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铜熔铸流槽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83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氧铜熔铸流槽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铜熔铸设备。
无氧铜熔炼时铜水从熔化炉转到保温炉中应在封闭流槽系统内进行。国外用卧式筒形炉膛的熔化炉与流槽相配,为防止铜氧化,在熔化炉、流槽、保温炉的上部通以氮氣或煤气,这样必须特别的熔化炉及煤气发生、控制装置,设备庞大、费用多。
通常感应电炉用的熔沟样板如图3所示,由于上顶部厚,散热快,熔沟环中的阻抗不均匀,当熔沟下半部熔化时,常常由于上、下温差大而产生应力使熔沟断裂,尤其是熔炼象无氧铜这类导电率高,散热性好的纯紫铜时,断沟问题更加严重。
为克服上述缺点,应用国内通用立式感应熔铜炉解决铜水转移时不氧化、温降小、铜液倒入保温炉时对液面波动小以及熔沟易断等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1.流槽一端与熔化炉出口咽喉处以凹凸圆柱面密闭相连,另一端伸入保温炉的隔腔中。流槽是在矩形外壳内填以耐火衬呈U形截面的槽,槽体上部盖有带观察孔的盖并用密封垫组成密闭体;2.保温炉内设有隔墙,隔墙底部中间开有孔穴,使隔腔与炉内腔相通。
3.熔化炉、保温炉所用熔沟与炉体相连的顶部大截面上开有底部呈圆弧状的三条槽。槽底圆弧直径大于槽宽度,各槽圆弧底与熔沟环间距离一致,而且略小于熔沟环的厚度。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给予说明
图1无氧铜熔铸流槽系统装置示意图。
图2流槽A-A断面图。
图3现有感应熔铜炉用熔沟截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用熔沟截面示意图。
从图1、图2可见,流槽(6)是在矩形外壳(22)内填以耐火衬(18)呈U形截面的槽,槽体侧面有槽沟(24),内嵌入密封条(25)并用盖(7)压紧密封,盖上开有两观察孔(5)用于检查铜液流动情况。流槽(6)一端呈凹形圆柱面并带有孔(23)与熔化炉(2)上出口咽喉(3)处的凸形圆柱面(4)密闭相配。由于炉子倾动时是围绕该圆柱体中心轴线回转,能保证接合面有效地密封,流槽(6)另一端伸入保温炉的隔腔(8)中。
保温炉内设有隔墙(9),隔墙由耐火砖做成,将炉腔分为隔腔(8)和内腔(10)两部份,隔墙下部中间开有一孔穴(12)使隔腔、内腔相通。
熔沟(17)位于炉的下部,从图4可见,本实用新型所用熔沟在与炉膛相连的顶部大截面上开有底部呈圆弧状的三条槽,中槽(17-1)位于轴线中心位,另外二槽(17-2)对称分居于中槽(17-1)两侧其槽底圆弧直径(a)大于槽宽度(b),各槽圆弧底与熔沟环孔间的距离相等,且略小于熔沟环(17-3)厚度。为提高功率因数,熔沟环的厚度应尽可能小,而宽度要尽可能大,顶部与熔沟环孔间的距离可适当的大些。
加热用感应器由铁芯(14)、感应线圈(15)、冷却水套(16)、熔沟(17)等组成。
炉体由耐火衬(18)、耐火砖(19)、石英砂衬(20)、铁壳(21)等组成。
熔铸时,在熔化炉、保温炉的铜液(11)上面盖有一定厚度的木炭(1),木炭因铜液高温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流槽系统的整个空间均充满了一氧化碳。铜液转移时,熔化炉绕出口咽喉处凹凸圆柱体中心线回转,在密闭情况下将铜液移入保温炉隔腔中,铜液转移全部在一氧化碳保护的密闭系统中进行,铜液不会氧化。由于隔墙的阻挡,铜液只能经隔墙下部凹穴流入保温炉内腔,液面随铜液倾入波动很小。并且系统内设备排列紧凑,流槽槽体做得尽可能短,不需要另外加热保温。
另外,由于熔沟顶部开有槽,在开炉过程中可使熔沟环四周的阻抗均匀,可使熔沟下半部熔化时,熔沟上、下部份间的温差尽可能小,不会因温差引起应力而使熔沟断开。当熔沟全部熔化时,由于上部保持了一定静压力,不会产生喷铜现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铜液在一氧化碳气体保护下的密闭系统内转移,铜液不会氧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适用于无氧铜杆生产;2.系统内设备排列紧凑,结构合理,铜液转移时温降小,液面波动小;3.不需要特别的气体发生炉,流槽加热、保温装置等,造价低,使用方便,节约能源;4.开炉时不会产生断沟、喷铜等现象,开炉方便,能节约筑炉费用,提高工效。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氧铜熔铸流槽系统装置由熔化炉,流槽,保温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流槽一端与熔化炉出口咽喉处以凹凸圆柱面密闭相连,另一端伸入保温炉的隔腔中。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无氧铜熔铸流槽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温炉内有一隔墙,把炉膛分为隔腔和内腔两部份,且隔墙下部中间有一孔穴使两腔相通。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无氧铜熔铸流槽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流槽是在矩形外壳内填以耐火衬呈U形截面的槽,槽体上部盖有带观察孔的盖并用密封垫组成密闭体。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无氧铜熔铸流槽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熔化炉,保温炉所用熔沟与炉体相连的顶部大截面上开有底部呈圆弧状的三条槽,其中一槽位于轴线中心,另二槽对称分居于中槽两侧,其槽底圆弧直径大于槽宽度,各槽圆弧底与熔沟环孔间距离一致,而且略小于熔沟环的厚度。
专利摘要
无氧铜熔铸流槽系统装置属铜熔铸设备。本实用新型将流槽一端与熔化炉出口以凹凸圆柱面密闭相连,另一端直接伸入保温炉内。保温炉内设有下部带孔穴的隔墙,熔沟上开有三条带圆弧底的槽,这样铜液转移在一氧化碳保护下的密闭系统内进行,不氧化,温降小,液面波动小并且不会断沟,开炉方便,特别有利于无氧铜的熔铸。
文档编号F27B19/04GK86203076SQ86203076
公开日1987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86年6月30日
发明者陆涛, 诸荣根 申请人: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