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6596发布日期:2020-10-17 01:12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液或液汽快速加热或者冷却的过程中,一般会用到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换热器一般分为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两种,而板式换热器因为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使用更加广泛。

现有用的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冲压有波纹薄板按一定间隔,四周通过垫片密封,并用框架和压紧螺旋重叠压紧而成,板片和垫片的四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汇集管,同时又合理地将冷热流体分开,使其分别在每块板片两侧的流道中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

但是因为板片间距离非常小,所以极易阻塞管路,清洗相当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堵塞的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本体,所述板式换热器本体包括换热器框架和多个换热板,所述换热器框架通过螺栓把换热板紧固,板式换热器本体底部设有固定架;所述换热器框架上部设有热液进管和冷液出管,下部设有热液出管和冷液进管,所述热液进管上设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冷液进管上设有第二过滤装置。

通过采用了在热液进管和冷液进管上增加过滤装置的方式,过滤掉了进液中的大部分杂质,预防了板片间的阻塞。

进一步的,所述热液进管的第一过滤装置前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冷液进管的第二过滤装置前设有第二阀门。

通过采用了在过滤装置前设置阀门的方式,一是可以控制冷液和热液的流速,二是拆卸方便,方便设备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后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后设有第四阀门。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过滤装置后设置阀门,通过阀门开关大小控制进液的流速,从而控制出液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板之间设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换热板之间的密封,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个数不小于6个,在换热器框架两侧对称均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板框进行均匀的紧固,防止压力不均,导致密封不严,料液泄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为预过滤装置。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对进料进行初步过滤,进板式换热器的进液不必完全纯净,只需不堵塞管路和换热板就可以,如果采用精密过滤反而增加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预过滤装置内滤芯为pp棉或活性炭。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都是很普通、便宜的耗材,可以节省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底部焊接有支撑脚。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焊接上支撑脚,可以更牢固的支撑板式换热器,同时底部中空,也便于维护、拆洗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为蝶阀。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以控制阀门的大小从而控制开关、流速,从而控制整个热交换过程中的进出液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设置了过滤装置,防止了换热板的阻塞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对换热器框架进行很好的紧固密封,防止料液的跑冒滴漏问题。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拆卸方便,容易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换热板;2、螺栓;3、密封垫;4、热液进管;5、冷液出管;6、冷液进管;7、热液出管;8、换热器框架;9、第一过滤装置;10、第二过滤装置;11、固定架;12、支撑脚;13、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第四阀门;16、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式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本体,所述板式换热器本体包括换热器框架8和多个换热板1,所述换热器框架8通过螺栓2把换热板1紧固,板式换热器本体底部设有固定架11;所述换热器框架8上部设有热液进管4和冷液出管5,下部设有热液出管7和冷液进管6,所述热液进管4上设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冷液进管6上设有第二过滤装置10。所述第一过滤装置9前设有第一阀门13,所述第二过滤装置10前设有第二阀门14。所述第一过滤装置9后设有第三阀门16,所述第二过滤装置10后设有第四阀门15。所述换热板1之间设有密封垫3。所述螺栓2的个数不小于6个,在换热器框架8两侧对称均布。所述固定架11底部设有支撑脚12。所述第一过滤装置9、第二过滤装置10为预过滤装置。所述预过滤装置内滤芯为pp棉或活性炭。所述固定架11底部焊接有支撑脚12。所述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4、第三阀门16、第四阀门15为蝶阀。所述的热液进管4、冷液出管5、热液出管7、冷液进管6上都设有温控仪。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如需要把液体加热到特点的温度或温度方法范围,可以先打开热液进管4上的阀门,再打开冷液进管6上的阀门,通过阀门的调节,控制加热后的温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式换热器本体,所述板式换热器本体包括换热器框架(8)和多个换热板(1),所述换热器框架(8)通过螺栓(2)把换热板(1)紧固,板式换热器本体底部设有固定架(11);所述换热器框架(8)上部设有热液进管(4)和冷液出管(5),下部设有热液出管(7)和冷液进管(6),所述热液进管(4)上设有第一过滤装置(9),所述冷液进管(6)上设有第二过滤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9)前设有第一阀门(13),所述第二过滤装置(10)前设有第二阀门(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9)后设有第三阀门(16),所述第二过滤装置(10)后设有第四阀门(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1)之间设有密封垫(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的个数不小于6个,在换热器框架(8)两侧对称均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9)、第二过滤装置(10)为预过滤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过滤装置内滤芯为pp棉或活性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底部焊接有支撑脚(1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4)、第三阀门(16)、第四阀门(15)为蝶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液进管(4)、冷液出管(5)、热液出管(7)、冷液进管(6)上都设有温控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本体包括换热器框架和多个换热板,所述换热器框架通过螺栓把换热板紧固,板式换热器本体底部设有固定架;所述换热器框架上部设有热液进管和冷液出管,下部设有热液出管和冷液进管,所述热液进管上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冷液进管上设有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换热板的阻塞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杰;田成花;李杰;李志纲;赵国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东盛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