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047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二相流储液稳流器。
背景技术
在冷冻冷藏、低温制冷等压缩机制冷循环和热管换热循环中,储液罐是常用的制冷换热附件之一。传统的储液罐结构简单,性能单一,仅仅具有储液功能。实际的制冷和热交换中,整个系统在循环过程中,制冷剂不能够稳定的根据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需求进行供给调节,来达到制冷和换热效率最大,如果能够在制冷或换热循环中制冷剂的循环是一个气液相变循环,则制冷和换热效率能够提高很多,因此能够寻找一种方式或设备,其能够合理分配循环回路中的液体工作介质和气体工作介质的流量比例,以在循环回路中形成稳定的工作介质二相流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相流储液稳流器,来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能够储存工作介质,实现工作介质的气液分离,还可以合理分配循环回路中的液体工作介质和气体工作介质的流量比例,以在循环回路中形成稳定的工作介质二相流。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包括储液罐、制冷剂的流入端口、制冷剂的流出端口和位于储液罐内部的气液二相配流管;所述储液罐为一外表面设有隔热层的耐高压密封容器;所述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两个外接接口,分别为制冷剂的流入端口和制冷剂的流出端口 ;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是一根直管,其主要由两个端口和位于气液二相配流管上的回流孔构成;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的一个端口连接于所述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冷剂流出端口,其另一个端口处于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内液态制冷工质的液面上部;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的回流孔处于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内液态制冷工质的液面下部。以上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的回流孔中孔的数量是一个孔,或者是高度不同的多个孔。以上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的回流孔是一条沿管道方向的回流缝,其替代多个沿管道输送方向分布的回流孔的作用。以上所述回流孔或者回流缝中流入的少量气态或者液态制冷剂的流量有其孔径大小和个数或者缝隙宽度和长度来控制,也就是经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内液态工质液面高低来控制回流孔中的孔的个数或者回流缝的长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对于一般的储液罐结构简单,性能单一,仅仅具有储液功能,而通过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设计,二相流储液稳流器不仅能够储存工作介质,实现工作介质的气液分离,同时能够合理分配循环回路中的液体工作介质和气体工作介质的流量比例,以在循环回路中形成稳定的工作介质二相流,提高了制冷或换热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而且实现了整个系统循环的稳定性。


图I为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二相配流管的回流孔和回流缝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使用原理图。图中(1)储液罐;(2) 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冷剂的流入端口 ;(3) 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冷剂的流出端口 ;(4)气液二相配流管;(41)气液二相配流管上的回流孔;(42) (43)气液二相配流管的两个端口 ;(44)回流缝;(5)循环泵;(6)蒸发器;(7)冷凝器;(8)压缩机;(9)节流阀;(101) (102)单向阀。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实现时涉及的系统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储液罐(I)、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冷剂的流入端口(2)、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冷剂的流出端口(3)、气液二相配流管(4)、气液二相配流管上的回流孔(41)、气液二相配流管的两个端口(42Γ (43)、回流缝(44)、循环泵(5)、蒸发器(6)、冷凝器(7)、压缩机(8)、节流阀(9)、单向阀(101广(102)以及连通需求的气液输送管。如图I所示的一种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包括储液罐(I)、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冷剂的流入端口(2)、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冷剂的流出端口(3)和位于储液罐内部的气液二相配流管统(4);所述储液罐(I)为一外表面设有隔热层的耐高压密封容器;所述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两个外接接端口(2 ;3),分别为制冷剂的流入端口(2)和制冷剂的流出端口
(3);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4)是一根直管,其主要由两个端口(42;43)和位于气液二相配流管上的回流孔(41)构成;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4)的一个端口(43)连接于所述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冷剂流出端口(3),其另一个端口(42)处于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内液态制冷工质的液面上部;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4)的回流孔(41)处于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内液态制冷工质的液面下部;这样制冷剂从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冷剂的流入端口(2)进入储液罐
(4)内,气液制冷中间介质根据各自物理性质在储液罐(4)内分离,然后气液制冷中间介质经气液二相配流管(4)的作用,合理分配循环回路中的液体工作介质和气体工作介质的流量比例,经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冷剂的流出端口(3)输送到系统循环里,这样以在循环回路中形成稳定的工作介质二相流。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的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使用原理图,包括循环泵(5)、蒸发器(6)、冷凝器
(7)、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压缩机(8)、节流阀(9)、单向阀(101广(102)以及相互间的链接管道;所述热泵循环模式工作时,压缩机(8)从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内按照一定比例通过二相配流管(4)的一个端口(42)抽取大量低压气态制冷工质和通过回流孔(41)抽取少量低压液态制冷工质,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液饱和二相蒸汽,气液饱和二相蒸汽被送入冷凝器
(7)中,冷凝器(7)与低温热源接触,气态工作介质在冷凝器(7)内受低温热源的冷却而冷凝为液体,并放出热量,经节流阀(9)和单向阀(102)所在之路送入蒸发器(6),蒸发器(6)与高温热源接触,液态工作介质在蒸发器(6)内受高温热源的加热而蒸发为气体,并吸收热量,,蒸发形成的气体和部分没有蒸发的液体中间介质在高速流动中相互混合形成气液二相流体,它们从蒸发器(6)输出经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冷剂的流入端口(2)流入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储液罐(I)中,气液二相流中间工作介质根据各自物理性质在储液罐(I)内分离,如此循环往复,就完成了所述热泵循环模式工作时的热量传递过程。所述热管循环模式工作时,循环泵(5)从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内按照一定比例通过二相配流管(4)的一个端口(42)抽取大量低压气态制冷工质和通过回流孔(41)抽取少量低压液态制冷工质,输送至冷凝器(7),冷凝器(7)与低温热源接触,气态工作介质在冷凝器(7)内受低温热源的冷却而冷凝为液体,并放出热量,冷凝的液体经循环泵(5)送入到蒸发器(6),蒸发器(6)与高温热源接触,液态工作介质在蒸发器(6)内受高温热源的加热而蒸发为气体,并吸收热量,蒸发形成的气体 和部分没有蒸发的液体中间介质在高速流动中相互混合形成气液二相流体,经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冷剂的流入端口(2)流入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储液罐(I)中,气液二相流中间工作介质根据各自物理性质在储液罐(I)内分离,这样就可以在所述热管循环模式的循环回路中形成稳定的工作介质二相流,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包括一个储液罐(I)和两个外接端口(2 ;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储液罐内部的气液二相配流管(4);所述储液罐(I)为一外表面设有隔热层的耐高压密封容器;所述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两个外接接端口(2 ;3),分别为制冷剂的流入端口(2)和制冷剂的流出端口(3);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4)是一根直管,其主要由两个端口(42 ;43)和位于气液二相配流管上的回流孔(41)构成;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4)的一个端口(43)连接于所述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制冷剂流出端口(3),其另一个端口(42)处于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内液态制冷工质的液面上部;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4)的回流孔(41)处于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内液态制冷工质的液面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4)的回流孔(41)中孔的数量是一个孔,或者是高度不同的多个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4)的回流孔(41)是一条沿管道方向的回流缝(44),其替代多个沿管道输送方向分布的回流孔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孔(41)或者回流缝(44)中流入的少量气态或者液态制冷剂的流量有其孔径大小和个数或者缝隙宽度和长度来控制,也就是经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内液态工质液面高低来控制回流孔中的孔的个数或者回流缝的长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相流储液稳流器,包括储液罐、制冷剂的流入端口、制冷剂的流出端口和位于储液罐内部的气液二相配流管;所述储液罐为一外表面设有隔热层的耐高压密封容器;所述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两个外接接口,分别为制冷剂的流入端口和制冷剂的流出端口;所述气液二相配流管是一根直管,其主要由两个端口和位于气液二相配流管上的回流孔构成;所述二相流储液稳流器的功能是储存工作介质,实现工作介质的气液分离,合理分配循环回路中的液体工作介质和气体工作介质的流量比例,以在循环回路中形成稳定的工作介质二相流。
文档编号F25B43/00GK102967094SQ2012105447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祝长宇, 丁式平 申请人:北京德能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