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纤维埋入电极石墨流动粒子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9205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纤维埋入电极石墨流动粒子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全纤维埋入电极石墨流动粒子炉,最适用于流态化热处理。
1980年第六期〈电炉〉杂志中《新型石墨流动粒子炉》一文公开的一种流动粒子炉及已公开的专利文献(CN2088555U)提供的无变压器流动粒子炉,均采用体积小重量轻的高压屏蔽电极,实现了工作区零电位。但由于电极是从流化床的上方插入,与沸腾石墨粒子接触导通电发热工作的,存在许多问题,而此类内热式石墨粒子炉运行功率主要取决于电极浸没深度及供电电压,因此石墨粒子装炉量及烧损、添加量均直接影响设备的功率,使用中需十分谨慎,操作中易引起设备超载或功率不足事故。其次,随床层沸腾电极与石墨接触面积波动大,引起工作电流随机大幅度冲击波动,瞬间三相不平衡,零线电流过大,影响电源供电不稳定造成电网干扰。第三,电极浸没界面,由于冲刷及高温氧化作用极易损耗,使用寿命短。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额定功率恒定,直接取用交流电网电压供电的全纤维埋入电极石墨流动粒子炉。
本实用新型全纤维埋入电极石墨流动粒子炉、由炉口、吸风圈、抽风管、沉降带、回料口、炉胆、布风板、配气室、进气管、炉底、炉壳、高压屏蔽电极组成,其特征在于炉胆由耐火纤维压制或用耐火纤维制品砌筑而成;高压屏蔽电极直接配置在炉膛内壁流化床沸腾面下一定深度;炉膛下部的布风器由耐火纤维高风阻压降布风板及配气室组成。高压屏蔽电极由耐热钢制成的花篮状屏蔽罩及位于其中部位的微型电极构成,屏蔽罩通过炉壳接地。高风阻压降布风板用耐火纤维压制而成,其密度为0.4~1.2kg/cm3。
本实用新型全纤维埋入电极石墨流动粒子炉,最适合流态化热处理,相应于该技术领域的已有技术,因工作时屏蔽电极无暴露部件,损耗小,其结构简单,额定功率恒定,电流波动小,可直接取用交流电网电压供电,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可靠,造价成本低,电极寿命长,耗能少,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炉口1;吸风圈2;抽风管3;沉降带4;回料口5;耐火纤维炉胆6;布风板7;配气室8;进气管9;炉底10;炉壳11;流化床12;高压屏蔽电极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全纤维埋入电极石墨粒子炉,纤维炉胆6采用耐火纤维压制或用耐火纤维制品砌筑而成;将一组高压屏蔽电极13直接配置在炉膛内壁流化床12沸腾面下一定深度;炉膛下部的布风器由耐火纤维高风阻压降布风板7及配气室8组成。高压屏蔽电极13由耐热钢制成的花篮状屏蔽罩及位于其中心部位的微型电极构成,微型电极由φ8~φ20钨棒或其他耐热材料制成,尾部由绝缘瓷瓶与炉壳相连并定位,屏蔽罩用φ6~φ10的耐热钢焊成,穿过纤维炉胆6与炉壳11内壁相连,并通过炉壳接地,双层炉壳间有50~70mm静止空气隔热层。高风阻压降布风板7用耐火纤维压制而成,其密度为0.4~1.2kg/cm3。工作时,压缩气体由进气管9导入炉底10上的配气室8,经稳压通过布风板7微孔喷入炉膛,使流化床12床层膨胀流化,加热时石墨粒子导通屏蔽罩和电极,并被加热,由于整个屏蔽电极13均浸没在流化床12内,其电特性不受流化床层沸腾影响,电流平稳波动很小,沸腾粒子在沉降带4沉落,废气含尘量降低被炉口1下部的吸风圈2吸入,经抽风管3进入除尘器,除尘后排放。除尘器收集到的细粒子由回料口5送入炉膛,以保持床层粒子配比,确保流化质量稳定。
权利要求1.一种全纤维埋入电极石墨流动粒子炉,由炉口、吸风圈、抽风管、沉降带、回料口、炉胆、布风板、配气室、进气管、炉底、炉壳、高压屏蔽电极组成,其特征在于炉胆由耐火纤维压制或用耐火纤维制品砌筑而成;高压屏蔽电极直接配置在炉膛内壁流化床沸腾面下一定深度;炉膛下部的布风器由耐火纤维高风阻压降布风板及配气室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纤维埋入电极石墨流动粒子炉,其特征在于高压屏蔽电极由耐热钢制成的花篮状屏蔽罩及位于其中心部位的微型电极构成,屏蔽罩通过炉壳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纤维埋入电极石墨流动粒子炉,其特征在于高风阻压降布风板用耐火纤维压制而成,其密度为0.4~1.2kg/cm3。
专利摘要一种全纤维埋入电极石墨流动粒子炉,最适用于流态化热处理。其炉胆由耐火纤维压制或用耐火纤维制品砌筑而成,采用高压屏蔽电极直接配置在炉膛内壁流化床沸腾面下一定深度,高压屏蔽电极由耐热钢制成的花篮状屏蔽罩及位于其中心部位的微型电极构成,其结构简单,额定功率恒定,电流波动小,可直接取用交流电网电压供电,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可靠,造价低,电极寿命长,耗能少,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F27B15/00GK2128724SQ92218318
公开日1993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10日
发明者毛树楷, 马菊仙, 王乃千, 杨爱柏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佛山市电炉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