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堵渣口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1991发布日期:2019-01-29 17:4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堵渣口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炉堵渣口辅助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堵渣口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炉堵渣口的常规操作为:首先,操作人员手拿钢筋放入渣口堵头,此时,部份钢筋裸露在渣口堵头外;然后,操作人员用准备好的木棒将裸露在渣口堵头外的钢筋推平渣口;最后,操作人员手拿泥巴来封堵渣口,由于金属溶液的温度极高,操作人员不能一直压住泥巴,松手则可能会导致泥巴掉落,实际上需要一人拿木棒,一人拿泥巴,两人同时操作;这种操作方式有可能会导致拿木棒的人压对放泥巴人的手存在安全性低、人力投入大以及工作效率低的缺陷;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多功能堵渣口工具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堵渣口工具,用于解决现有电炉堵渣口操作方式存在的安全性低、人力投入大以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堵渣口工具,包括:

金属管套,

金属顶板,设于所述金属管套的外周面,并与所述金属管套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金属顶板的正面与所述金属管套的一端面相持平;

堵渣口塞,设于所述金属管套远离所述金属顶板的一端,其包括连杆和金属堵板;所述连杆的一端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金属管套内,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堵板。

优选地,所述金属管套包括依次相连且外径逐级递减的第一管套、第二管套以及第三管套;所述金属顶板设于所述第一管套上,所述连杆紧密地插设于所述第三管套内。这样设置,使得所述金属管套的内径也逐级递减,所述第一管套尺寸较大,使得所述金属顶板能够稳定地设于所述第一管套上;所述第三管套尺寸较小,便于所述连杆通过较小的外径尺寸与其可拆卸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所述连杆的重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套的外径为3-6cm,所述第二管套的外径为2-4cm,所述第三管套的外径为1-2cm。这样设置,使得所述第一管套、所述第二管套以及所述第三管套具有最佳的尺寸大小,方便操作者进行堵渣口操作。

优选地,所述金属管套的外周面还设有固定座,所述金属顶板的背面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这样设置,通过所述固定座对所述金属顶板进行加强固定,进一步提高所述金属顶板的安装可靠性,避免出现所述金属顶板脱落的情形,便于操作者高效地完成堵渣口操作。

优选地,所述连杆为钢筋,其与所述金属堵板焊接。这样设置,通过操作场地遍地可寻的钢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可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成本,且还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优选地,所述金属堵板为圆形板,其直径为6-10cm。这样设置,便于提高所述金属堵板封堵渣口的效果以及提高堵渣口的工作效率。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堵渣口操作的安全性,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堵渣口操作时,操作员可在远离渣口的情况下进行远距离操作,通过金属顶板助推渣口外未到位的钢筋,使得钢筋与渣口相平;同时,金属顶板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挡住渣口喷出的渣液的作用,对操作者起到保护作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管套为防火结构,相对传统方式使用的木棍,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二次明火,且可持续使用,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堵渣口操作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在金属管套的一端设置了堵渣口塞,使得操作人员可在不用更换工具的情况下,单人完成堵渣口操作;堵渣口塞使用时,首先将泥巴安放在金属堵板上,然后,将金属堵板上的泥巴对准渣口,并将泥巴压住渣口;最后,待渣口无渣液流出时,即可撤下金属堵板;相对于传统的两人操作,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以节省人力投入,效率更高,且避免了操作人员手持泥巴封堵渣口带来的安全隐患。

3.本实用新型的堵渣口塞与金属管套可拆卸连接,操作人员在进行堵渣口操作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尺寸的堵渣口塞安装至金属管套,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炉堵渣口操作,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轻便、制作价格低廉以及使用方便的优点,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附图中,1-金属管套、2-第一管套、3-第二管套、4-第三管套、5-金属顶板、6-固定座、7-堵渣口塞、8-连杆、9-金属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堵渣口工具,包括金属管套1、金属顶板5以及堵渣口塞7。其中,金属管套1包括依次相连且外径逐级递减的第一管套2、第二管套3以及第三管套4。第一管套2的外径为3-6cm,第二管套3的外径为2-4cm,第三管套4的外径为1-2cm。本实施例中,第一管套2的外径为4cm,第二管套3的外径为2.5cm,第三管套4的外径为1.5cm。

金属顶板5设于第一管套2的外周面,并与金属管套1的轴线垂直设置,金属顶板5的正面与第一管套2的一端面相持平。第一管套2的外周面还设有固定座6,金属顶板5的背面与固定座6固定连接。这样设置,通过固定座6对金属顶板5进行加强固定,进一步提高金属顶板5的安装可靠性,避免出现金属顶板5脱落的情形,便于操作者高效地完成堵渣口操作。

堵渣口塞7设于金属管套1远离金属顶板5的一端,其包括连杆8和金属堵板9。连杆8的一端可拆卸地插设于第三管套4内,连杆8的另一端连接金属堵板9。金属堵板9为圆形板,其直径为6-10cm,便于提高金属堵板9封堵渣口的效果以及提高堵渣口的工作效率。操作人员在进行堵渣口操作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尺寸的堵渣口塞7安装至金属管套1,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炉堵渣口操作,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金属堵板9的直径为8cm,连杆8紧密地插设于第三管套4内,连杆8为钢筋,其与金属堵板9焊接。通过操作场地遍地可寻的钢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可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成本,且还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堵渣口操作的安全性,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堵渣口操作时,操作员可在远离渣口的情况下进行远距离操作,通过金属顶板5助推渣口外未到位的钢筋,使得钢筋与渣口相平;同时,金属顶板5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挡住渣口喷出的渣液的作用,对操作者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堵渣口操作的工作效率,堵渣口塞7使用时,首先将泥巴安放在金属堵板9上,然后,将金属堵板9上的泥巴对准渣口,并将泥巴压住渣口;最后,待渣口无渣液流出时,即可撤下金属堵板9;相对于传统的两人操作,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以节省人力投入,效率更高,且避免了操作人员手持泥巴封堵渣口带来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轻便、制作价格低廉以及使用方便的优点,值得推广。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