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674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煤灶或燃气灶余热的装置。
中国专利91214184.0公开了一种名称为节能淋浴取暖多用蜂窝煤炉,其结构是在蜂窝煤炉的炉胆与炉外壳之间设有封闭环形腔,环形腔上部设有一个进水管,与环形腔相通,下部设有一个出水管,也与环形腔相通,当冷水从进水管进入环形腔后,吸收炉膛中的热能,从而提高水温,经加热的水经出水管放出,用于淋浴等。
上述结构的蜂窝煤多用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不足之处是热水容积小,利用热能不充分。
中国专利92208044.5公开了一种名称为节能热水燃气灶,它由方形水箱,燃气灶,加热管构成,燃气灶的炉体浸在水中,水吸收炉体的热量,提高水温,达到利用余热的目的,上述结构的燃气灶不足之处是利用余热不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不足之外,提供一种热水容积大,利用余热充分的煤灶(或燃气灶)余热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在炉具热源周围设有环形管,环形管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卧式圆柱形水箱连接(或椭圆圆柱形水箱),进水管、出水管也与卧式圆柱形水箱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与自来水管连接,冷水先经进水管进入贮水箱,再进入环形管,经加热后,再回到卧式圆形水箱,再经烟道中烟气所带热能再次加热。用水时,打开出水管,放出热水,自来水管中的冷水自动补充下降水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煤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结构示意图。
参照
图1所示,在炉外壳1与炉胆3之间的环形腔内装有环形管2,环形管2上端和下端都与卧式圆柱形水箱6连接。卧式圆柱形水箱6中的水从环形管2的下端进入环形管2内,经炉膛中的热能加热,再回到卧式圆柱形水箱6内,卧式圆柱形水箱6横置在灶体中,在烟道7的上方,烟气从卧式圆柱形水箱6下方经过,有利于充分吸收烟气所带的热能。参照
图1所示,进水管4,出水管5都设在卧式圆柱形水箱6的中上部,作用是防止将卧式圆柱形水箱6中的水放完,以及防止卧式圆柱形水箱6中的水被吸出。水箱也可设计成卧式椭圆圆柱形,自来水管与进水管4连接。工作方式是,从进水管4向卧式圆柱形水箱6内放入冷水,卧式圆柱形水箱6水位上升,并逐渐进入环形管2中,打开出水管5,放出空气,当出水管5有水流出时,表示卧式圆柱形水箱6及环形管2中都注满了水,关闭出水管5。环形管及卧式圆柱形水箱6受热后,卧式圆柱形水箱6中的水与环形管2中的水自动循环,使卧式圆柱形水箱6的水逐渐升温,用水时,打开出水管5,放出热水。放出热水的同时,自来水管中的水注入卧式圆柱形水箱6内,自动补充下降水位。
参照图2所示,燃气灶8的炉芯周围设有环管2,环形管2可设1-3圈,以放锅方便为宜。如燃气灶8是两个火头,环形管2应是两组,分别设在各炉芯周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热水容量大。
2、利用热能充分。
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装置包括煤灶(或燃气灶),进水管,出水管,水箱,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水箱连接,其特征在于水箱为卧式圆柱形水箱或卧式椭圆圆柱形水箱,在煤灶(或燃气气灶)热源周围设有环形管,环形管与卧式圆柱形水箱或卧式椭圆圆柱形水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卧式圆柱形水箱设在烟道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装置,它包括煤灶(或燃气灶),进水管,出水管,水箱,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水箱连接,其特征是水箱为卧式圆柱形或卧式椭圆圆柱形水箱,在煤灶(或燃气灶)热源周围设有环形管,环形管与卧式圆柱形卧式椭圆圆柱形水箱连接。
文档编号F24B9/00GK2342254SQ98229719
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1日
发明者康斌 申请人:康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