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制冷与热制冷的复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835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缩机制冷与热制冷的复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复合制冷系统,特别是这种复合制冷系统中两套制冷系统共用冷凝器、节流装置、储液器、蒸发器等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太阳能、余热、废热等能源广泛地应用于制冷系统中, 而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扩散吸收式制冷等可以有效的利用太阳能、余热、废热等能源实现制冷过程。虽然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扩散吸收式制冷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能,余热、废热等能源,但是由于太阳能受时间,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难以连续的提供热能以供利用,即使应用蓄热系统或蓄冷系统也难以完全的保证热量或冷量的及时供应。所以,使用压缩机制冷系统与利用太阳能热、余热、废热等热能制冷并存的制冷系统(此制冷系统中压机制冷与热能制冷分别使用各自的循环回路,两种循环过程没有任何的共用设备),当热能供应不足时,则启用压缩机制冷系统作为补充,以满足制冷需要。压缩机制冷与热能制冷并存的制冷系统虽然即起到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余热、废热等能源的作用又满足了太阳能热、余热、废热等热能不足时仍能满足制冷的要求,但是如果太阳能热、余热、废热等热能制冷与压缩机制冷分别使用各自的制冷循环系统,会导致系统过于庞大,占用过多的制冷空间,并且会导致耗材的增加,使制冷的成本增加。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提出了热能制冷与压缩机制冷并联使用,并且共用冷凝器、 储液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等的制冷系统。这样不仅减少了制冷设备的占用空间,还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实现压缩机制冷与热能制冷(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扩散吸收式制冷)部分装置的复合,以使系统达到共用冷凝器、储液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等的目的,以减少系统的耗材和系统占用的空间。—种压缩机制冷与热制冷的复合系统,其特征包括压缩机制冷装置,热能制冷装置,以及两者共用的装置,压缩机制冷装置主要包括压缩机(1)、控制阀门O)、控制阀门 (3)以及连接管道;热能制冷装置组要由分凝器(6)、精馏塔(7)、换热器(8)、节流装置 (9)、泵(10)、吸收器(11)、控制阀门(4)、控制阀门(5)以及连接管道等组成;共用装置主要由冷凝器(12)、储液器(13)、节流装置(14)、蒸发器(1 以及连接管道等组成;压缩机(1)的出口通过控制阀门(2)与冷凝器(12)相连,冷凝器(12)通过管道与储液器(1 相连,储液器(1 通过管道与节流装置(14)相连,节流装置(14)通过管道与蒸发器(1 相连,蒸发器(1 与压缩机(1)的入口相连,由此构成压缩式制冷循环回路;吸收器(11)通过管道与泵(10)相连,泵(10)通过管道与换热器⑶相连,换热器⑶ 与发生器(7)相连,发生器(7)与分凝器(6)相连分凝器(6)通过控制阀门(4)与冷凝器(12)相连,冷凝器与储液器(1 相连,储液器与节流装置(14)相连,节流装置(14)通过管道与蒸发器(15)相连,蒸发器与控制阀门(5)与吸收器相连,由此构成吸收式制冷循环回路;系统中压缩机装置与热能装置均通过控制阀门与公用的设备相连。其中,压缩机制冷装置通过控制阀门(2)以及控制阀门(3)与共用的末端系统相连。其中,吸收式制冷装置通过控制阀门⑷以及控制阀门(5)与共用系统的末端相连。其中,两套系统复合使用,即设备装置的相互连接与配合,两套复合系统由热制冷装置和压缩机制冷装置组成。其中,两套系统共用冷凝器、节流装置、储液器、蒸发器等设备。本专利制冷压缩机装置的进出口处分别由电磁阀来进行开关的控制,热能制冷装置的进出口处分别由电磁阀来进行开关的控制。热能制冷装置与压缩机制冷装置的进出口都与冷凝器和蒸发器进行连接,当太阳能、余热、废热等供应充足时,则启动热能制冷系统, 关闭压缩机制冷系统,当太阳能、余热、废热等无法满足制冷要求时则启动压缩机进行制冷,以达到制冷要求。本专利提出了热能制冷与压缩机制冷并联使用,并且共用冷凝器、储液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等的制冷系统。这样不仅减少了制冷设备的占用空间,还减少了材料的使用,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复合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余热、废热等能源,做到能源的节约。
图1为压缩机制冷与热能制冷复合的系统图图中I——压缩机制冷装置;II——热能制冷装置;1——制冷压缩机;2——电磁阀;3——电磁阀;4——电磁阀;5——电磁阀;6凝器;7——精馏塔;8——换热器;9—— 节流阀;10——泵;11——吸收器;12——冷凝器;13—一储液器;14——节流装置;15—— 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制冷压缩机装置⑴的进出口处分别由电磁阀(2)和电磁阀(3)来进行开关的控制,热能制冷装置(II)的进出口处分别由电磁阀⑷和电磁阀(5)来进行开关的控制。当太阳能、余热、废热等充足时(控制系统通过设在热源端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热源温度,测得的温度大于设定值(热制冷系统的最佳驱动热源温度值))系统启动热能制冷装置(II),电磁阀⑷和电磁阀(5)打开,电磁阀⑵与电磁阀(3)关闭;在热能制冷装置中产生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1 中,经过冷凝器(1 的冷凝进入储液器(1 中进行储存,在储液器(1 中的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14)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1 进行蒸发制冷过程,蒸发完毕的制冷剂气体经过电磁阀( 再进入热能制冷装置中进行循环。当热能制冷循环无法满足制冷要求时(控制系统通过设在热源端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热源温度,测得的温度小于设定值(热制冷系统的最佳驱动热源温度值)),则开启压缩机制冷装置进行制冷循环,此时电磁阀⑵和电磁阀⑶处于开启状态,电磁阀⑷和电磁阀(5)则处于关闭状态;在压缩机(1)中的制冷剂工质经压缩后经过电磁阀( 进入冷凝器(1 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进入储液器(1 进行储存,在储液器中的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14)进行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1 进行蒸发降温过程,蒸发完毕的制冷剂经过电磁阀C3)进入压缩机再进行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压缩机制冷与热制冷的复合系统,其特征包括压缩机制冷装置,热能制冷装置, 以及两者共用的装置,压缩机制冷装置主要包括压缩机(1)、控制阀门O)、控制阀门(3) 以及连接管道;热能制冷装置组要由分凝器(6)、精馏塔(7)、换热器(8)、节流装置(9)、泵 (10)、吸收器(11)、控制阀门G)、控制阀门(5)以及连接管道等组成;共用装置主要由冷凝器(12)、储液器(13)、节流装置(14)、蒸发器(1 以及连接管道等组成;压缩机⑴的出口通过控制阀门⑵与冷凝器(12)相连,冷凝器(12)通过管道与储液器(1 相连,储液器(1 通过管道与节流装置(14)相连,节流装置(14)通过管道与蒸发器(15)相连,蒸发器(15)与压缩机(1)的入口相连,由此构成压缩式制冷循环回路;吸收器(11)通过管道与泵(10)相连,泵(10)通过管道与换热器(8)相连,换热器(8)与发生器(7)相连,发生器(7)与分凝器(6)相连分凝器(6)通过控制阀门(4)与冷凝器(12) 相连,冷凝器与储液器(1 相连,储液器与节流装置(14)相连,节流装置(14)通过管道与蒸发器(15)相连,蒸发器与控制阀门(5)与吸收器相连,由此构成吸收式制冷循环回路;系统中压缩机装置与热能装置均通过控制阀门与公用的设备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制冷与热制冷的复合系统,其特征是压缩机制冷装置通过控制阀门O)以及控制阀门(3)与共用的末端系统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制冷与热制冷的复合系统,其特征是吸收式制冷装置通过控制阀门以及控制阀门(5)与共用系统的末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制冷与热制冷的复合系统,其特征是两套系统复合使用,即设备装置的相互连接与配合,两套复合系统由热制冷装置和压缩机制冷装置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制冷与热制冷的复合系统,其特征是两套系统共用冷凝器、节流装置、储液器、蒸发器等设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传统压缩式制冷系统与热制冷系统(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扩散吸收式制冷)的复合技术。系统由两种途径实现制冷功能,分别是压缩机制冷装置与热能制冷装置,这两套装置共用冷凝器、节流装置、储液器、蒸发器等设备。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制冷装置,热能制冷装置以及两者共用的部分组成。由压缩机、热能制冷装置、冷凝器、储液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电磁阀、连接管路等组成。本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余热,废热等能源实现制冷功能,并且可以在太阳能,余热,废热等供应不足时启用压缩机制冷,以满足制冷的要求,两套制冷装置共用冷凝器、节流装置、储液器、蒸发器等设备可以节约空间,不会使系统过于庞大导致安装困难,并且节约材料,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文档编号F25B25/02GK202171365SQ201120063308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刘忠宝, 宁尚斌, 张克勤, 赵敏晖 申请人:北京天际旭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