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液体燃料的炉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180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烧液体燃料的炉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燃烧液体燃料的炉具。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地区人民追求应用优质、清洁的燃料,以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和环境卫生条件。而当前状况,城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燃料,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在一些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天然气、城市煤气化尚难普及,液化石油气的供应又异常短缺。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人们正极积开发醇基,烃基及其合成制品的液体燃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种燃料的来源充分,急待开发以满足人民的需要。
众所周知,传统的燃烧液体燃料的炉具,或者说市面上流行的燃烧液体燃料的炊事炉具,从原理和结构特点上讲,大致分为两种其一、为煤油灯型,利用灯芯的吸附作用,在灯芯周围形成扩散燃烧火焰,若干灯芯连成一片,形成火炬组成煤油炉的燃烧形成。这种炉型的缺点,启动时间长,燃烧强度(或热负荷)不大,特别不宜用做餐馆、摊点用的炊事炉和茶水炉。其二,为汽灯型,燃料先经加热、汽化,通过喷头引射空气,形成半予混型燃烧火焰。此种炉型燃烧强度大,正常燃烧时,燃烧完全,不冒黑烟,热利用效率也较高。但由于燃料的加热和汽化都集中在加热管一处,受热面积小,启动时间长,喷头容易堵塞、燃烧不稳定,噪声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炉具完全依靠自然供风、实现了在大气条件下的液体燃料的强化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燃烧器的主体是一个杯状园柱(椎)体(4),内有一个空间(1)是燃料的汽化室,在汽化室(1)内放有阻尼圈(5),在阻尼圈(5)上放置有配气网(6)(或配气孔板6A),也可以由汽化室引出配气管(6B或6C)。在杯状园柱(椎)体(4)的顶端盖有稳焰网或板(7),燃料由进油管(10),通过燃油调节伐(9),油环(8)进入到汽化室(1)内进行汽化。汽化室(1)的上面是燃料空气的混合室(2),经过予混后的燃料汽,在稳焰孔板(或网)(7)(或7A,7B)上进行完全燃烧。
本实用新型炉具的结构简单,布置合理,燃烧完全,能源利用效率高、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理想的节能炉具。它适合做家庭、餐馆、摊点用的炊事具;也可用做茶水炉、热水炉或采暖炉。用途广泛,应用前景十分宽阔。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燃烧液体燃料炉具的燃烧器本体,内混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燃烧液体燃料炉具的燃烧器本体,外混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燃烧液体燃料炉具的整体和油路联接示意图。

图1可见,燃烧器本体结构为一空心杯状园柱(椎)体(4),它可以是金属加工件或铸造件、陶瓷制品,杯状园柱(椎)体(4)的底部装有调风伐(4,1),杯状园柱(椎)体(4)的外园下部有一进油孔与油管焊接,并与燃油调节伐(9)联通。杯状园柱(椎)体(4)的内部,有一环形空间,是燃料的汽化室(1),在汽化室(1)内放置有阻尼圈(5),阻尼圈(5)是一金属片或金属网。在汽化室(1)的上层是燃料汽的混合室(2)。燃料汽与空气的混合可以用两种结构形式来实现,其一是阻尼圈(5)的顶端放置配汽网板和填料(6),填料为多孔性的耐火材料。燃料汽在混合室(2)内与侧面进入的空气混合,在稳焰网板(7)上进行燃烧,这种稳焰网板(7)是双层金属网结构,下层金属网的中心放有一园形金属板(7、1),上层金属网是焊接在导流罩(7、2)内,导流罩(7、2)是用金属薄板冲压成形,稳焰网板(7)也可以用多陶瓷板制成。其二是阻尼圈(5)的顶端放置配汽孔板(6A)(见
图1.1),空气由配汽孔板(6A)的两侧进入混合室(2),与燃料汽混合后,在稳焰孔板(7A)上进行燃烧。配汽孔板(6A)和稳焰孔板(7A)可以是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料制成。见
图1.2由图2可见,这是燃烧器外混式结构示意图,其特点在于用一燃料汽的配汽管替代
图1中配汽网板(6)(或孔板6A),燃料汽经配汽管6B或6C由汽化室内(1)引导出来后,再由杯状园柱(椎)(4)内侧或外侧的小孔喷入混合室(2),与空气混合后,在稳焰孔板(7B)上进行燃烧;燃料汽也可以由一个配汽管(6C)引出,喷进混合管(2、1),再进入混合室(2)内,在稳焰孔板(7B)上燃烧。预混空气是由混合管(2、1)上的园孔进入,风量由其上的风门(2,2)调节控制。
由图3可见,燃烧器的主体是安装在炉具的壳体内,进油管(10)的一端与安装在壳体上的油管接头(11)连接,通过油管(12),伐门(13)与油箱或罐(14)连通,进油管(10)的另端经由燃油调节伐(9)、油环(8)连接到燃烧器本体的杯状园柱(椎)体(4)的汽化室(1)内,进行燃料的汽化。燃烧器的底部装有油盘(15),启动时,用电子点火器引燃油盘(15)内的液体燃料,或用小火炬直接予热燃烧器的汽化室(1),使汽化室(1)内的燃油汽化,进入正常工作状况。
权利要求1.一种燃烧液体燃料的炉具,杯状园柱体(4)的底部装有调风阀(4、1),其外侧有一进油孔与油管联接,并与燃油调节阀(9)联接,经油环(8)再返回燃油调节阀与油管(10)联接,其特征在于杯状园柱体(4)内有一环形空间做为燃料的气化室(1),在汽化室(1)内放置阻尼圈(5),在阻尼圈(5)上有一配气网(6),杯状圆柱体(4)的上端面有稳焰网板(7)。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其特征在于稳焰网板(7)为双层结构。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具其特征在于稳焰网板7的下层金属网的中心放有一小于金属网直径的圆形金属片(7、1)。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具其特征在于稳焰网板(7)可以是多孔陶瓷板。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其特征在于阻尼圈(5)是一金属片(或网)。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其特征在于稳焰网板(7A)或(7B)是一个具有多个小孔(或斜槽)的金属圈。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其特征在于配气网板(6A)是有小孔的金属板。
8.按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炉具其特征在于可以将气化室(1)的燃料气由配气管(6B、6C)引出,在杯状体(4)的外部喷进混合室(2)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液体燃料的炉具,它的主要特点燃烧器主体是一个杯状圆柱(锥)体,圆柱(锥)体内布置有燃料的汽化室和混合室。在汽化室内还放有阻尼圈,保证燃料汽化平稳、均匀,混合后的燃料汽在稳焰板上进行燃烧。本实用新型炉具的结构简单,布置合理,燃烧完全,能源利用效率高,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理想的节能炉具。它适合做家庭、餐馆、摊点用的炊事具;也可用做茶水炉、热水炉或采暖炉。用途广泛,应用前景十分宽阔。
文档编号F24C5/12GK2198535SQ93221698
公开日1995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9日
发明者叶经纬, 江淑琴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