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7959发布日期:2020-11-10 11:4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由管箱和筒体两部分进行组成的,才用法兰连接,管程流体从管箱进入,在现有换热器的不足有折流板的使用寿命比较短,安装的复杂比较复杂,密封元件由于老化或者频繁的冷热疲劳超负荷容易造成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在设备内安装有换热器挡板,可以防止流体泄漏导致流体对换热管造成损伤,造成换热管的使用寿命变短,可以提高设备内的折流板的使用寿命,设备安装比较简单,避免了冷热疲劳超负荷造成流体泄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壳程换热器出气接管和第一折流板,所述壳体的内部顶端位置处安装有流体进气管,所述流体进气管的一端安装有壳程换热器出气接管,所述壳体的内部上方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集流仓,所述流体进气管安装在第一集流仓的上方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集流仓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上安装有上强化换热管,所述上强化换热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二折流板上安装有下强化换热管,所述下强化换热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和第三折流板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换热管挡板。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挡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集流仓,所述第一集流仓和第二集流仓相远离,所述第二集流仓的底端安装有流体出气管,所述流体出气管的一端安装有管程流体进口接管。

优选的,所述流体出气管贯穿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外部一侧安装有管程换热器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外侧一端安装有壳程换热器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管程换热器进气口和壳程换热器出气口相远离。

优选的,所述壳程换热器出气接管和管程流体进口接管相远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流板上方安装有硅胶防水层,所述第三折流板的底端安装有防水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流仓和第二集流仓中间安装连接有换热管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在设备内安装有换热器挡板,可以防止流体泄漏导致流体对换热管造成损伤,造成换热管的使用寿命变短,可以提高设备内的折流板的使用寿命,设备安装比较简单,避免了冷热疲劳超负荷造成流体泄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管程换热器进气口,3-壳程流体进口接管,4-第二集流仓,5-第一集流仓,6-壳程换热器出气接管,7-管程换热器出气口,8-第一折流板,9-上强化换热管,10-第二折流板,11-第三折流板,12-换热管挡板,13-下强化换热管,14-流体进气管,15-流体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壳程换热器出气接管6和第一折流板8,壳体1的内部顶端位置处安装有流体进气管14,流体进气管14的一端安装有壳程换热器出气接管6,壳体1的内部上方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集流仓5,流体进气管14安装在第一集流仓5的上方中间位置处,第一集流仓5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折流板8,第一折流板8上安装有上强化换热管9,上强化换热管9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折流板10,第二折流板10上安装有下强化换热管13,下强化换热管13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折流板11,第一折流板8、第二折流板10和第三折流板11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换热管挡板12。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挡板1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集流仓4,第一集流仓5和第二集流仓4相远离,第二集流仓4的底端安装有流体出气管15,流体出气管15的一端安装有管程流体进口接管3。

在本实施例中:流体出气管15贯穿壳体1的底部,壳体1的外部一侧安装有管程换热器进气口2,壳体1的外侧一端安装有壳程换热器出气口7。

在本实施例中:管程换热器进气口2和壳程换热器出气口7相远离。

在本实施例中:壳程换热器出气接管6和管程流体进口接管3相远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流板8上方安装有硅胶防水层,第三折流板11的底端安装有防水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流仓5和第二集流仓4中间安装连接有换热管挡板12。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在设备运行时冷媒流体沿上强化换热管9和下强化换热管13通过壳程流体进口接管3进入,并从壳程换热器出气管6流出,热媒介质从上强化换热管9和下强化换热管13的管程换热器进气口2进入,并从上强化换热管9和下强化换热管13侧的管程换热器出气口7进行流出,冷热流体在上强化换热管9和下强化换热管13的表面形成强烈的湍流,将热量传递给冷媒,在设备内安装有换热器挡板,可以防止流体泄漏导致流体对换热管造成损伤,造成换热管的使用寿命变短,可以提高设备内的折流板的使用寿命,设备安装比较简单,避免了冷热疲劳超负荷造成流体泄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壳程换热器出气接管(6)和第一折流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顶端位置处安装有流体进气管(14),所述流体进气管(14)的一端安装有壳程换热器出气接管(6),所述壳体(1)的内部上方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集流仓(5),所述流体进气管(14)安装在第一集流仓(5)的上方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集流仓(5)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折流板(8),所述第一折流板(8)上安装有上强化换热管(9),所述上强化换热管(9)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折流板(10),所述第二折流板(10)上安装有下强化换热管(13),所述下强化换热管(13)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折流板(11),所述第一折流板(8)、第二折流板(10)和第三折流板(11)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换热管挡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挡板(1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集流仓(4),所述第一集流仓(5)和第二集流仓(4)相远离,所述第二集流仓(4)的底端安装有流体出气管(15),所述流体出气管(15)的一端安装有管程流体进口接管(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出气管(15)贯穿壳体(1)的底部,所述壳体(1)的外部一侧安装有管程换热器进气口(2),所述壳体(1)的外侧一端安装有壳程换热器出气口(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程换热器进气口(2)和壳程换热器出气口(7)相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程换热器出气接管(6)和管程流体进口接管(3)相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8)上方安装有硅胶防水层,所述第三折流板(11)的底端安装有防水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仓(5)和第二集流仓(4)中间安装连接有换热管挡板(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所述流体进气管安装在第一集流仓的上方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集流仓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上安装有上强化换热管,所述上强化换热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二折流板上安装有下强化换热管,所述下强化换热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和第三折流板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换热管挡板,在设备内安装有换热器挡板,可以防止流体泄漏导致流体对换热管造成损伤,造成换热管的使用寿命变短,可以提高设备内的折流板的使用寿命,设备安装比较简单,避免了冷热疲劳超负荷造成流体泄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金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环宇传热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6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