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陶瓷烧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6346发布日期:2021-01-15 11:3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陶瓷烧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陶瓷烧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陶瓷烧结系统。



背景技术:

陶瓷工业属于高耗能产业,根据不同工艺要求,瓷坯烧成温度分别在900-1400度间,烧成过程耗能较大,烧制成本约占30-50%,过去为降低成本,多使用煤、重油等作为燃料,所排放废气对空气污染较大。为适应环保要求,需改用清洁能源,同时燃气需求量大,而天然气便于管道输送,陶瓷企业现多改用天然气,而其作为清洁能源,燃烧废气可直接排放。

在烧制瓷坯过程中需要排放大量废气热能,同时出窑时窑口也有大量废气释放。尽管现有余热利用技术不断提升,但排烟温度仍然较高,约在150℃-300℃之间,含有大量可供利用热能,具有极高的回收价值。

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陶瓷烧结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陶瓷烧结系统,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目前烧制瓷坯过程中大量的余热被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烧结系统包括:

烧结装置、烘干装置和热量回收气管;所述热量回收气管的进风端设置有集风风机,所述热量回收气管的进风端靠近所述烧结装置的排热管或与所述烧结装置的内腔连接以通过所述集风风机吸收所述烧结装置内的废热;所述热量回收气管的出风端与所述烘干装置的进风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烘干装置为长条形的烘房,所述烘房内布置有多个补风组件。

优选地,多个所述补风组件沿所述烘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优选地,所述补风组件包括下侧风扇和设置于所述下侧风扇上的补风机。

优选地,多个所述补风组件沿所述烘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优选地,所述烘干装置包括:

长筒状的房本体;

设置于所述房本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水平设置,并将所述房本体分隔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所述下层空间的高度大于上层空间的高度;

封合于所述房本体的一端的封板,所述封板上形成有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正对所述下层空间;

设置于所述房本体的另一端的房门,所述房门可开合地安装于所述房本体上;

其中,所述隔板靠近所述房门的一端与所述房门之间预留有间隔,以使得所述下层空间内的气流在触及所述房门后能够回流至所述上层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封板的一端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封板上还形成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正对所述上层空间。

优选地,所述热量回收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烘干装置内设置有加热组件。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为电加热管或蒸汽辅热管道。

优选地,所述烘干装置内还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

本申请的方案中,陶瓷烧结系统通过热量回收气管连接烧结装置和烘干装置,热量回收气管的进风端靠近烧结装置的排热管或与烧结装置的内腔连接以通过集风风机吸收烧结装置内的废热,使得烧结装置排出的余热可以对待烧结物料先进行烘干处理。余热气流吹至烘干装置内的湿物料上,降低湿物料的水分,在充分利用余热的同时还能提高之后烧结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烧结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的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说明:

100-烧结装置;

200-烘干装置、210-补风组件、220-加热装置;

201-房本体、202-隔板、203-封板、204-房门;

2001-进风口、2002-回风口、2003-排风口;

300-热量回收气管、310-集风风机、320-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的陶瓷烧结系统包括:

烧结装置100、烘干装置200和热量回收气管300;热量回收气管300的进风端设置有集风风机310,热量回收气管300的进风端靠近烧结装置100的排热管或与烧结装置100的内腔连接以通过集风风机310吸收烧结装置100内的废热;热量回收气管300的出风端与烘干装置200的进风口连接。

其中,烘干装置200用于对待烧结物料先进行烘干处理。余热气流流经湿物料后可以降低湿物料的水分。

本申请的方案中,陶瓷烧结系统通过热量回收气管300连接烧结装置100和烘干装置200,热量回收气管300的进风端靠近烧结装置100的排热管或与烧结装置100的内腔连接以通过集风风机310吸收烧结装置100内的废热,使得烧结装置100排出的余热可以对待烧结物料先进行烘干处理。余热气流吹至烘干装置200内的湿物料上,降低湿物料的水分,在充分利用余热的同时还能提高之后烧结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烘干装置200可以烘干箱、烘干炉、长条形的烘房,或者其它现有的烘干结构。当烘干装置200为长条形的烘房时,烘房内可以布置有多个补风组件210。多个补风组件210用于引导热气流经过待烘干物件。其中,多个补风组件210可以沿烘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待烘干物件放置于整个烘房内,多个补风组件210引导热气流经过所有的待烘干物件。其中,补风组件210的结构并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为轴流风机或普通补风组件210,相比于普通补风组件210而言,轴流风机能够应用于大流量的场合。通过轴流风机增强热气流的流动性,以保证回流效果。烧结装置100排出的余热从封板203的进风口送入后,经轴流风机吹至待烘干物料上。进一步地,补风组件包括下侧风扇和设置于下侧风扇上的补风机。通过上下侧同时吹风,以保证待烘干物料的风干效率。

其中,当烘干装置200为长条形的烘房时,具体结构可以包括:

长筒状的房本体201;

设置于房本体201内的隔板202,隔板202水平设置,并将房本体201分隔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下层空间的高度大于上层空间的高度;

封合于房本体201的一端的封板203,封板203上形成有进风口2001,进风口2001正对下层空间;

设置于房本体201的另一端的房门204,房门204可开合地安装于房本体201上;

其中,隔板202的一端与房门204之间预留有间隔,以使得下层空间内的气流在触及房门204后能够回流至上层空间内。其中,房本体201可以为钢结构,也可以为混凝土结构;房本体201由四个面围合而成。隔板202可以与房本体201的两侧壁相连接,隔板202将房本体201内的空间分割开来,形成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下层空间的高度大于上层空间的高度。上层空间用于回风或出风,下层空间用于进风以及放置待烘干物料。其中,下层空间的高度可以为上层空间的高度的2至5倍。下层空间需要容置较多的待烘干物料,因此需要更大的空间。而上层空间主要作为回流风道使用。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隔板202将房本体201分隔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上层空间用于回风或出风,下层空间用于进风以及放置待烘干物料。热风从封板203上形成的进风口进入下层空间后,对待烘干物料进行加热,在触及房门204后,热气流上升至上层空间内并回流或排出。本申请的烘房结构将上层空间作为回风风道,增长了风道的长度。

进一步地,隔板202靠近封板203的一端设置有回风口2002;封板203上还形成有排风口2003,排风口2003正对上层空间。从下层空间进入上层空间的气流一部分通过排风口2003排出,一部分通过回风口2002再次回到下层空间进行循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热量回收气管300上设置有阀门320,阀门320用于控制热量回收气管300的开闭。进一步地,烘干装置200内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用于进行电辅热,或者在烧结装置100未排放余热时也能对湿物料进行烘干。加热组件具体可以为电加热板组件、电加热管或者蒸汽辅热管道

优选地,烘干装置200内还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本实施方式中,烘干装置200还包括温度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的感测探头设置于烘干装置200中。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烘干装置200中的温度,当烘干装置200中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开启加热组件。当烘干箱中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则可以关闭加热组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