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及热风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66039阅读:来源:国知局
余热足以使其温度达到进一步烘干所需要的温度,则蒸汽热交换器8就不需要启用;若除尘风的余热不够,可以启用蒸汽热交换器8,使其对新鲜风进一步加热,以使其满足温度需求。
[0031]系统初运行时,新鲜风可以先经过蒸汽热交换器进行加热,当系统运行起来后,除尘风的余热就可以用来提供热量,新鲜风就不必再通过蒸汽热交换器进行加热了,所以此处的蒸汽热交换器仅在系统初运行时启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即可停用。
[003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还可以包括除湿单元9,所述除湿单元9位于所述除尘器I和所述低温传热元件3之间,用于对所述除尘器I的出风进行除湿处理。除湿单元9主要是为了防止除尘风中携带有水蒸气等湿气,由于本实施例中新鲜风主要用于下一步的烘干操作,除湿单元9可以很好地避免湿气卷入新鲜风,影响下一步的烘干效果。
[0033]为了尽量使得通过废气出口 6排出的气体不污染环境,满足保护环境的要求,所述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还可以包括异味处理单元10,所述异味处理单元10位于所述低温传热元件3和所述风机5之间,用于对所述低温传热元件3的出风进行异味处理。
[0034]由于异味处理单元10 —般是利用水做除味介质进行异味处理,因此若高温除尘风直接进入异味处理单元10,其携带的热量大部分会被用于异味处理的水吸收,水温升高后,除异味效率会降低,因此异味处理单元10需要频繁换水以降低水温,从而导致热能和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异味处理单元10设置于低温传热元件3之后,而除尘器5位于低温传热元件3之前,这样高温除尘风的热量大部分首先被与低温传热元件3连接的新鲜风吸收,然后再进入异味处理单元10,这样进入异味处理单元10的除尘风温度降低,用于异味处理的水的温度就不会上升的那么快,也就不需要频繁的更换水了,热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且异味处理的效果也比较好。
[0035]基于上述的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热风系统,包括该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使热风系统能够将自身产生的余热利用到自身需要加热的部件,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
[0036]上述热风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环境中,比如可以应用于烟草行业的热风系统中,该行业内的多种工艺设备中都会产生尾气,比如真空回潮机或气流烘丝机等,这些设备产生的尾气大多带有很高的热量,将它们与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连接起来,在不影响工艺参数控制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尾气余热利用问题,还可以同时解决传统余热统一回收装置体积庞大、投资高、热负荷波动剧烈等缺陷,提高能源利用率。
[0037]该热风系统能够满足尾气的余热回收,减少蒸汽消耗,满足余热回收的自我转化功能,提高工厂内的热能使用效率,同时该系统采用的低温传热元件,结构简单,无需添置大型的储热设备功能,方案灵活多变,可根据不同的热负荷调整不同的余热回收配置,以提高车间的总体热能使用效率。
[0038]下面结合图3对本实用新型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
[0039]以将该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应用于烟草行业为例。真空回潮机产生的尾气通过除尘风输送通道2上的尾气进口进入所述除尘风输送通道2,然后进入除尘器I进行除尘处理,除尘后形成的除尘风通过除尘器I上方的出口进入除尘风输送通道2内,然后进入低温传热元件3中,除尘风在低温传热元件3内与新鲜风输送通道4内的新鲜风进行热交换,低温传热元件3内的工质吸收除尘风的热量后蒸发,将热量传递至新鲜风一端,新鲜风吸收该热量,工质液化,液体在毛细力作用下实现回流,工质反复循环达到换热目的,新鲜风被预先加热,根据实际情况进入蒸汽热交换器8继续加热,或者直接通过新鲜风输送通道4的出口排出,进入烘丝机,进行下一步的烘干工艺。而经过热交换的除尘风通过除尘风输送通道2进入异味处理单元,经过异味处理后,再通过除尘风输送通道2的废气出口 6排出大气。
[0040]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与常规式的热能回收系统所具有的显著区别在于,打破原有余热回收系统热能统一收集统一回用的模式,该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应用于系统自身的工艺热量回收,采用独立系统余热自我回收自我消化的模式,即将除尘风的余热回收后,热量直接运用于新鲜风的预热,达到热能的本地再利用,提高了制丝车间的热能利用率,降低蒸汽消耗量,为实现节能减排起到很好的技术先行模范作用。
[0041]在原有尾气处理方式的基础上,经进行局部改造,在不影响整体设备的各工艺参数控制的前提下,实现了与主机设备自动控制的功能,同时解决了传统余热统一回收带来的设备庞大、投资高、热负荷波动剧烈等缺陷;
[0042]利用尾气的余热加热新鲜风,实现新鲜风的预热功能,对于相同的工艺风温下,提高蒸汽热交换器的进气温度,从而降低蒸汽热交换器的热负荷,减少蒸汽消耗,满足余热回收的自我转化功能,提高工厂内的热能使用效率;
[0043]该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的配备也有效降低了异味处理的水箱温度,避免因水箱温度升高带来的异味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达到减少污水排放的目的;
[0044]另外,系统结构简单,无需添置大型的储热设备功能;
[0045]系统控制简单,根据配备主机的启停而调整运行参数,实现自动控制而无需人工干预;
[0046]最后,该系统的移植性强,方案灵活多变,可根据不同的热负荷调整不同的余热回收配置,以提高车间的总体热能使用效率。
[004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器(I)、除尘风输送通道(2)、低温传热元件(3)、新鲜风输送通道(4)和风机(5),其中所述除尘风输送通道(2)设置有尾气进口和废气出口 ¢),所述除尘器(I)与所述除尘风输送通道(2)连通,用于对进入所述除尘器(I)的尾气进行除尘处理并形成除尘风,所述低温传热元件(3)连接于所述除尘风输送通道(2)和所述新鲜风输送通道(4)之间,用于对所述除尘风与所述新鲜风输送通道(4)中的新鲜风进行换热,所述风机(5)设置于所述低温传热元件(3)和所述废气出口(6)之间,为所述除尘风输送通道(2)内的气体流动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传热元件(3)为热管换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I)为旋风除尘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I)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架(7),用于支撑所述除尘器(I),所述除尘器(I)的上方出口与所述除尘风输送通道(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蒸汽热交换器(8),所述蒸汽热交换器(8)设置在所述低温传热元件(3)和所述新鲜风输送通道的出口之间,以对所述新鲜风进一步加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除湿单元(9),所述除湿单元(9)位于所述除尘器(I)和所述低温传热元件(3)之间,用于对所述除尘器(I)的出风进行除湿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异味处理单元(10),所述异味处理单元(10)位于所述低温传热元件(3)和所述风机(5)之间,用于对所述低温传热元件(3)的出风进行异味处理。8.一种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由真空回潮机或气流烘丝机产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低温传热元件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及热风系统,其中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除尘器、除尘风输送通道、低温传热元件、新鲜风输送通道和风机,除尘风输送通道设置有尾气进口和废气出口,除尘器与除尘风输送通道连通,用于对进入除尘器的尾气进行除尘处理并形成除尘风,低温传热元件连接于除尘风输送通道和新鲜风输送通道之间,用于对除尘风与新鲜风输送通道中的新鲜风进行换热,风机用于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低温传热元件,打破常规式将热能统一收集统一回用的模式,实现余热自我回收自我消化,提高了热能利用率;不需加热设备和储热设备,减少设备投资和能源损耗;结构简单,适于推广应用。
【IPC分类】A24B3/10, F26B21/00
【公开号】CN204718349
【申请号】CN201520401970
【发明人】廖和滨, 张伟, 李晓刚, 郭剑华, 徐巧花, 苏福彬, 江琳, 林启红, 詹建胜
【申请人】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