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稳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6678发布日期:2020-05-26 18:2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的稳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换热器中塑料换热管变形的稳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利用烟气热量时,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换热管,但由于烟气中含有so2/so3/hcl/hf等具有高腐蚀性的成分,使得金属材料和烟气直接接触后造成金属材料的腐蚀,因此常用ptfe(聚四氟乙烯)制作塑料换热管以替代金属换热管。

一般的换热器由几十至上百根塑料换热管并列安装形成,各塑料换热管的端部连通,形成内部液体的循环流通,根据换热需要,塑料换热管的长度可达十米左右,中部采用带有孔洞的支撑板来供各塑料换热管通过,支撑板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规范塑料换热管的安装位置。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塑料换热管在与支撑板接触的位置处由于热量集中,容易导致塑料换热管在支撑点产生弯曲变形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换热器中塑料换热管变形的稳定结构。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的稳定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用于循环液体的塑料换热管,和设置有孔洞以供塑料换热管穿过的支撑板,在所述塑料换热管穿过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套有箍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箍圈包括用于套在所述塑料换热管身上的开口环体,以及将所述环体锁紧的锁紧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环体的开口处两端部的锁带,在所述锁带上设置有两条所述锁带相互接触后咬合固定的锯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带的一端与所述环体的外表面固定,另一端向所述环体的开口方向延伸,所述锁带与所述环体之间形成一个内部设置有锯齿的开口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其中一个所述锁带的外表面设置凸起,在另一个所述锁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高于所述凸起的拨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箍圈在塑料换热管的外表面形成一圈固定环,增加塑料换热管此处的壁厚,提高对高温的抵抗力,防止塑料换热管因与孔洞接触而引起的局部高温变形现象,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箍圈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锁带锁紧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换热器100的稳定结构,包括多根并列排布的塑料换热管10,各塑料换热管1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塑料换热管10连通,形成相互连通的循环散热系统,在各塑料散热管10的管身上间隔设置有支撑用支撑板20,在支撑板20上设置有多个孔洞,各塑料散热管10从对应的孔洞中穿过并被支撑板20支撑,在塑料换热管10穿过支撑板20上孔洞的两侧分别套有防止管身变形的箍圈30。

箍圈30能够在塑料换热管10的外表面形成一圈固定环,增加塑料换热管10此处的壁厚,提高对高温的抵抗力,防止塑料换热管10因与孔洞接触而引起的局部高温变形现象,保证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

具体的箍圈30可采用有机材料、塑料等低热传导性能的材料,并能够在塑料换热管10外表面形成整体嵌套的状态,如在轴向上设置有断开缝的塑料管节,通过分开断开缝使其套在塑料换热管10上;或是两半圆的结构,通过卡扣或锯齿结构活动扣合在塑料换热管10的表面。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个具体的箍圈30结构,该箍圈30包括一个用于套在塑料换热管10身上的开口环体31,在环体31的开口端处设置一个在环体31套在塑料换热管10上后将其开口端拉紧的锁紧部。

使用时,环体31可以直接通过开口端卡在塑料换热管10的外表面上,再通过锁紧部将开口端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其环体31牢固固定在塑料换热管10的外表面。

锁紧部可以是卡扣结构,也可以是分别设置在环体31的开口端两端部的锁带32结构,锁带32上设置锯齿33,当两个锁带32相互接触时,各自上面的锯齿33相互扣合使两根锁带32紧紧贴在一起,从而将环体31固定在塑料换热管10上。为提高扣合后的稳定性,两个锁带32上的锯齿33分别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

锁带32可通过一端与环体31的外表面固定,另一端向环体31的开口方向延伸,锁带32与环体31的连接点不位于环体31开口端的端部,而是偏后一段距离,且锁带32与环体31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朝向另一端的开口槽34,其中一个锁带上的锯齿33可设置在开口槽34的内表面,在相对的另一个锁带32的锯齿33则可设置该锁带32的上下表面上。

当两个锁带32靠近时,其中一个锁带32插入另一个锁带32的开口槽34内,两者的锯齿33相互咬合并形成锁定状态,该结构能够提高锁带32的强度。

如图3所示,为方便解开锁紧后的锁带32,可在其中一个锁带32的外表面设置凸起35,同时在另一个锁带32的外表面设置高于凸起35的拨块36;当两个锁带32锁合后,拨块36会位于凸起35的上方,当以凸起35为支点按下拨块36后,拨块36能够以凸起35为支点,将与拨块36连接的锁带32抬起一段高度,使两者的锯齿33脱离开,从而可将两条锁带32分离。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器的稳定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用于循环液体的塑料换热管,和设置有孔洞以供塑料换热管穿过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换热管穿过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套有箍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箍圈包括用于套在所述塑料换热管身上的开口环体,以及将所述环体锁紧的锁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环体的开口处两端部的锁带,在所述锁带上设置有两条所述锁带相互接触后咬合固定的锯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带的一端与所述环体的外表面固定,另一端向所述环体的开口方向延伸,所述锁带与所述环体之间形成一个内部设置有锯齿的开口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其中一个所述锁带的外表面设置凸起,在另一个所述锁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高于所述凸起的拨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的稳定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用于循环液体的塑料换热管,和设置有孔洞以供塑料换热管穿过的支撑板,在所述塑料换热管穿过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套有箍圈。本实用新型采用箍圈在塑料换热管的外表面形成一圈固定环,增加塑料换热管此处的壁厚,提高对高温的抵抗力,防止塑料换热管因与孔洞接触而引起的局部高温变形现象,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科荟热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6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