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中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2152发布日期:2019-01-29 17:4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中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钢产品生产辅助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中转装置。



背景技术:

软磁铁氧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元器件材料,主要制成磁芯用于各种电感器、变压器、滤波器和扼流圈的制造,广泛应用在现代电力及电子信息等领域,如电脑及其外部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设备、互联网、家用电器、电磁兼容设备、绿色照明装置、工业自动化和汽车、航空、航天及军事领域。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107129291B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具有高频低温度系数低损耗MnZn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以Fe2O3:68wt%~72wt%、ZnO:5wt%~9wt%、MnO:余量为主成分,通过一次球磨、一次烧结、二次配料、二次球磨、造粒、压制成型、二次烧结等步骤制备而成。本发明的创新性在于通过合适的成分配比,离子复合掺杂与替代和材料制备技术,形成了无畴壁结构,抑制了畴壁共振,得到的MnZn功率铁氧体最高可以在5MHz的频率下工作,且该材料具有较高温度稳定性和较低功率损耗。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软磁铁氧体产品的生产一般包括混料、预烧、碎料、磨浆、压坯和烧结;其中,在压坯和烧结过程对应的设备分别是压坯机、自动排坯机和窑炉,通过压坯机能够将研磨好的料浆通过模具压制成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然后再将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送至窑炉内进行烧结工作;但是,窑炉的入口温度较高,如果依靠人工将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送进窑炉内则很容易发生工作人员被烫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中转装置,其优点在于能够自动将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送至窑炉内进行烧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压坯机出料口处以用于供工作人员码放压制好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远离窑炉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远离压坯机的一端固定以用于调整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进入窑炉的高度,所述第二支架与窑炉进料口的高度等高设置;

料板,所述料板滑移连接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方以用于供工作人员码放压制好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

第一推料机构,所述第一推料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架靠近压坯机的一端以用于将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推至第二支架内;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架远离窑炉的一端上以用于将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从低位升至窑炉进料口的高度上;

第二推料机构,所述第二推料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架远离窑炉的一端上以用于将调整好进料高度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推送进窑炉内;

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架靠近窑炉的一侧与窑炉的进料口之间以用于控制料板和放置于料板上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分批进入窑炉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压制好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输送至窑炉内进行烧结时,只需要将料板放置在第一支架上,然后将压制好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码放在料板上,码放好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后,通过第一推料机构将料板连通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推送进第二支架内,然后通过升降机构将推送进第二支架内的料板和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顶升至与窑炉进料口同高的位置上,再由第二推料机构将上升至与窑炉进料口等高位置上的料板和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一同推送进第二支架末端,最后由进料机构将料板和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分批推进窑炉内进行烧结即可,工作人员只需要负责码放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无需靠近窑炉即可将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输送进窑炉内进行加工,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配合不仅可以调整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的输送高度,同时能够让工作人员尽可能的远离窑炉,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表面均滚动连接有多个滚珠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珠能够防止料板移动时与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直接发生摩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多道上端分别伸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表面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上滚珠后,当料板在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发生振动时很容易导致料板输送偏移,通过限位板能够有限防止料板在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输送偏移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推料机构设置为固定在第一支架远离第二支架的一端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码放好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的料板推送进第二支架时,只需要启动第一气缸以使得第一气缸推动料板嵌进即可,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架靠近第一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于容置部内且活塞杆竖直向上设置的第二气缸以及固定于第二气缸活塞杆上的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气缸将料板推进第二支架内时,首先通过第二气缸控制支撑板下降至与第一支架等高的位置上以使得支撑板能够接收被推进第二支架内的料板,然后通过第二气缸控制支撑板上升至第二支架上方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推料机构设置为固定在容置部远离窑炉的一端上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长度方向沿第二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被顶升至第二支架上方的料板推送至进料机构处进行分批进料时,只需要启动第三气缸以使得第三气缸推动料板沿着第二支架前进即可,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靠近窑炉的一侧与窑炉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三支架以及一件位于第三支架远离窑炉的一端上且位于第二支架远离窑炉的一侧上的第四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控制移动至第二支架末端上的料板进入窑炉内时,只需要通过第四气缸推动料板沿着第三支架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料板被推进窑炉内即可,从而达到将紧靠在一起的料板分批推进窑炉内的效果,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部内设置有一件与第一支架等高设置且与第二气缸控制连接的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二支架靠近窑炉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控制连接的第二感应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感应器确认料板在支撑板上的位置,使得升降机构顶升料板时能够确保料板处于设置在第二支架两侧的限位板之间;通过第二感应器能够检测第二支架末端是否有料板,使得进料机构将料板推进窑炉内时第三气缸不会推动料板与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发生碰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第一推料机构、升降机构、第二推料机构和进料机构配合能够实现放置有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的料板能够自动传输、调节进料高度、自动推进窑炉内部,中间步骤均无需人工操作,节省人力;

2、通过滚珠能够防止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被料板刮伤;

3、通过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能够调整升降机构、第二推料机构和进料机构之间的配合,从而确保中转装置的工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与窑炉和压坯机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压坯机;2、窑炉;3、第一支架;31、滚珠;32、限位板;4、第一推料机构;41、第一支撑台;42、第一气缸;5、第二支架;51、容置部;52、限位块;53、挡板;6、第二推料机构;61、第二支撑台;62、第三气缸;7、进料机构;71、第三支架;72、第三支撑台;73、第四气缸;74、第二感应器;8、升降机构;81、第二气缸;82、第一感应器;83、支撑板;831、限位槽;9、料板;10、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中转装置,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位于压坯机1出料口处的第一支架3、固定于第一支架3的其中一端上且与窑炉2进料口等高设置的第二支架5、设置于第一支架3远离第二支架5的一端上的第一推料机构4、设置于第二支架5内且位于第二支架5与第一支架3固定的一端内的升降机构8、设置于第二支架5靠近第一支架3的一端上的第二推料机构6以及设置于第二支架5远离第一支架3的一端上的进料机构7;其中,还包括能够滑移连接在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5上以用于供工作人员码放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10的料板9,料板9采用耐高温的混凝土制成。

其中,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5呈“L”字形状布置,压坯机1位于第一支架3设置有第一推料机构4的一侧上,窑炉2位于第二支架5设置有进料机构7的一侧上。

进一步优化,第一支架3的高度设置为80cm~100cm。成年人的身高普遍在170cm以上,将第一支架3的高度设置在80cm~100cm之间使得工作人员码放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10时可以弯曲双手,且能够将肘部靠在第一支架3上,在这个状态下码放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10较为轻松,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码放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10时的工作强度。

当需要码放压坯机1压制出来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10时,工作人员只需站在压坯机1一侧,首先将料板9放置在第一支架3上,然后将压坯机1压制完成后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10取出并根据要求直接码放在料板9上即可。

结合图1和图3所示,第一推料机构4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架3远离第二支架5的一端上的第一支撑台41以及固定在第一支撑台41上且活塞杆沿支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气缸42;当工作人员码放好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10时,只需控制第一气缸42启动即可通过第一气缸42推动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10沿着第一支架3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料板9被推至第二支架5内,然后第一气缸42的活塞杆缩回,此时,工作人员即可重新放置新的料板9,并重新码放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10。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第二支架5远离窑炉2的一端内设置有与第一支架3的长度方向处于同一直线的容置部51,升降机构8包括固定于容置部51内且活塞杆竖直向上设置的第二气缸81以及一件水平设置且与第二气缸81的活塞杆固定的支撑板83;其中,当第二气缸81处于缩回状态时,支撑板83与第一支架3等高设置,当第二气缸81处于顶出状态时,支撑板83与第二支架5等高设置;其中,在容置部51内设置有与第一支架3等高设置且与第二气缸81控制连接的第一感应器82。

其中,支撑板83采用耐磨材料制成,当料板9被推至支撑板83上时,支撑板83与料板9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滑动摩擦,采用耐磨材料制成的支撑板83能够确保支撑板8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在容置部5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多道竖直向上设置且横截面呈梯形形状设置的限位块52,支撑板83的两端均设置有多道供限位块52滑移连接且横截面与限位块52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一致的限位槽831。

当第一推料机构4进行推料时,第二气缸81应处于缩回的状态,此时,支撑板83与第一支架3等高,从而使得支撑板83能够接收被第一推料机构4推进第二支架5内的料板9,当第一感应器82检测到料板9被推至指定位置时,第一感应器82会控制第二气缸81向上顶升支撑板83,从而使得料板9能够被抬升至与第二支架5等高的位置上,从而完成了料板9的进料高度的调整。

结合图1和图3所示,第二推料机构6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5远离窑炉2的一端上的第二支撑台61以及固定在第二支撑台61远离窑炉2的一端上且活塞杆沿第二支架5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气缸62,其中,当第三气缸62的活塞杆满行程顶出时,第三气缸62的活塞杆靠近窑炉2的一端与第二支架5靠近窑炉2的一端之间的间距为至少5个紧挨在一起的料板9的长度总和。

当需要控制升降机构8向上顶升料板9时,第三气缸62应处于缩回的状态,当料板9被顶升至与第二支架5等高的位置时,第三气缸62开始顶出,从而将升降至与第二支架5等高的料板9从支撑板83上推至第二支架5上,重复此工作,使得前一块料板9会被后面顶升的下一块料板9向前推动,直至最靠近窑炉2的料板9被推动至第二支架5靠近窑炉2的一端为止,此时,第二推料机构6会停止工作,同时通过进料机构7将最靠近窑炉2的料板9推进窑炉2内。

结合图3和图5所示,进料机构7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5靠近窑炉2的一侧与窑炉2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三支架71、设置于第三支架71远离窑炉2的一端上的第三支撑台72以及固定于第三支撑台72上的第四气缸73,第四气缸73的活塞杆要第二支架5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在第二支架5靠近窑炉2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三气缸62和第四气缸73控制连接的第二感应器74。

当第二感应器74检测到料板9被推至第二支架5靠近窑炉2的一端上时,会控制第三气缸62停止工作,同时控制第四气缸73将处于第二支架5靠近窑炉2的一端上料板9沿着第三支架71推进窑炉2内即可。

其中,在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5上均滚动连接有多个滚珠31,料板9在第一支架3或第二支架5上表面移动时,料板9的下表面与滚珠31抵接设置;同时,在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5的两侧均设置有多道上端分别伸出第一支架3或第二支架5上表面以用于防止料板9偏移输送的限位板32,其中,在第二支架5靠近窑炉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料板9被直接推出第二支架5外的挡板53。

通过第一支撑台41、第二支撑台61和第三支撑台72能够对第一气缸42、第三气缸62和第四气缸73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得第一气缸42、第三气缸62和第四气缸73工作时不易发生脱落,尤其是当推动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10较重时,能够进一步增加料板9移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第一气缸42、第二气缸81、第三气缸62和第四气缸73联动控制,当第四气缸73缩回时,第三气缸62才能够顶出;当第三气缸62缩回时,第二气缸81才能够向上顶升;当第二气缸81缩回时,第一气缸42才能够推动料板9前进。

工作原理:首先由工作人员将料板9放置在第一支架3上,然后码放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10,码放好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10后通过第一推料机构4将料板9推至支撑板83上,然后通过升降机构8将处于支撑板83上的料板9顶升至与第二支架5等高位置上,再由第二推料机构6将处于支撑板83上的料板9推至第二支架5上,然后各部件复位,重复此工作,使得第二支架5上存有多个料板9,且前一个料板9会被后一个料板9推动前进,直至第二支架5靠近窑炉2的一端上有一件料板9为止,此时,进料机构7会将处于第二支架5靠近窑炉2的一端上的料板9推至窑炉2内即可,重复此工作,即可将软磁铁氧体磁芯坯料10自动送入窑炉2内进行烧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