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的管坯支撑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3730发布日期:2020-08-28 17:25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的管坯支撑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坯加热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的管坯支撑台。



背景技术:

石油、军工、航天以及大型场馆等领域的建设材料中钢管是很大的组成部分。二生产钢管所用的坯料,叫做管坯。管坯通常采用优质(或合金)的实心圆钢作管坯。钢管生产工艺中前期的管坯加热处理是最重要的环节,关系着管坯的热塑性、管坯的晶粒质量等。

中国专利号201721123228.5一种用于蓄热式加热炉的管坯支撑台。一种用于蓄热式加热炉的管坯支撑台主要包括:带螺纹孔的平台底座、可拆卸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支撑台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可拆卸支撑台左部分的上部为半个v形,下部为半个椭圆形,右部与左部结构相同,将左右两个部分对向放置,使所述可拆卸支撑台上部组成v形支撑结构,下部组成椭圆形的间隙。本实用新型装置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结构进行改进的支撑台,不仅增加了高度,使垂直于管坯的热气流更顺利的从管坯底部通过,有效改善管坯的头尾与中部加热不均的情况,并且支撑台中部有较大间隙,为管坯下部的热气流流动的加快和形成环流提供条件,进而改善管坯周围对流辐射换热的效率;2、支撑台材料改用价格便宜、防火、隔热的耐火砖,减小了管坯对加热炉底的辐射换热;并具有更换方便、拆卸简单的特点。

但是该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支撑台的体积太大,占用了平台底座较大的空间,对支撑处管坯的上下热循环产生影响;(2)、相同的加热空间内,因为支撑台的体积过大,导致可放置加热的管坯的数量减少,降低了生产效率;(3)、只对管坯的两端进行支撑,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中部无支撑造成管坯弯曲。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的管坯支撑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装置存在支撑台的体积太大,占用了平台底座较大的空间,对支撑处管坯的上下热循环产生影响;相同的加热空间内,因为支撑台的体积过大,导致可放置加热的管坯的数量减少,降低了生产效率;只对管坯的两端进行支撑,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中部无支撑造成管坯弯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的管坯支撑台,包括平台底座,所述平台底座的顶部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由w型支撑架和m型支撑架交叉组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w型支撑架和m型支撑架的底部转折处均设置有内螺纹,w型支撑架和m型支撑架通过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平台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w型支撑架和m型支撑架的顶部转折处均做有削平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w型支撑架和m型支撑架的转折角均为直角。

进一步的,所述w型支撑架上坡边与m型支撑架的下坡边左右贴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同一条直线上若干个支撑装置的w型支撑架上坡边与m型支撑架下坡边的交叉处共同支撑一根管坯。

进一步的,所述w型支撑架和m型支撑架均为防火、耐高温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w型支撑架和m型支撑架交叉组合而成的支撑装置,底部占用空间较小,更利于管坯加热的上下热循环。

(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为架状交叉结构,相同的加热空间内,可放置更多数量的管坯,效率更高。

(3)、本实用新型对管坯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支撑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加热过程中因为重力原因而管坯中部无支撑造成弯曲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的管坯支撑台的管坯放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的管坯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的管坯支撑台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的管坯支撑台的w型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的管坯支撑台的m型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平台底座;2、支撑装置;3、w型支撑架;4、m型支撑架;5、内螺纹;6、固定螺栓;7、管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的管坯支撑台,包括平台底座1,所述平台底座1的顶部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由w型支撑架3和m型支撑架4交叉组合而成。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管坯7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支撑装置2,能够有效地避免加热过程中因为重力原因而管坯7中部无支撑造成弯曲的问题;支撑装置2的底部占用空间较小,更利于管坯7加热的上下热循环;同时支撑装置2的架状交叉结构能够在相同的加热空间内,放置更多数量的管坯,效率更高。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所述w型支撑架3和m型支撑架4的底部转折处均设置有内螺纹5,w型支撑架3和m型支撑架4通过与内螺纹5相配合的固定螺栓6固定安装于平台底座1上;所述w型支撑架3和m型支撑架4的转折角均为直角;所述w型支撑架3上坡边与m型支撑架4的下坡边左右贴紧设置;所述同一条直线上若干个支撑装置2的w型支撑架3上坡边与m型支撑架4下坡边的交叉处共同支撑一根管坯7。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利用底部转折处均设置有内螺纹5和固定螺栓6的配合将支撑装置2固定在平台底座1,牢固且可拆卸;w型支撑架3和m型支撑架4的交叉左右贴紧组合结构,使支撑装置2更稳固的同时对管坯7起到多点支撑的作用,避免管坯7弯曲的状况。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5,所述w型支撑架3和m型支撑架4的顶部转折处均做有削平处理;所述w型支撑架3和m型支撑架4均为防火、耐高温材质。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w型支撑架3和m型支撑架4的顶部转折处均的削平处理,能够避免管坯7放取的时候因转角锋利造成的刮伤;w型支撑架3和m型支撑架4采用防火、耐高温材质,做到安全加工生产,杜绝安全隐患。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支撑装置2的w型支撑架3上坡边与m型支撑架4的下坡边左右贴紧的交叉处实现对管坯7的支撑;同一条直线上若干个支撑装置2的w型支撑架3上坡边与m型支撑架4下坡边的交叉处共同支撑一根管坯7(本具体实施中的案列使用3个支撑装置2,也可根据实际管坯7的长度和重量使用4、5或更多个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的底部占用空间较小,利于管坯7加热时的上下热循环,同时支撑装置2的架状交叉结构能够在相同的加热空间内,放置更多数量的管坯7,效率更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