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机供油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08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压机供油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热压机供热炉技术领域。
现有热压机上、下压板的热源,通常是热油。而热油的加热主要靠电热,这种电加热的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浪费能源、环境污染,不利于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现有电加热油供热压机热源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热压机供热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炉体的炉膛设置在炉体中央,加热腔为炉壳与炉膛之间的夹层部分,供热口位于炉体的下部,在炉体侧上方设有一个高位油箱,由溢流管将炉体加热腔与高位油箱连通,在炉体侧下方设有一个低位油箱,由一根供油管将炉体加热腔与低位油箱连通。溢流管设有一段为U型管,起到油封溢流热膨胀油的作用,供油口上设有一个截止阀,起到控制加热油回流的作用,在形成环形加热腔的腔体上,还可以连通若干通管横穿过炉膛。
整个炉体是呈立式的,供热口将热能输送到炉膛内对加热腔内的油进行加热,膨胀的油通过溢流管流进高位油箱,低位油箱的里的油通过供油管可以将油提供给炉体加热腔,而供油管上的截止阀又防止加热油回流。与炉体加热腔相连的出油管通过热油泵将热油供给热压板,然后再经回油管返回到加热腔的另一端,形成整个热油的回路。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
及实施例进一步阐述其技术内容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示意简图。
1-加热腔 2-通管 3-炉膛 4-热油泵5-回油管 6-热压板7-供热口8-截止阀9-供油管 10-低位油箱 11-落油管 12-开关13-高位油箱 14-U型管15-溢流管 16-烟道本实施例将供热口7用于燃烧煤炭。整个炉体呈立式安置,供热口位于炉体下部,炉体中央为炉膛3,炉体上部为烟道16,炉壳与炉膛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夹层,成为加热腔1。油通过供油管9送入加热腔。在位于炉体加热腔的一侧上方设有一个高位油箱13,用一根溢流管15将高位油箱与加热腔连通,溢流管中段设有一段为U型管14,起到油封作用。高位油箱通过落油管11与低位油箱10相连通,落油管上设有一开关12,置于地面的低位油箱通过供油管与加热腔连通,供油管上设有一个截止阀,起到防止加热腔内热油回流的作用。在环形的加热腔的腔体上还可以连通若干根通管2横穿过炉膛,以增加油的受热面积。
煤体燃烧后产生的热能经供热口送入炉膛,对加热腔内的油进行加热,加热到预定的油温后,例如200℃后再经热油泵4将热油打入到热压板5内的蛇形管内,使热压板受热达到一定的温度。热压板内蛇形管的另一端与回油管5相连,回油管将工作后的油再送回到加热腔内,整个油路形成一个循环回路,油被损失部分的热能在加热腔内重新被加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热效率高,节约能源,减少油的浪费、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权利要求1.热压机供油炉,由加热腔、炉膛与供热口组成,其特征是炉膛3为炉体的中空部分,加热腔1为炉壳与炉膛之间的夹层部分,供热口7置于炉体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炉,其特征是在炉体侧上方设有一个高位油箱13,用溢流管15将炉体加热腔1与高位油箱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炉,其特征是在炉体侧下方设有一个低位油箱10,用供油管9将炉体加热腔与低位油箱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炉,其特征是溢流管设有一段U型管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炉,其特征是供油管上设有一个截止阀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炉,其特征是形成环形加热腔的腔体上还可以连通若干通管2横穿过炉膛3。
专利摘要热压机供油炉,将热油的加热腔设计为炉膛与炉体壳之间形成的夹层,热油在夹层的环形体内通过油泵被传送到热压板,产生工作温度后,经回油管送回加热腔补偿加热,加热腔内热膨胀的油经溢流管流入高位油箱,循环系统耗损的油由低位油箱补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浪费、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文档编号F24H1/34GK2262689SQ9621165
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10日
发明者李捷 申请人:昆明市梁源捷森刨花板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