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组结构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2807发布日期:2020-02-07 22:1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空调机组结构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结构及空调。



背景技术:

中国轨道交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人们对于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目前,新型的磁悬浮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开始应用于地铁站制冷,这是轨道交通空气处理的又向前进一步。

由于地铁站都深入地下,因此,传统的磁悬浮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需要拆分设计,再将拆分后的结构安装在地铁站的待安装区,然而,拆分的结构在安装时存在诸多不便,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磁悬浮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需要拆分设计,再将拆分后的结构安装在地铁站的待安装区,然而,拆分的结构在安装时存在诸多不便,影响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调机组结构及空调,该空调机组结构及空调解决了现阶段磁悬浮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整体过长,无法顺利吊入地下安装的缺陷,避免了空调机组拆分后引起的拼接问题,提高了空调机组的安装效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结构,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包括沿所述安装框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层安装空间和第二层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层安装空间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层安装空间的高度;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安装空间;及压缩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及所述压缩机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安装空间,所述压缩机、所述换热器及所述蒸发器通过管道连通形成供制冷剂流通的循环通道。

上述空调机组结构在使用时,由于所述安装框架包括沿所述安装框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层安装空间和第二层安装空间,将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安装空间,将所述换热器及所述压缩机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安装空间,如此,充分利用了所述安装框架的安装空间,同时可以降低所述空调机组结构的长度,解决了传统磁悬浮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整体过长,无法顺利吊入地下安装的缺陷,避免了空调机组拆分后引起的拼接问题,提高了空调机组的安装效率;进一步,由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换热器的重量过大,将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安装空间可以提升整个空调机组结构的稳定性。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机组结构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安装空间,所述安装框架包括进风口及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出风口,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蒸发器间隔设置,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层安装空间沿所述安装框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进风口的高度及所述出风口的高度均大于所述第一层安装空间的高度,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第二层安装空间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机组结构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机组结构还包括分隔件,所述安装框架围成安装区,所述分隔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区内并把所述安装区分割成所述第一层安装空间和所述第二层安装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机组结构还包括第一接水盘,所述第一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分隔件,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水盘的接水面上,所述第一接水盘设有第一出水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区间隔设置的维修区,所述维修区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蒸发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机组结构还包括压缩机变频器,所述压缩机变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安装空间,所述压缩机变频器与所述压缩机电性连接,且所述压缩机变频器与所述换热器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变频器与所述压缩机位于同一侧,所述换热器位于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压缩机变频器相对的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机组结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框架固设于所述安装座的承压面。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空调,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组结构。

上述空调在使用时,由于所述安装框架包括沿所述安装框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层安装空间和第二层安装空间,将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安装空间,将所述换热器及所述压缩机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安装空间,如此,充分利用了所述安装框架的安装空间,同时可以降低所述空调机组结构的长度,解决了传统磁悬浮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整体过长,无法顺利吊入地下安装的缺陷,避免了空调机组拆分后引起的拼接问题,提高了空调机组的安装效率;进一步,由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换热器的重量过大,将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安装空间可以提升整个空调机组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空调机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空调机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机组结构,100、安装框架,110、第一层安装空间,120、第二层安装空间,130、维修区,200、蒸发器,300、压缩机,400、换热器,500、压缩机变频器,600、风机组件,700、过滤件,810、进风风阀,820、出风风阀,910、第一接水盘,920、第二接水盘,1000、电控箱,2000、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时,两个元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下”、“上”、“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结构部件。这些术语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组结构10,包括:安装框架100,安装框架100包括沿安装框架100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层安装空间110和第二层安装空间120,第二层安装空间120的高度大于第一层安装空间110的高度;蒸发器200,蒸发器200设置于第二层安装空间120;及压缩机300和换热器400,换热器400及压缩机300间隔设置于第一层安装空间110,压缩机300,换热器400及蒸发器200通过管道连通形成供制冷剂流通的循环通道。

上述空调机组结构10在使用时,由于安装框架100包括沿安装框架100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层安装空间110和第二层安装空间120,将蒸发器200设置于第二层安装空间120,将换热器400及压缩机300间隔设置于第一层安装空间110,如此,充分利用了安装框架100的安装空间,同时可以降低空调机组结构10的长度,解决了传统磁悬浮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整体过长,无法顺利吊入地下安装的缺陷,避免了空调机组拆分后引起的拼接问题,提高了空调机组的安装效率;进一步,由于压缩机300和换热器400的重量过大,将压缩机300和换热器400设置于第一层安装空间110可以提升整个空调机组结构10的稳定性。在本次实施例中,换热器400为壳管换热器。

如图1至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空调机组结构10还包括风机组件600,风机组件600设置于第二层安装空间120,安装框架100包括进风口及与进风口连通的出风口,蒸发器200设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风机组件600与蒸发器200间隔设置,风机组件600设置于出风口与蒸发器200的出风端之间。如此,通过风机组件600驱动风沿进风口、蒸发器200及出风口的方向流动,实现换热。在本次实施例中,进风口设置了进风风阀810,通过进风风阀810控制进风口的打开与关闭,出风口设置了出风风阀820,通过出风风阀820控制出风口的打开与关闭,其中,进风风阀810和出风风阀820可以是百叶窗结构或者是可转动的门体结构。具体地,风机组件600为离心风机。

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进风口及出风口与第一层安装空间110沿安装框架10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进风口的高度及出风口的高度均大于第一层安装空间110的高度,进风口及出风口均与第二层安装空间120连通。如此,大部分冷媒位于第一层安装空间110,风在第二层安装空间120流动,当冷媒发生泄漏时,泄漏的冷媒不会通过风吹进用户侧,进而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次实施例中,该空调机组结构10还包括过滤件700,过滤件700设置于进风口与蒸发器200的进风端之间。如此,沿进风口进来的风可以通过过滤件700进行过滤,对风进行净化;在本次实施例中,过滤件700为静电除尘组件或者是过滤网。

在本次实施例中,该空调机组结构10还包括分隔件,安装框架100围成安装区,分隔件设置于安装区内并把安装区分割成第一层安装空间110和第二层安装空间120,如此,第一层安装空间110与第二层安装空间120比较紧凑,可以尽可能的降低空调机组结构10的高度;在本次实施例中,分隔件为分隔支架,分割支架的端部与安装框架100连接。

如图1所示,进一步,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该空调机组结构10还包括第一接水盘910,第一接水盘910设置于分隔件,蒸发器200设置于第一接水盘910的接水面上,第一接水盘910设有第一出水口。如此,通过第一接水盘910接取蒸发器200产生的冷凝水,再通过第一出水口将冷凝水排出,避免冷凝水积留。在本次实施例中,蒸发器200、过滤件700及风机组件600均设置于第一接水盘910上,便于蒸发器200、过滤件700及风机组件600的安装。

如图1至图2所示,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安装框架100还包括与安装区间隔设置的维修区130,维修区130设置于出风口与蒸发器200之间。如此,通过设置维修区130可以对蒸发器200进行维修。

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次实施例中,该空调机组结构10还包括压缩机变频器500,压缩机变频器500设置于第一层安装空间110,压缩机变频器500与压缩机300电性连接,且压缩机变频器500与换热器400间隔设置。如此,压缩机变频器500用于调节压缩机300的运行频率,进而调整压缩机300的转速,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使室温波动小、电能消耗少,舒适度大大提高。进一步,将压缩机变频器500设置于第一层安装空间110,同样可以提升整个空调机组结构10的稳定性。

如图1至图2所示,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压缩机变频器500与压缩机300位于同一侧,换热器400位于与压缩机300和压缩机变频器500相对的另一侧。如此,压缩机300及压缩机变频器500与换热器400相对设置,可以起到提升整个空调机组结构10的稳定性,避免压缩机300、压缩机变频器500及换热器400位于同一侧使空调机组结构10的重心位于一侧造成空调机组结构10不稳定。在本次实施例中,还包括面板,面板设置于安装框架100,用于密封第一层安装空间110,压缩机300及压缩机变频器500靠近面板设置,如此,便于对压缩机300及压缩机变频器500进行维修。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一层安装空间110内还设置有第二接水盘920,压缩机300、压缩机变频器500及换热器400设置于第二接水盘920的接水面,第二接水盘920还包括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口将第二接水盘920内的水排出。在本次实施例中,压缩机300通过安装支架固设于第二接水盘920上。

如图1至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空调机组结构10还包括安装座2000,安装框架100固设于安装座2000的承压面。如此,通过设置安装座2000起到承重的作用。

如图2所示,如图1所示,该空调机组结构10还包括电控箱1000,安装框架100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层安装空间110的面板,电控箱1000设置于安装面板上,且电控箱1000设置于过滤件700及蒸发器200之间,如此可以充分的利用空间,降低空调机组结构10的尺寸。

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空调,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组结构10。

上述空调在使用时,由于安装框架100包括沿安装框架100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层安装空间110和第二层安装空间120,将蒸发器200设置于第二层安装空间120,将换热器400及压缩机300间隔设置于第一层安装空间110,如此,充分利用了安装框架100的安装空间,同时可以降低空调机组结构10的长度,解决了传统磁悬浮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整体过长,无法顺利吊入地下安装的缺陷,避免了空调机组拆分后引起的拼接问题,提高了空调机组的安装效率;进一步,由于压缩机300和换热器400的重量过大,将压缩机300和换热器400设置于第一层安装空间110可以提升整个空调机组结构10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