换热器在正常工作时,提拉把手73的侧面与防护罩7的端面平齐,需要取出防护罩7时,转动提拉把手73,使其旋转至方便使用的位置。

板片2彼此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焊接后的板片2形成窄流道5与宽流道6。

板式换热器在工作时,热流体在窄流道5内循环流通,冷流体在宽流道6内循环流通,两种流道之间不会连通,通过板片2对热流体的热量进行传递,从而完成对冷流体的换热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